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防治
2018-03-19陈东赵玲
陈东,赵玲
(1.四川省盐亭县两岔河乡畜牧兽医站,四川 盐亭 621607;2.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 温江 611130)
1 病原
导致仔猪水肿病的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大肠杆菌的产类志贺毒素的大肠杆菌,其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短杆菌,大小 0.4~0.7μm、2~3 μm,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多数细菌具有鞭毛,能运动,有的有荚膜,有菌毛。碱性染料对本菌着色良好,菌体两端略有深染。
本菌为兼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生长pH值7.2~7.4。其在普通培养基上形成隆起、光滑、湿润的乳白色圆形菌落,在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后,形成圆形、凸起、光滑、半透明、呈灰白色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形成红色菌落,在伊红美蓝琼脂上产生黑色,带金属闪光的菌落,在S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或不生长,在绵羊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呈β溶血。
本菌能分解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碳水化合物,产酸产气,还原硝酸盐,产生靛基质,不产生硫化氢,MR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利用柠檬酸盐,吲哚和甲基红实验均为阳性,VP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均为阴性,TSI反应为 A(K)/A/+(-)。
本菌特征抗原为O抗原,血清型主要有O139、O1138、O141。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中能存活1个月,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其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数月之久。60℃加热15min可杀死病菌,兽医常用消毒液可在短时间内杀死病菌。
2 流行病学
本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在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进而污染饲料、饮水及环境,并通过猪的消化道传播。本病季节性发生,以春秋发病较多。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后的仔猪,有的仔猪常突然发病,并迅速死亡。发病的大多是生长快、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该病发病率为10%~30%,但死亡率可达80%~100%。
断奶仔猪发病与自身特异性抗体减少或消失有关。发生过黄痢病并康复的仔猪一般不再发生水肿病。
3 临床症状
病猪常无发病症状即突然死亡。发病稍缓的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行走不稳,摇摆,运动不协调。有些病猪无目的地走动、转圈,有的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前跃。当遇刺激或捕捉时,病猪敏感,惊叫,并突然倒地,四肢乱动,空嚼磨牙,口流泡沫。后期患猪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声音嘶哑,腹泻或便秘。
常见病猪眼睑水肿,严重时上下眼睑间仅现一小缝,随后颜面、颈部、头部肿胀。除急性死亡外,病猪一般在3d内死亡或耐过,年龄稍大的猪病期可长至5~7d。
4 病理变化
患猪眼睑、颜面、下颌、头顶皮下水肿,切开水肿部见灰白色凉粉样物(厚度达0.5~1 cm),并流出少量白色或黄白色液体。胃壁及肠系膜水肿较为典型,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显著水肿,胃的肌肉层和黏膜层之间呈胶冻样,并流出清亮无色或黄白色的液体。有的见胃底黏膜出血,贲门部常见水肿。结肠肠间膜水肿明显,整个肠间膜呈凉粉样,肠道黏膜红肿,大肠壁水肿,严重时可见肠间膜呈红色,切开时流出淡红色液体,大肠浆膜有出血点,大肠黏膜红肿或见出血。
全身淋巴结水肿,尤以肠系膜淋巴结最明显,并不同程度充血或出血。肺水肿,心包、胸腔、腹腔内积液,积液无色或呈淡黄色,其暴露后很快凝固或呈胶冻样。
脑膜充血,大脑间水肿或有出血点,部分病例可见肺、喉头、胆囊、肾包膜、直肠浆膜等水肿、出血、变性。
5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从病猪小肠内容物和肠系膜淋巴结中分离出溶血性大肠杆菌,必要时可进行动物试验。
6 防治
6.1 预防
6.1.1 调节免疫机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按免疫程序给哺乳仔猪接种仔猪水肿病灭活苗,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可适当提高饲料中VA、VE、VC用量及微量元素水平。
6.1.2 创造适宜的胃肠内环境,促进营养物质吸收。断奶仔猪胃酸分泌不足,通过添加外源性酸化剂可增强其胃内酸度,激活胃蛋白酶原,增强胃蛋白酶活性,以抑制从上段消化道进入的异常菌,降低十二指肠内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异常增殖。
保持适宜的蛋白质水平,提高蛋白质吸收率,降低其在小肠中的残留量,抑制蛋白质腐败,使致病性大肠杆菌失去生存环境。
保持适宜的粗纤维水平,提高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比例。
6.1.3 调节肠道菌系平衡,可添加外源性益生菌制剂,如蜡质芽孢杆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及益生素,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增殖。
寡聚糖等益生素不能被大肠杆菌利用,而能很好地被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利用,其可改变胃肠道的微生物区系平衡。
6.1.4 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通过定期清扫和消毒可降低外界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存留量,从而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
6.2 治疗
6.2.1 病猪隔离,对其他猪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并对环境进行消毒。
6.2.2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二种高敏抗生素交叉用药,防止耐药菌产生,减少内毒素产生。
6.2.3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修复内毒素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促进毛细血管修复,临床上可选用VA、VE、VC。
缓解脑水肿,解除神经症状,可选用既能降低颅内压又能防止颅内压反弹的药物,如山梨醇、甘露醇。
强心利尿可选用安钠咖、樟脑磺酸钠。为促使毒素从尿中排出,可选用速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