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研究
——以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为例

2018-03-19

长春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译者译文

韩 晓

(陇东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庆阳市地处黄河中上游,甘肃省东部,俗称陇东。6000多年前,黄帝就率族人在此繁衍生息,从夏朝孔甲至商代康丁400年间,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及十代子孙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务耕种、行地宜”,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1]。独特的生活方式、深厚的文化积淀、古拙的民俗和精湛的民间手工艺术,使庆阳成为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先后命名庆阳市为“周祖农耕文化之乡”、“香包刺绣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徒手秧歌之乡”、“窑洞民居之乡”、“皮影之乡”,确定庆阳市为民间民俗文化调研基地。《诗经·豳风》里的《七月》《鸱枭》《东山》等7首民歌,还有如今唱遍祖国大地的《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和《军民大生产》都产自陇东大地。2002年,庆阳市政府采取政府主导、产品载体,文化展览、节会平台,歌舞表演、艺人出访,协会牵头、科研支撑等方式,大力推动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全市与民俗文化相关产业公司203家,相关民俗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亿多元[2]。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主要是一种以一国或者多国语言作为工具、载体来传播另一国民俗文化的信息共享活动。虽然信息传播的模式各有不同,但都能非常直观地显示出传播主体(原作者、译者)、传播客体(原文、译文)以及传播受体(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能动关系。其中译者兼任三重角色(原文信息的接收者,译文信息的生产及发出者,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是联动传播系统中各环节、各要素的关键。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要素是译者的翻译活动。“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往的活动,其本质就是交往传播(communication)。”[4]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译文文本以及译文读者各传播要素为了顺利实现翻译目的,即达到信息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而组成的一个能动系统。本文从传播学入手,以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为案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对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策略、翻译过程、翻译技巧进行了研究。本文中的所有翻译举例,都来自2007年庆阳市政府在巴黎举办的庆阳-巴黎经济文化交流周所展出的部分民俗文化产品样品的说明文字及其英文翻译,这部分文字全文收录在杜正学副教授的学术专著《基层外事翻译工作实务》[5]中。有关讨论仅涉及文化外传层面,不涉及语言使用层面。

1 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策略研究

翻译策略相关研究属于翻译研究的宏观层面。归化和异化是翻译实践中最基本的策略,其指导意义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也体现在文化层面。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认为:归化策略是指译者采取民族中心主义态度,为适应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念,把原文作者带到译入语文化;而异化策略则是指译者为了清楚标记外语文本语言以及文化方面的差异而采取民族偏离主义态度,把读者送到外国情景[6]。遵循归化策略产生的译文,意味着译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消解、稀释外语文本所固有的陌生化特质,尽量采取一种透明、流利的翻译风格,带给译文读者通顺、流畅、自然、不留翻译痕迹的译文;而遵循异化策略则意味着译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外语文本所固有的风格和异国情调,故意打破、背离目的语语言规范以及文化传统,带给译文读者生涩、突兀、牵强、翻译腔很浓厚的译文[7]。

有关归化与异化的争议早就存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出现更为系统、以语言学为指归的途径之前,翻译研究的重心一直放在文本的语言层面[8]。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翻译研究开始出现文化转向,人们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这一崭新角度看待有关翻译策略的争论。有关翻译策略的争议突破了千百年以来直译、意译语言层面的争议,而升格到文化、社会以及政治层面[9]。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翻译策略的选择,受该民俗文化所处时空条件的限制,取决于某一具体时期国际环境中传播主体所在国家与传播受体所在国家经济硬实力和相应文化软实力之间的消长对比。因此,翻译策略的选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此消彼长、彼长此消的动态变化过程之中,既不存在绝对的归化策略,也不存在绝对的异化策略,而是两者兼而有之、以其中之一为主的灵活变通策略。

