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配合
2018-03-19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林爱国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467100)林爱国
子宫肌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本院高度重视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生存状态,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改良式腹腔镜下多发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效果极佳,配以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现就相关研究作如下总结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45例,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为(33.7±9.1)岁;肌瘤大小不一,均径为(3.7±2.1)cm;肌瘤分布在浆膜下(20例)、阔韧带内(6例)或肌壁间(19例)。
1.2 治疗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禁止饮食,实施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取肚脐上正中纵切口置镜常规环视腹腔,左下腹部插入2个0.5cm的T rocar,右下腹部插入1个0.5cm的T rocar,将腹腔镜置入腹腔后检查患者子宫肌瘤的分布、大小及数量,局部注射稀释后的垂体后叶素12U,再探宫腔深度,经宫颈放入20~24号三腔硅胶导尿管至宫腔,根据宫腔深浅程度向球囊注射定量的生理盐水,大约在20~50mL。注射期间应严格执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将肌瘤数量和位置分布的探查结果与术前结果进行对比,适时调整剔除计划,若肌瘤分布于无蒂浆膜下或肌壁间,则需借助单极电钩剖切肌层,利用10 mm肌瘤钻钻取瘤体[1];1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瘤腔,对蒂浆膜下肌瘤的患者术中应给予双极电凝蒂部,再行创面止血,若肌瘤分布于阔韧带,则需借助单极电钩剖切瘤体浆膜再行剥离,若瘤体取出不便,可用粉碎器处理后再取出;最后,反复冲洗盆腔,置留引流管,确保手术用具无遗留后,将穿刺孔安全关闭。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操作成功,出血量在68~104mL范围内,手术所用时间在66~105 min不等,术中子宫肌瘤剔除个数为2~6个,术后疼痛评分2~6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6~29.3h,术后住院时间3~6d。术后均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其中术后24 h出现发热、白细胞水平上升至20%以上1例,术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恢复良好,无子宫肌瘤残留情况发生。
3 护理
3.1 术前 ①心理疏导:增加与患者和家属的互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成功率、手术风险和紧急措施,消除其不安、恐惧等负性心理。②术前准备:护理人员要严格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告知患者手术前禁止饮食半流质性食物,术前4h禁止饮食[2],术前1d清洁灌肠,术前,对相关医疗机械进行清洗消毒,备好20~24号无菌三腔硅胶导尿管。
3.2 术后 ①饮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6h内禁止饮水,6小时后进食少量的流质饮食,仔细观察患者的肠胃功能变化情况,视患者个体恢复情况,可在手术1d后进食易于消化的半流食。②导尿管管理:尽早为患者拔除导尿管,嘱其每天饮用足量的温水,多排尿,有助于患者膀胱功能尽早恢复。③疼痛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疼痛持续时间,若患者是由于心理问题产生的疼痛感,可为患者安排适当的娱乐项目,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其不适;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若疼痛强烈,需要对症给予患者穴位按摩,缓解其疼痛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治疗。
3.3 并发症预防 ①出血预防: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查看其大便、尿液性状、颜色等有无出血迹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紧急处理;②膀胱及输尿管损伤:若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腹胀、漏尿及输尿管梗阻等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及时处理;③肠道损伤:若发现患者出现发热不退、胀气充盈等情况,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导致肠道损伤,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有效处理;④人工气腹的相关症状:给予患者低流量的吸氧,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对患者的腹部、肩背部进行有效的按摩,缓解患者的症状。
4 小结
改良式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安全剔除肌瘤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联合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大幅缩短手术和恢复时间,降低手术风险。该术式安全性极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