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2018-03-18朱冬平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应用

【摘 要】本文论述体验式教学在学前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应用,阐述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的内容包括儿童文学基本知识学习体验、儿童文学作品欣赏体验、儿童文学创作体验等,提出应用课前调查法、情境创设法、角色表演法、尝试游戏法、课后实践法等实施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学前儿童文学  体验式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07-02

学前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五大领域语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适用于幼儿阅读,是儿童成长的必备精神食粮。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几种类型。学前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幼儿语言、思维、情感、想象力、审美力等多方面发展,也能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更科学的儿童观,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发展。本文探索体验式教学在学前儿童文学教学中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概述

体验式教学就是严格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通过情景再现或者模拟的形式重复情景,实现教学内容情景化发展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到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综合培养等,从而对教学知识产生教学倾向性,促进教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

一般来说,体验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一是强调身体性参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不仅要动脑,还应该将眼睛、耳朵、嘴和手综合运用起来,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地体现学习目的。体验学习中重点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参与能力和感悟能力。因此,将学生的综合体验统筹到体验式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实际参与度。二是重视直接经验。这种情形主要是基于课程来说,要重点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生活中的直接经验和体验等当成课堂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并以合理方式进行引导,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三是它是一种效果持久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中的所有成果都是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课堂上的亲身体验、直接交流和情感表现等,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视听系统、感官系统结合,达成知行合一的目的,并且在这个进程中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角色的有效转变。只有立足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目标,才能从根本上体验到学生的学习乐趣。

体验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发展中的个性意识,强调学习中的身心价值和意义。体验式教学中实际关心的不是通过手段让学生获取多少知识,重要的是通过体验学习的形式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彰显生命价值的根本意义。

二、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的内容

(一)儿童文学基本知识学习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定义是:“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是源于生活的交际工具。语文生活性直接决定了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学前儿童文学教学中,除了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和思维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文学学习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树立,还应该进行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学前教育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儿童文学基本知识学习。

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学生充分汲取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并且不断养成自身的预感,清晰明了地掌握儿童文学中的基本语言和句法形式等,形成社会语言能力,为生活交往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实际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立足儿童的实际心理狀况创作的文学,它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应注重儿童文学基本知识学习体验。

(二)儿童文学作品欣赏体验。学前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保护学生在作品中的欣赏乐趣。读文章必须先熟悉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必须深入研究文章的意境、感情因素等,必须通过一定实践让儿童深入体验作品的内涵。这种实践和意境的欣赏恰好是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流露和魅力所在。所以,在学生深入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嵌入多种问题,引导学会儿童在学习中掌握作品大意。

比如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可以利用美丽的白天鹅作为情境的导入点,让孩子们在欣赏了天鹅优雅的姿态后,老师进行引入式提问:“丑小鸭又大又丑,它想要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大家觉得容易吗?那么最后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幼儿对这个故事的梗概进行思考,理清《丑小鸭》这篇课文的故事发展主线。不主张通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教学对课文进行过度推敲式教学,越复杂的教学模式对学前儿童来说只会更加消耗其思考能力,导致儿童进行自主阅读和阅读思考的时间被大大缩短了。

另外,在学前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挖掘文章内容的独特性,面对儿童文学作品时,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话题讨论,不能单纯地问:文章到底写了什么?文章的具体层次是什么?这种平淡的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是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地进入文本的问题。

比如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从思想性、知识性这两个方面去设计教学,更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所以我们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该坚持在孩子思维多样化上下功夫,具体的问题应该符合孩子的实际身心发展,促进学生逆向思考,这也是增加童话教学趣味性的一种方式。

