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探究
2018-03-19蒋泽枫徐星华
蒋泽枫,徐星华
(通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吉林 通化 134002)
“青马工程”,是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党的坚定后备力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习总书记曾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社会上多种思想文化思潮并存。青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掌握信息快,在这样复杂的思想环境下,思想活动呈现出分散、多元化特点。因此,新形势下,着眼在广大青年中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党的执政基石,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
一 “青马工程”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奋斗,着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2007年,团中央审时度势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十年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各级团学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青马工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逐步成为一项履行政治责任、服务党政大局的重要品牌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成为我们高校的鲜亮底色。”过去十年,高校“青马工程”经过不懈探索、深入实践,已经形成了“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良好氛围,实现了“青马工程”的从无到有,丰富和提升了青马学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储备了优秀后备人才。《湖北日报》2016年6月15日时政要闻版块刊发了文章《青春热血灌溉信仰之树》,介绍了多名湖北高校的“青马工程”学子放弃了保研、高薪而奔赴基层的光荣事迹[2],充分展现了湖北省高校“青马工程”实施以来的显著成效。长春师范大学探索总结出了“两个使命、两个自信、三高定位、七新协力、四共计划”的培养模式,实施成效显著。青马学员的学习成绩优秀率、入党率、获得各类奖学金率都取得了显著提升,涌现出一大批十佳青马学员;青年教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会,成为引领青年教师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吉林电视台等媒体都对其“青马工程”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宣传报道[3]。这些成功个案是全国“青马工程”开展情况的一个缩影,展现了高校开展“青马工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体现了高校“青马工程”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铸魂工程的重要战略意义。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但我们也要对各个高校“青马工程”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如领导不重视、形式化、走过场;培养方式单一,仅仅进行单纯理论灌输;培养对象范围过窄,仅限于少数骨干学生;师资队伍理论功底不够强,没能将优秀的教师充实到培训队伍;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精,理论深度不够,同思政课重复性多;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不能同步协调发展;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培养机制等,大大影响了“青马工程”的实效性。为破解上述难题,推动“青马工程”落小、落细、落地、落实,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必须寻求先进理论上的指导和方法上的突破创新,使“青马工程”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地输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人才。
二 “青马工程”长效培养机制的基本路径
现如今协同创新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党务部门抓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简单理解即我们常说的“大思政” 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是指高校内部各个主体部门(如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及其他各二级学院等)之间基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进行合作,它们之间拥有共同的教育和培养目标、内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平台。组织管理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在这种协同创新理念指引下,为推动“青马工程”持续、健康发展,要进一步明确“青马工程”实施现实意义,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理论,强调学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着力于学员选拔、指导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激励机制等相关机制建设,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长效培养机制。
(一)突出学校整体协作,强化校、院二级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全过程,一是要注重学校职能和教学部门的整体协作功能的开发。在明确“青马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高校应将“青马工程”融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之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实施方案。“青马工程”的实施环节,应采取校党委直属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研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组织部、团委、学生处、各二级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管理,强化校院两级的协作。二是要注意“青马工程”实施中院、校两级的相互配合,做到院、校两级有效衔接,将院系“青马工程”培养成为校级“青马工程”的第一梯队,夯实了校级“青马工程”的培养成效基础。
(二)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青马工程”实施质量和其所依靠的师资队伍有着必然联系。很多学校“青马工程”实施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队伍临时拼凑,责任感不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目的不明确等诸多方面,直接导致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优秀教师队伍是“青马工程”长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指导教师的选拔上,博取众长,坚持学科背景、工作性质、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相结合,理论精英和实践精英的相结合的双重原则,通过严格的程序,遴选校内校外优秀专家学者、思政课优秀教师、学校党务领导、地方企事业优秀代表等德艺双馨者作为指导教师,实现指导教师团队的高、精、尖。尤其要注重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发挥理论引导作用,这也是指引“青马工程”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三)着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1.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青马工程”是一项长久而又系统工程,因此,考虑到人才培养有效性问题,在构建培养模式时首先要坚持一般培养和重点培养分层推进的原则,重点抓好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力量,重点推进,促进他们成长为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而发挥模范辐射带动作用。其次是采取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手段,突出培养的持续性,增强自我内在约束力。最后是坚持理论培养与实践培养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全程育人。理论学习之余,要深入开展各项实践和实训活动,将书本理论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实训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全面提青马学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
2.科学规划学员选拔方案
“青马工程”的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因此在学员的选拔过程中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学员在政治倾向上,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政治立场坚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成绩优秀,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无不良行为和处分记录。选拔方式以学生自愿申报和院系推荐方式相结合,各院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员基本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要择优推荐学生干部骨干,如在校级或院系学生会、团组织中担任副部长、副社长及以上级别的优秀学生干部;在班级担任班长、团支书的学生干部以及党支部书记等;在学术科技领域、文化艺术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优秀学生,如获得过校级及以上体育、艺术、科技、文学、辩论赛等奖项的同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具有发明专利的同学;在某些领域或网络中较有影响力的“民间领袖”,如青年创业典范,感动中国人物,优秀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在报刊、网络媒体上报道过的同学。为更好地考察学员的综合素质,学员选拔要采取考察评议、笔试和面试综合的选拔方式。除此之外,针对青年教师这个特殊群体要做好动员工作,将优秀的青年教师骨干吸纳到活动中来。
3.倡导教育载体多样化
“青马工程”的培养基本目标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学员头脑,培养一批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要发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大教育载体的合力作用。针对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要及时调整思想,充分做好学员的吸纳和培训教育两项工作。
(1)理论教育方面