在进行庆阳民俗文化的翻译时,我们主张的翻译策略是异化为主、适度归化,尽量做到两者之间的灵活变通。亦即,民俗文化内涵的传达上尽量追求异化的策略向外传播文化,而目的语语言的使用上尽量采取归化的策略,尽量向目的语语法规则靠拢,采用目的语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即“中国故事,国际叙述”或者“中国元素,国际表达”[10]。民俗文化外宣既要遵循文化“传真”原则,尽量保持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地方性、民族性特点,使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异域视野,体现其异国情调,又要考虑潜在受众的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尽量迎合各类受众的口味、需求与兴趣。将真实的中国还原给外国受众,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同与支持,实现两种翻译策略的和谐统一。

原文:千岁香包 千岁香包是庆阳市2001年在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体内发现的,距今1000年,故称“千岁香包”。

译文:TheQiansui Xiangbao The Qiansui Xiangbao was found in the second pagoda in the Shuangta Monastery in Huachi County in 2001. It is 1,000 years old. So comes the meaning of the Qiansui Xiangbao, which means a-thousand-year old Xiangbao.

此例中,译者把“千岁香包”音译为Qiansui Xiangbao,这种近乎死译的翻译乍一看让人大吃一惊,有种匪夷所思的感觉,但是阅读完整个译文之后,不觉又放下心来,体会到了译者的良苦用心:“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许多东西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非常贴切的对等语,若一味靠近某一个相似语汇,则会失去产品独特的文化涵义,就没有了中国味道。”[5]161译者巧妙利用后文信息实现了文内语义互补,既省却好多解释性文字,又基本实现原文信息的传递。但是,如果没有上下文的辅助理解,对“千岁香包”这一享有地域盛誉的文化符号的外译最好还是采取异化策略为主、归化策略为辅,两者兼而有之的变通策略,采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既保证了庆阳民俗文化内涵的国际传播,又能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提高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效能。

原文:双喜踏梅用两个喜字和梅花组图,寓意喜上加喜,喜上眉梢。

译文:Double Happiness and Plum Blossom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two Chinese characters for “happiness” and the plum blossom, meaning happy events succeeding one another and being radiant with joy.

此例中的“双喜”或者“两个喜字”指的是汉语单字“囍”,译者采取异化翻译策略将其直译为Double Happiness,这种翻译中规中矩,由来已久,已经逐渐被西方读众所接受。对后文的“寓意喜上加喜,喜上眉梢”,译者则完全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将其简单意译为“meaning happy events succeeding one another and being radiant with joy.”则多少有点遗憾,造成一定程度的文化缺省,不利于庆阳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我们知道,在汉语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借用“囍”字或者两只喜鹊的谐音来指代“喜上加喜”或者“双喜临门”,通过在梅花树梢添加“囍”字图案或者两只喜鹊的形象构成“喜上梅梢”的形象,以谐音“喜上眉梢”的寓意,表示“欢喜得眉开眼笑”。因此,我们认为,对“喜上加喜,喜上眉梢”的翻译最好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以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向译语读者交代清楚这里的谐音以及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

2 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过程研究

如果说,翻译策略相关研究属于翻译研究的宏观层面,我们把翻译过程相关研究定义为翻译研究的中观层面,分为译前、译中、译后三个不同过程分别研究。

2.1 译前:外部分析、文本处理

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存在国内、国外两个传播情形,传播主体所在国家与传播受众所在国家不管是在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各个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绝不能把国内传播的一般性做法照搬于国际传播。这里的外部分析主要指译者对国际传播受众的差异分析,具体分为文化诉求方面的差异、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以及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这种导致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所具有的共享知识相对缺失,使得民俗文化原文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在译语中无法体现,从而影响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因此,外部分析的目的是在分析目的语宏观的文化语境和具体的交际语境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翻译策略。

翻译其实是译者对原文信息的接收、理解、解码、重新编码。译者对原文信息的理解、接受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一种批判的、能动的接受和理解,既要通盘、总体地考虑原文信息的言语因素、副语因素,也要考虑与原文信息相关的非言语因素。因此,作为传播受体的译者必须准确接收、理解、选择原语信息,要考察、尊重译文读者的接受习惯和心理,对原文进行文本处理,对其语言进行内容增删、词序调整、意象替换等方面的调整[11],尽量减少译文读者的理解偏差,提高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

原文:平安信插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马秀梅刺绣。2014年民俗文化艺术品拍卖作品奖:庆阳香包王。作品色彩鲜艳,构图精妙,造型别致,堪称陇东香包刺绣极品。寓意团结互助、齐心协力,昔为军中传递书信工具。

译文:The Peace Letter Holder The Peace Letter Holder is embroidered by MaXiumei, one of the Masters of Chinese Folk Arts and Grafts. It was honored as the King of Qingyang Xiangbao at the 2014 Folk Culture Auction. It is bright in color, exquisite in pattern, and unique in shape. It deserves the fame of the most magnificent among Longdong Xiangbao and embroideries. It symbolizes solidarity and cooperation. It was used as a letter passing tool in the army.

