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2018-03-18凌利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互动教学策略

凌利

【摘 要】本文结合高中音乐教学实际论述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开展趣味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实施多元评价等策略,以期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音乐  互动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65-02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通常不被重视,虽然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音乐课时少,很难发挥音乐应有的陶冶功能。为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新的学习体验。互动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将传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本文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导入,激活思维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教学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那么在课堂上很难投入其中。为此,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问题教学法通过问题导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跟随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学习教材内容,这是师生互动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如教学施光南的《祝酒歌》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春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家人喝酒,他们在喝酒时会唱哪些歌曲呢?”有学生立马想到《祝酒歌》。接着,教师用音响播放这首歌曲,学生沉醉在一片激情昂扬的乐曲中。“听了这首歌,你们的情绪有什么波动呢?”学生回答:“激动,兴奋,情绪变得很嗨!恨不得面前出现几瓶酒,和朋友们边喝边唱。”“那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谁创作的吗?它是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呢?”随后,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祝酒歌》的创作背景: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四人帮被粉碎,中国人民一片欢腾,人们纷纷举杯畅饮,该歌曲的词作者韩伟虽然不太能喝酒,但是也被身边人的情绪所感染,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频频举杯,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于是创作了歌词。滴酒不沾的施光南在接到韩伟的歌词后,进入了一种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他选用热情奔放又富于动感的新疆音调为素材,将曲谱完。歌曲创作完成后,一次意外,这首歌的歌唱者李光羲因为好奇而看到了他人手中的这首歌的歌谱,对《祝酒歌》的兴趣十分强烈,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写信给施光南,请作曲家根据他的音域,特地编写乐队配器,自己担任演唱者。最后《祝酒歌》红遍了大江南北。

以上教学通过问题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音乐课堂不再像以往那样开门见山,而是像探索迷宫一样,一步一步探索,每一步都有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告别了传统音乐课堂的枯燥乏味,教学实效显著提升。不过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提出的问题要新颖、难度适中,易于启发学生思维,且要具有广泛性。

二、趣味活动,丰富教学

在音乐课堂上组织活动,也是必不可缺的教学环节。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常见的辩论活动、表演活动、创作活动等,都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是生生互动的有效方式。活动的组织应以学生为中心,策划也应该由学生来出谋划策,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作用。

教学舞剧珊瑚舞(《鱼美人》选段)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为舞剧编排片段,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舞剧如下:

第一幕:海底的鱼美人早晨上岸欣赏人间的生活,眺望着她爱慕的青年猎人。但是,山妖盯上鱼美人,并把她抢走。青年猎人在森林里打猎,从凶恶的老虎爪下救了人参。人参与他结成朋友,表示他需要时会给予他帮助。

第二幕:深夜,猎人看到山妖带上鱼美人飞过。拉弓射向山妖,鱼美人落到勇敢的猎人手上。他惊叹她的美貌,并深深爱上了她。鱼美人也感谢猎人的搭救。两人产生了爱情。

第三幕:山妖没有放弃占有鱼美人的恶念。突然出现迫使鱼美人投入海中。猎人到处寻找鱼美人,但山妖施展魔法,也让他坠落海里淹死。山妖兴奋得狂笑……

第四幕:群鱼找到落海的猎人,把鱼美人领到他身邊,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救活了猎人,并推举他做海王。猎人却认为人间的劳动生活更美好,不愿在海中为王,和鱼美人回到人间,在亲友的祝福中举行了婚礼。

第五幕:山妖穿着隐身衣来破坏鱼美人和猎人的婚礼。还化身为道人来陷害这一对恋人,并把新娘抢走。妖洞里,山妖再次向鱼美人强求爱情,遭到鱼美人的坚决拒绝。猎人靠人参的帮助找到山妖住的地方,救出鱼美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经过趣味课堂活动,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不过,课堂活动虽然收获的教学效果很好,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一定要通过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注意维护课堂纪律,防止学生借活动的机会聊天逗趣,否则活动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小组讨论,互动分享

讨论活动是互动教学必不可缺的教学途径。讨论教学法,顾名思义,即利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得到深层的见解。讨论教学法在国内外都相当盛行,在教学法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讨论法组织音乐教学,教师担任“导演”的角色,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思维探索活动。

讨论式教学的环节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如教学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时,教师可以抛出话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首曲子的节奏如此低沉缓慢?你在倾听中,可以感受到作曲者怎样的情绪?”让学生分成 6 人一小组的形式一起讨论,说一说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这首曲子节奏如此缓慢,一定是在作曲者情绪十分悲伤的情况下创作的;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传递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等等。讨论过后,让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代表组员发表见解。最后,教师提出进一步讨论的话题,将教学引入更深的层次。

此外,通过讨论的互动方式,教师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并掌握学生个体和总体对音乐知识的准备程度与认识情况,随时调节教学节奏,体现出音乐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对音乐的讨论中可以积极听取同伴的发言并作比较,取长补短,从而有效扩展视野,这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重要方法。

四、转变角色,多元评价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一般是教师担任课堂主体,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劣势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应该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真正实现师生平等。

如在学生合唱完《在希望的田野上》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合唱效果进行评价。比如:“我认为我们总体唱得还可以,比较整齐,但是声音不够洪亮,情感不够饱满……”“那你认为要怎样改进呢?”“在合唱前可以分成小组单独排练,这样正式演唱时效果会更好。”学生回答完后,要求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全面分析演唱效果。

这样一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踊跃发言,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能给同伴和教师提出意见,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学会如何全面评价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而是客观地评价自己。

总之,互动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势利导,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伴随着教师的引导去体会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以构建高效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丽红.互动探究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A版,2013(10)

[2]刘琴辉.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7)

【作者简介】凌 利(1983— ),男,广西柳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互动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