第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文关怀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有的人文关怀精神,对“青马工程”学员进行规范的、高质量的教育,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其一是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学习研究,增强理论话语权。紧扣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员实际,编写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设计有特色的课程内容,既注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又保证通识性,避免同通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性重复。加大对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帮助学生解难释疑。其二是改善教学话语权,破除简单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打造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话语环境,以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话语表达方式及运用现代化微载体技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员的思考与探索。
第二,鼓励、支持青马学员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型社团。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选聘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各级各类学生理论社团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针对理论学习社团完成的研究项目及成果,学校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对于优秀的立项和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经费的支持,并将优秀研究课题和优秀调研报告及研究论文收录成册。
第三,搭建网络平台,延伸理论课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的特点,发挥网络不受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捷化、日常化的突出特点,组建青马学员QQ群、微信群、“青马工程”专题网站等,及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国家时政要闻、社会热点问题等,并可以借助相关新闻话题展开交流讨论,打造学习、交流、工作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2)实践教育方面
第一,开展地方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地方红色文化优势,培养“青马工程”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荣誉感。以吉林长白山区为例,倡导“弘扬抗联红色文化,传承靖宇精神育人”便是一大亮点。一方面发挥传统课堂的既有优势,坚守课内理论教学主场,通过开设杨靖宇专题研究选修课对学员进行抗联红色文化和靖宇精神的系统讲授。另一方面,辅之以杨靖宇精神专题报告会,制作靖宇精神宣传册,组织开展“寻访红色足迹——重走抗联路”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等让青马学员身临其境,体验战争年代的艰苦,感受民族英雄的英雄气概。
第二,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马工程”学员到各级教育实践基地挂职锻炼,使其进一步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提升动手实践能力;鼓励青马学员参加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外参加义务劳动、支教、政策宣传、文艺演出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要把“青马工程”活动与大学生党建工作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达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3)青年教师学员培训方面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高校青年教师主体积极健康向上,拥护党的领导,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教书育人事业,关心关爱学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个别青年教师深受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5]。有鉴于此,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高校“青马工程”的实施是并行不悖、同向同行的两项工作。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青马工程”活动提出了总体指导和要求,而“青马工程”是改进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对于学生的“青马工程”培训活动而言,青年教师的“青马工程”培训工作往往是各个高校遗忘或常常忽视、不重视的部分,这是各个高校亟待改变的一种现象。青年教师这一高校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应该成为“青马工程”活动的重要成员组成。对青年教师学员的培训工作,由于自身的身份及思想特点,不宜采用学生的一般性学习方式,可以采用青年教师“青马工程”培训班的方式单独进行。要贯彻落实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青年教师和学校的实际,精选讲师团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青马工程”活动中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完全融入到个人实际教学工作之中。通过更深层次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活动重温和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温度,引起青年教师在知识、思想和情感三方面的共鸣,以达到凝神聚气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
4.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第一,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要把好质量关,坚持严进严出的双严。要标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个人、同学、指导教师三方评价相结合,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第二,建立“青马工程”学员培养校、院两级种子库,为每一位培养对象建立学员档案,记录学员培训的全过程。学生毕业后,所有学员档案保存在毕业档案材料之中,以此来监督和激励每一位学员,使其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动力。
(四)完善“青马工程”保障机制
“青马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是促进“青马工程”深入持久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1.政策保障
校、院两级团委要将“青马工程”作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划拨专项经费,挖掘多方资源,争取政策指导。“青马工程”实施情况将列为校、院两级党务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考核内容以及先进集体和优秀干部评选考核内容,并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
2.师资队伍保障
开展指导教师培训,加强指导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要专门设立“青马工程”指导教师培养基金,为其创造外出培训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合理发放指导教师津贴,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兼职课时费标准,在评优评奖、教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要予以一定倾斜,以此来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积极性,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3.理论教学保障
结合“青马工程”培养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整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热点思潮、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学习资料,经过反复教学实践和不断修订,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青马工程”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
积极开展“青马工程”研究活动。密切关注相关研究动向,第一时间将先进研究成果引入“青马工程”培训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青马工程”专项研究课题,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为“青马工程”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4.实践教学保障
各学校和二级学院除了利用好原有的教学实践基地之外,还需开发多方面资源。在学校职能部门、社会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农村学校等建立一批稳定的挂职锻炼基地,在实践中丰富广大“青马工程”学员的社会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5.激励措施保障
首先,树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典型。学校和二级学院可以组织评选活动,选出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典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宣传,发挥其示先进模范引领作用。
其次,做好“青马工程”活动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工作进行有效衔接,扩大其校园影响力度。“青马工程”学员的综合表现将作为综合测评、评优、入党活动等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员的浓厚学习兴趣,形成学员之间的相互合理竞争和赶超的良性氛围[6]。
再次,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青马工程”学员扩展发展空间。一方面,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把优秀的“青马工程”学员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硕士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录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7]。另一方面,可以对优秀“青马工程”学员进行基层任职的组织化推荐,充实基层党建队伍。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EB/OL].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zqf/200710/t20071024_48674.htm,2007-10-16.
[2]刘娜,彭小萍.青春热血灌溉信仰之树[N].湖北日报,2016-06-15.
[3]长春师范大学宣传部.“青马工程”得到中央领导批示[EB/OL].http://www.jledu.gov.cn/show/34512.html,2017-01-10.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6/1208/c64094-28935836.html,2016-12-08.
[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jyb.cn/info/jyzck/201305/t20130527_539178.html,2013-05-27.
[6][7]肖庆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