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2018-03-19冀志宏
冀志宏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交城 030500)
SWOT分析法被普遍应用于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主要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因生态恶化、设施落后等原因,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笔者采用SWOT分析法,对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
1 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原市娄烦县西南部,东与古交市屯兰川林场相邻,南连交城县境内的孝文山林场、西葫芦林场、东葫芦林场和庞泉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西接方山县境内的南阳山林场,北以太佳公路为界。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涉及2个乡,30个自然村,10 530人。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1°47′,北纬37°30′~38°04′,东西长24 km,南北宽15 km,总面积23 029 hm2.海拔1 266 m~2 708 m,相对高差1 442 m.
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2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保护褐马鸡、金钱豹、黑鹳、金雕、原麝及其栖息地为主。
2 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在野外调查、走访保护区周边社区、查阅资料并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保护区发展的内外影响因素,采用SWOT分析法对云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
2.1 优势
2.1.1 保护区内物种丰富
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6科321属949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84科393属943种(双子叶植物73科316属777种,单子叶植物11科77属166种)。已被认识、利用的药用植物近百种,野玫瑰、甘草、柴胡、党参、金针、猪苓、北五味子等珍贵药材资源丰富。保护区内华北落叶松天然林面积为1.33×104hm2,品质较好,是华北落叶松优良的基因库;针阔混交林中的红桦在全省其它林区极为少见。
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陆栖脊椎动物共有26目59科200种。其中,两栖纲有1目2科4种,占山西省两栖类总数(13种)的30.8%;爬行纲3目5科14种,占山西省爬行动物总数(29种)的48.3%;鸟纲16目39科149种,占山西省鸟类总数(335种)的44.5%;哺乳纲6目13科33种,占山西省哺乳动物总数(72种)的45.8%.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钱豹、金雕、黑鹳、原麝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等19种。保护区也是山西省重点保护动物苍鹭的繁殖地。
2.1.2 景观奇特
保护区内分布着多种气候带的自然景观,山体雄伟、连绵起伏,特别是亚高山草甸,被称为“太原的青藏高原”。云顶山也是一处著名的人文历史遗址,据文史专家考证,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生活原型是山西娄烦人。此外,因山势险要,云顶山也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兵家必争之地。
2.1.3 区位优势
保护区距山西省太原市110 km,主要有3条公路与外界相通,即104省道、潘南线、县乡公路。公路穿越景区部分地区,区内交通主要以县乡公路为主,交通比较便利。
2.2 劣势
2.2.1 保护力度不够
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在长期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加上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有限,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许多地方生态环境状况与景观质量不断恶化,采花折木、踏青放牧、乱扔乱投等人为破坏行为和践踏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2.2.2 开发中自然生态内涵不足
没有对云顶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进行开发与宣传,将其作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的开发力度不够。游客无法在保护区内眺望众山怀抱中葱郁的树木、锦绣的草地、独特的地质,无法身临其境地去感受森林深处的幽静、草地深处的神旷、峡谷深处的奇险、群山深处的奥妙。
2.3 机遇
在山西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注重旅游转型的战略背景下,《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发展属于山西的文化旅游产业,要注重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的打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环太原经济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部门应紧跟山西省生态旅游的热潮,努力将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地。
2.4 挑战
2.4.1 资金有限
如何利用景区的收入来进行中远期建设,是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2.4.2 特色打造
如何打造保护区的核心特色,能够给游人带来鲜明、突出的印象,是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2.4.3 产权不一
由于历史遗留等原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产权不一,无序建设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开发效果,政府牵头、统一规划是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保障。
2.4.4 社区矛盾
当地村民放牧、砍柴等生活习惯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村民的关系,促进两者和谐发展。
3 保护区的发展策略
3.1 生态第一
维护保护区生态系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保障。恪守“生态第一”的原则,旅游活动必须限制在环境容量之内。
3.2 政府支持
政府要转变观念,完善旅游人才管理机制与体制,为人才引进搭建良好的平台;尽快就生态旅游出台完整合理的规划,为指导今后的开发工作提供保障;举行招商洽谈会,引入资金,加快开发进程。
3.3 合理开发
保护区的建设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以天然的青山绿水为背景,集食、宿、娱、购、健身于一体,有效地调动游客的积极性,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3.4 区域合作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今后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应将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融入到区域旅游经济的开发中,首先是空间开发上的合作,可采取相邻型合作和远距型合作相结合的模式。
3.5 创立品牌
保护区生态旅游被定位为“立足太原周边,辐射京津华北;突出森林观光,注重生态游憩”的生态健身增值旅游。为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的同质化,应彰显特色,创立品牌。在创立品牌的同时整合资源,联合关帝山森林公园的其它景区,打造关帝山精品旅游线路,开拓更广泛的客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