(三)儿童文学创作体验。“文乃心声”,创作是表达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手段,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严格说,如果没有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就没有文章的产生。如果儿童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不敏锐,没有形成自己的内心判断和情感倾向,那他的观察、描写一定还是浅层的、被动的、无个性的、无生命力的。因此,方法技巧层面上给予再多的辅导,情感态度层面关注不够,感受理解层面上长期忽略的话,长此以往将会形成套话、假作和写作中无病呻吟的现象,学生怕、老师烦的局面就必然形成。虽然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作家,儿童作文教学也不是专门培养作家,但是只要是写作,就应该是写独自感受,抒发真情实感。真实是作文的基本和灵魂。作文要求真,必须先从培养儿童的感受力入手。

三、学前儿童文学体验式教学的几种常见方法

如上所述,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在的道德品质。在学前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开展体验式教学。

(一)课前调查法。为了使教学贴近生活,教师课前可根据教材内容,让儿童带着问题收集有关资料。通过调查和分析,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例如,教学《我们的校园》时,在课前就提出问题:校园内部都有什么公共设施?这些设备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便捷性?你喜欢校园的哪个角落等。让儿童走进校园的角角落落去调查、发现。这样儿童在实际的体验进程中能够深入的认识到校园环境,既能让儿童明白保护公共设施、环境等深刻意义,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儿童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堂内容采取多种方式的情景教学方式,烘托课堂教学氛围,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情景教学中,让儿童在情景教学氛围下感受情景和教学内容的深刻内涵,在内心深处引发共鸣,增强教学中的实际体验感。在体验过程中,儿童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心灵去感悟。例如,教学《爱护名胜古迹》时,笔者就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料通过课件向儿童展示。

(三)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是通过儿童实现一定的角色扮演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体验的趣味教学方式,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增进儿童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领会扮演角色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等,并且通过有效的交流、合作,实现课堂体验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学《垃圾带来的烦恼》时,笔者让两名儿童上台扮演做客时的主人和客人:主人拿出水果、糖、饮料等招待小客人,可小客人吃完、喝完、玩完之后,随手把果皮、糖纸、饮料瓶等扔到地上,这时主人看到地上的垃圾直摇头。演完后,笔者及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主人为什么摇头?从表演中你受到哪些启发?这样就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换位中,儿童获得的是感性的、深刻的体验,唤醒了自己,更感染了同伴,有利于儿童在活动中直接体验和自主探究总结,充分体现了儿童的主体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儿童的实际特点,发挥儿童的个性特点,做好角色扮演。但是也尽可能地将儿童的实际角色体验统筹起来,让儿童体验不一样的角色。

(四)尝试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参加游戏活动,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儿童在和谐的氛围中自我触动、自我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学习《团结合作》时,教师在课前实现备齐可乐瓶(4 个,剪去瓶口),在每个可乐瓶中放入 5~6 个大小不一并且系上细绳的橡皮球,把全班分成 4 个小组,让 4 组儿童比赛谁能首先取出瓶中的橡皮球。结果,通过相互协作的小组很快地取出了橡皮,但是有的小组无组织无顺序,乱成一团。比赛结束后,引导儿童思考:“为什么有的小组能顺利地取出小球,而有的小组不能呢?原因在哪里?”教师通过引导提问的形式,将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在发言表达上,通过寓意深刻的游戏形式,让“团结协作才能有效地提升综合组织力”深入到儿童心中。

(五)课后实践法。巩固儿童所学知识,还应指导儿童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知识。例如,学习了《我们的学校》后,笔者带领儿童走出教室,将“我让学校更美丽”活动落实,鼓励学生到校园中感受校园本身的魅力,并且发挥自身主动性,找出校园发展中的不足,并且運用自己的方式做出对学校有益的事,如捡拾废纸、给花草浇水等。

体验式教学的途径有很多,但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要促进儿童获得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实际,从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入手,妥善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只有这样,才会使体验式教学产生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李 茜.关于幼儿早期阅读——体验式阅读的分析与思考[J].吉林教育:综合,2016(21)

[2]黄云姬.儿童文学文体阅读教学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6)

[3]何敏怡.高校儿童文学课程体验式教学刍议[J].语文建设,2015(2Z)

【作者简介】朱冬平(1965— ),男,湖南江华人,广西梧州商贸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