此例原文中出现大量诸如“色彩鲜艳、构图精妙、造型别致、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等华丽辞藻,极尽渲染。这种“壮辞美辞”自有其中国诗学传统,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但即使英语中有夸张手法的使用也倾向于写实,比较注重理性以及逻辑。如果照实翻译,译者费力事小,很可能令英语受众不解、困扰甚至会引起反感或抵触。很明显,译者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两例中四字格汉语都采用意译手法进行了简化处理,译文阅读效果基本符合欧美人士审美习惯,处理方式有可取之处。其实译者在处理这类文本时尽可以删除原文中与民俗文化意蕴无紧密关系的主观描述、信息冗长部分,保证译文简洁流畅。以上面第一例为例,主干信息是平安信插制作人、获奖情况、寓意、用途,“作品色彩鲜艳,构图精妙,造型别致”完全可以删除,“堪称陇东香包刺绣极品”与“庆阳香包王”,“团结互助”与“齐心协力”语义重合,择其一即可,因此,此例原文可以简化处理为:

平安信插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马秀梅刺绣,获2014年民俗文化艺术品拍卖作品“庆阳香包王”奖。寓意团结互助,昔为军中传递书信的工具。

原文:鸳鸯戏莲 传统吉祥刺绣纹样。

译文:Mandarin Ducks and Lotus This is a traditional auspicious decorative pattern.

此例原文品名“鸳鸯戏莲”文化寓意丰富。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汉文化里自古以来就一直是忠贞爱情和恩爱夫妻的象征[12]141。此中动词“戏”指雌雄鸳鸯相互嬉戏缠绕的情形,暗示男女的传情或交合。而“莲”与“恋”谐音,是爱情的象征,“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莲子”与“连子”同音,象征“连连生子”,同时,“莲花”还有佛教喻义,代表“吉祥”、“洁净”、“光明”和“力量”[12]250-252。可见,此处原文并没有把“鸳鸯戏莲”丰富的文化寓意交代清楚,译文采用直译方法简单照实翻译,没有作出任何文化铺垫,译文读者读后也必定云里雾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语读者是无论如何读不出“Mandarin Ducks and Lotus”是如何变成“a traditional auspicious decorative pattern”的。因此,作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中枢的译者,在动笔翻译这段文字之前很有必要对原文重新编辑,增补内容,交代清楚“鸳鸯戏莲”的文化寓意然后再动笔翻译。

2.2 译中:灵活变通、译写结合

民俗文化的翻译有其特殊性,译者的主要任务是传播其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而不仅仅局限在原文信息的生硬翻译。译者要根据文化传播的需要对原文进行内容增删、词序调整、意象替换等方面的调整,才能既忠实原文,又利于译文受众接受。前文我们讲到,庆阳民俗文化翻译宏观策略的选择要异化为主、适度归化。但是,在具体翻译中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各种灵活变通的手法。根据黄忠廉的变译理论,译者可以采用的变通手法有增、减、编、述、缩、并、改等[13]。变译通过对原文内容或形式的变通以求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既有利于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照顾到国际传播受众的接受。在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中,译者追求的、传播受众期待的都是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并不是等效传递。在实际翻译操作中,译者理应边译边作,而不能只译不作[14]。由此可见,翻译,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翻译是译者的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工作,是一项灵活变通、译写结合的复杂、系统工作,绝不是简单、机械的文字搬家,上文“鸳鸯戏莲”品名的译前处理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2.3 译后:效果反馈、策略调整

