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2018-03-18唐启焕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创新

唐启焕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论述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素构成及创新路径,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满足职业教育教学需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  师资专业化  培养模式  创新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071-02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要能够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而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探索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培养模式,国外一些国家在发展中已经制订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师资培训体系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我国当前的职业师资培训仍然采用相对比较陈旧的模式,并没有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制订相对比较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此,要注重职业教育師资的专业化培养,以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要素构成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有很多培养模式,构成的要素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目标、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要素进行探索,以更好地完善师资培养模式。师资的培养阶段主要由师范院校或者一些高等院校负责,以开设基础课、专业课的形式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以丰富知识结构。教师在学校学习知识之后还要到企业进行相关实践,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一)指导思想构成要素

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在相关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思想,构建注重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师资培训模式,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师资培训的重点是进行理论知识、技能以及实践方面的提升,以适应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和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要将素质教育贯彻始终,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学生学习中的需求。

(二)目标要素

目标要素主要是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等,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吸纳新的知识内容,减少不必要的课时数和必修科目,可以增加选修课或者是课外教学的比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要注重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注重加强实践环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注重提升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要培养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要注重统一性和层次化相结合,确定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体现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提升职业教育师资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要注重培养教师自身的职业创新精神,为教育教学的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此外,对师资的培养还要结合当地在经济方面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自身的需求。

(三)科学规划要素

任何培养模式的实施都需要科学规划。首先对目标进行科学规划,目标的制订要根据学校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让目标能够系统实施。其次对培养方案进行统筹安排,即根据培养目标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整体过程进行设计。最后在方案实践过程中,要遵循培训的相关特点、相关依据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开展师资培训,发挥培养主体的主动性,通过各个环节的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四)评价体系要素

评价体系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标准对人才进行科学评判,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评判标准。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评价是师资培训的重要环节,是对培养是否完成目标的一种监测,也是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首先,职教师资培训要与国家的相关教育方针相结合,根据师资本身特色对其进行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要运用科学的态度、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师资培训过程进行评价;要让学生和企业积极参与师资培训的评价,通过学生和企业的评价间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提升,以更好地提升师资培养水平。

三、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一)建立健全严格的准入制度

师资培训是教师入职第一关,也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因此,除了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严格把守职教师资培训关口。职教师资要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

其一,职教师资培养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制订培养目标,要突出专业特点,根据教师专业和兼职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其二,专职教师的培养主要通过师范院校培训,让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还要到相关企业进行为期 1 至 2 年实习,通过专业师资考试达到专业师资标准。其三,职业教育要注重兼职教师的培训。兼职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为此,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经过 2~3 年的学习后,兼职教师也要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达到专业教师的标准才能够从事教学工作。其四,向社会招聘优秀的人才,经过相应培训后,加入职业教师队伍。

(三)建设实训基地

要建立稳定的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因为针对不同性质的教师,要实行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的培训地点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专职教师来说最关键的是提升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作为稳定的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定期让教师到企业实习,提升其实践能力。兼职教师要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培养,这就需要与相关师范高校合作,让兼职教师能够有机会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经过不同的培训达到相同的标准,才可以上岗教学。此外,建设实训基地也给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平台,可以对教师进行轮岗培训。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工艺,同时通过掌握的信息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理念,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师资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是走出去的方式也可以是请进来的方式,如可以邀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或者企业技术员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形成互动、良性的循环;也可以举行研讨会、讲座或者是论坛、脱产培训、在职培训等。通过相对完善的师资培训模式,更好地提升师资素质。只有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重视职业院校发展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主要包括在职培训和企业实践两大组成部分。作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在职培训要注重其专业化发展,以专业实践内容为重点,不断提升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术,包括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等方面,将专业化贯穿师资培训的始终,以更好地提升师资培训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师资培训是不断持续发展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更好地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前提。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要基于以上需求加强创新,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并结合企业的需求开展教育教学。

总的来说,当前职业师资培训中仍然采用相对陈旧的模式,并没有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制订相对完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体系。為此,要对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模式进行创新,通过职业教育师资的专业化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等路径,更好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文缙,周志刚.汉堡大学理实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9)

[2]高 鸿.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

[3]赖华清,宋建军,贺文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4]李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阶梯性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

[5]孙芳芳.我国职技高师师资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坊建设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重大课题“提升中职机电专业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适应桂西北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2015JD111)。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