在民俗文化国际传播语境下,传播效果始终是传播各主体关注的中心话题。信息生成之后,通过一定传播渠道到达受众,这并不是传播活动的终点。只有在传播受体愉悦地接受了信息,实现了信息共享,受众的接收效果通过一定渠道反馈到传播主体,这才算一个阶段信息传播的完成。各传播主体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传播方案,既包括对传播客体、传播受体的调整,也包括对传播渠道、传播情景等各环节的全方位的调整,以优化传播体系,开始另一个阶段信息的传播。在信息反馈的整个链条中,作为原文信息接受者以及译文信息的生成者和传播者的译者,扮演着最能动、最活跃,也是最有效的信息反馈者的角色。在民俗文化单语传播语境下,即国内循环圈内,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民俗文化境外传播效果作出预判并反馈给原文作者,完成传播效果的第一次反馈。在民俗文化跨语言、跨文化传播语境下,即国际循环圈内,作为传播主体的译者能够直接收集来自译文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把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效果反馈给原文作者,完成传播效果的第二次反馈。通过这两次反馈环节的有机循环,原文作者在进行信息编码时就会对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最终受体(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有所了解,提早考虑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的潜在的最终效果,这必将提高信息传播效度。

3 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技巧研究

民俗文化翻译技巧的相关研究,属于翻译研究的微观层面。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存在明显差异,正是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各民族的文化才各具特色,世界文化才得以丰富多彩。因此,在民俗文化国际传播、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我国各民族、各地域的民俗文化得以广泛传播,为了能够使中华文化在如今全球化语境下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地位以及文化身份,译者应克服各种困难,尽可能完整地保留民俗文化的内涵、特色以及形象,把语义丢失控制到最小程度,但同时要充分考虑国际传播受众的接受能力。由于中西方在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我们很难在英语中找到能够一一对应的表达方法,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等值翻译。要准确、高效地翻译民俗文化内涵,译者需从多个角度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采取灵活变通手法。

3.1 不能音译时可辅以意译或者释译

前文我们讨论了“千岁香包”的英译Qiansui Xiangbao,认为在特定上下文语境下,这种音译非常经济地传递了原文的文化蕴涵,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传播效果。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上下文辅助,音译无法给译语传播受众必要、可理解的文化蕴涵时,就不妨辅以意译或者释义等变通手段。比如:

原文:双鱼如意 用双鱼和如意组图,比喻如意美好。

译文:Double Fish and Ruyi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double fish and ruyi, meaning perfectly satisfied happy life.

毫无疑问,音译可以最大限度保留民俗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元素,能够引起异域读者猎奇心理。但如果某些音译词尚且没有被异域读者广泛接受,不加任何释义直接大量使用则只会引起译语读者的接受疲劳,产生畏缩、抗拒心理,不利于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此译例中,译者将“如意”这一中华瑞器音译为Ruyi,而没有辅助任何变通手法,这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交际失误。权威的纸质英汉、英英词典找不到Ruyi这一词条。我们认为,民俗文化国际传播可以使用音译翻译手法,但是必须有个前提,即译语受众必须对这种音译所表达的基本信息具备基本的了解,否则一味音译很可能劳而无功甚至是有害的。《汉英大词典》对“如意”的释义是:“ruyi, an S-shaped ornamental object, usu made of jade, formerly a symbol of good luck.”我们认为,现阶段完全可以借用这种释义法,等到一定阶段,译语读者可以毫无压力地接受直接音译的时候,再使用完全音译。

3.2 不能直译时可辅以意译或者释译

原文:回娘家 流传在陕甘宁边区的木版画题材,现移植为香包刺绣品,反映边区人民得解放、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一个侧面。

译文:Visiting Parental Home This was a subject matter for woodcut circulated in the Shaanxi-Gansu-Ningxia Border Area. It is now adapted to embroidery. It reflects the liberated content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border area.

此译例中,译者完全采用直译的方法就基本向译语读者传达清楚了原文的意义。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时,我们的原则就是,能直译的就尽量直译,实在不能直译的或者直译后传播效果不佳的,就采取意译或者释译的办法。

原文:鸳鸯戏莲 传统吉祥刺绣纹样。

译文:Mandarin Ducks and Lotus This is a traditional auspicious decorative pattern.

此译例中的“鸳鸯戏莲”民俗文化蕴意极其丰富,前文对此已经作出分析,认为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必须进行译前处理,增补文化涵义。英语文化中Mandarin Duck和Lotus都没有特别的民俗语义,所以译者最好采用直译加注的办法,借用英语中与“鸳鸯”民俗语义相当的单词lovebirds(情侣鹦鹉)或者turtle dove进行释译。比如David Hawkes译《红楼梦》就把“鸳鸯”意译为a pair of lovebirds。

3.3 谐音译结合使用音译、直译、意译或者释译

原文:万事如意绘有柿子和如意图案。“柿”和“事”同音双关。寓意事事亨通,万事如意。

译文:The Persimmon and the Ruyi Pattern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the fruit of persimmon and ruyi pattern. In Chinese, the Word “persimmon” has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s “business”. So the pattern means everything that goes with a hitch.

原文:福寿延年由蝙蝠、桃、鹤、莲花组成,“蝠”与“福”同音双关,桃、鹤、莲花象征长寿,“莲”与“延”谐音双关,故取福寿连绵之意。

译文:Happiness and Longevity The design is composed of bat, peach, crane and lotus. In Chinese, characters for “bat” and “happiness”, “lotus” and “extend” are homonyms. The peach and the crane symbolize longevity. The whole design means successive happiness and a long life.

庆阳民俗文化,尤其是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经常使用谐音这一修辞手法表达丰富的民俗文化涵义。前文我们分析过“鸳鸯戏莲”这一品名中谐音的使用情况,比如“莲”与“恋”谐音,是爱情的象征,“并蒂莲”象征夫妻恩爱,“莲子”与“连子”同音,象征“连连生子”。另外还有用三只羊和太阳组图谐音“三阳开泰”,用五只蝙蝠组图贴在门上谐音“五福临门”,用柿子和如意组图谐音“万事如意”,用喜鹊站在梅花树梢谐音“喜上眉梢”等等。由于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体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方面的极大差异,这种谐音双关的特殊语言现象存在各种困难,有时候甚至是不可译的。所以有人说,谐音双关语的翻译是一门放弃与再创造的艺术[15]。对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的翻译,仅仅使用一种翻译方法根本无法准确传达出原文的精妙涵义,译者必须结合或者综合使用音译、直译、意译或者释译等翻译方法,在目的语文本中创造出近似于原文的表达效果,以弥补原文语义损失以及文化损失,才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由于跨文化传播既包括信息出境,又包括信息入境,涉及到至少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以也可以说,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其实就是对原始信息的一种二次编码。“如果人们要突破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为不同国家、地域的受众所了解,即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就需要在对信息初次编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编码,即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16]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译者如何有效完成信息二次编码以及如何化解受众对二次编码的结果进行解码过程中产生的理解偏差。由于两种语言之间在语义系统、语用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二次编码经常被误读,干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本文从传播学入手,以庆阳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为案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对民俗文化国际传播之翻译策略、翻译过程、翻译技巧进行了研究,虽做了一定工作,但遗漏难免,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 庆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庆阳史话[EB/OL].(2013-07-04)[2017-12-01].http://www.qysgs.gov.cn/zjqy/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5.

[2] 先朝阳,焦敏龙.在保护中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 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EB/OL].(2017-05-31) [2017-11-05].http://www.gansu.gov.cn/art/2017/5/31/art37309458.html.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8) [2017-11-04].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4] 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30.

[5] 杜正学.基层外事翻译工作实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6:161.

[6]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3-25.

[7] Shuttleworth Mark,Cowie Moira.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1997:59.

[8] 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Routledge,2001:9.

[9]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10] 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4.

[11] 李欣.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天津电视台国际部《中国·天津》的个案分析[J].上海科技翻译,2001(1):18.

[12] 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3] 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1):93-96.

[14] 张传彪.外宣文本与翻译变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02-106.

[15] 韩宁.浅谈英语的双关语及其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0(5):98-99.

[16] 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4.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I Like Thinking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