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18-03-18林德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有效策略

林德

【摘 要】本文从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习题设计等五个方面论述生活化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降低历史教学难度、提升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生活化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40-02

高中历史教材具有知识点庞杂、事件发生年代较为久远等特点,传统的灌输式、讲读式教学法很难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扎实掌握。而生活化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在熟悉的、生动的课堂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探索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习得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更好地生活,最终获得思想素质及知识能力大幅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研究实践表明,将生活化教学法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有效激发学生较高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教学实效的提升。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提高教学语言的生活化,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长时间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尽可能地用接地气的、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组织课堂活动,能够大幅度降低历史概念的理解难度,同时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主”的内涵,教师可以用班级打比方:“我们班级制订卫生、纪律、学习等规章制度的时候,班主任先提出具体意见,然后同学们通过讨论及投票的方式形成结果,评判班主任拟定的方案能否通过,该过程就充分体现了‘民主。”借助生活化的通俗教学语言,既可以让学生精准而快速地领悟历史概念的意思,还可以增强高中生的古今意识。再比如,某高中历史教师的公开课经常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这主要得益于其教学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十分幽默,深得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讲解“辽宋西夏政权并立”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用“我方唱罢你登场”的教学语言形容当时的局面;在讲解“偷袭珍珠港”相关内容的时候,就用“蛤蟆吞恐龙”的教学语言形容当时的阵势;在讲解“鸦片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就用“落魄挨打奈何天”的教学语言比喻当时的情况。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组织课堂活动,可以密切学生和历史知识的关系,自然地贯通古今,借助语言的魅力把远去的历史事件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致的提高,有益于教学有效性的增强。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高中历史课堂活动开展的中心与依据,要想将生活化教学理念高质量渗透到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在深度解读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生活化角度精心设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用问卷调查方式全面了解学情,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历史基础及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及教学大纲要求的生活化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问卷调查内容:①你观赏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吗?剧中的纣王与周文王之间是什么关系?②周公是什么身份?③談一谈你自己的家族关系?④祭祖活动中存在哪些传统文化?

借助问卷调查,教师在系统、深度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生活化的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和能力目标:①明确夏商时期的统治制度与政治制度;明确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宗法;②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政治演变过程,并对西周的分封制及宗法进行总结归纳;③思考并总结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典型特点。

第二,过程和方法目标:①借助丰富的史料,重建历史情境,并可从中汲取到大量的知识信息;②构建明确的历史知识脉络,并借助树枝图表法将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标示出来;③构建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思考并处理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第三,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目标:①借助历史文献信息,如甲骨文等,让学生真实体会商朝的文化、政治特点;②通过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家族文化,使得他们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的感染与熏陶。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热点是各年龄层的人共同关注的话题,同样高中生也十分热衷于生活热点。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历史教材内容与生活热点恰当地联系在一起,借助重现历史情境的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从而引导高中生主动关注生活中的类似历史事件,推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伟大的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安排学生搜集真实的东北地区抗日战争的各种信息,包括当时发生的故事、有历史价值的纪念馆与建筑物等,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交流。对于高中生来说,抗日战争是自己爷爷奶奶辈的经历,不少家庭特别是东北地区的一些家庭曾受到抗日战争的伤害,因此收集及讨论相关资料的学习任务极易激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然地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纪录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纪录片中的内容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等内容互相穿插,借助抗日战争的现实意义推动学生深刻把握教材知识的同时还能主动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

为了能够顺利跨进理想大学的门槛,高中生每天在题海中奋战,从而使得传统的过于被动与沉闷的灌输式、讲述式教学法难以激活学生思维。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用生活实践活动组织教学过程,给学生营造鲜活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推动学生“动”起来。比如,在学习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画中有诗的绘画艺术”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我国古代典型的名画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指导学生以“汴梁导游”的身份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北宋时期的画面内容,让学生在阐述画面的过程中深刻感知宋代都城文化繁荣、城市发展及商业兴盛的繁华景象。再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场“穿越剧”比赛:一个学生装扮成王绾,一个学生装扮成李斯,一个学生装扮成秦始皇,生动、形象地演绎历史剧《分封与郡县之争》。参与表演的学生在揣摩及表演角色的过程中对教材历史事件有深刻的把握,而其他学生在观看“穿越剧”的过程中对两种制度的优点与缺点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精准了解郡县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教学实践表明,高中历史教材中记录的都是远离学生生活的事件,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导游、穿越电视剧都是他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与陌生的历史知识结合在一起以生动的生活实践活动呈现出来,既可以再现历史事件,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想象及思维空间,推动学生提升历史感悟及历史体验的能力。

五、习题设计生活化

受到巨大的应试压力,很多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后习题的时候片面重视教材理论知识,导致训练内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从而使得习题显得过于艰涩与枯燥,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价值的感知,同时降低了习题训练效果。为此,教师需要恰当地把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課后习题设计中,合理地把教材的各个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地提高习题的生活气息及时代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历史知识的内涵,最终切实提高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新文化运动”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把近年来流行的“韩国文化”作为设计课后习题的主题,引导学生在课下观看韩国偶像明星照片、韩剧等,激励他们在对比中分析韩国在礼仪制度、社交及申遗等方面是如何学习、借鉴中国文化的,从而使得学生主动摒弃严重的“崇洋媚外”观念。教师之所以要将历史教材与生活中的“韩文化”结合在一起设计习题,是因为近年来受到韩剧等的影响,很多高中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以为然,甚至认为韩国比我们国家要先进很多,但是韩剧中呈现出来的很多历史文化均具有明显的民族情结,甚至有悖于历史真相,这不利于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深度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有针对性地分析、对比“中韩”在历史文化方面的影响与差异,以培养高中生的现实主义历史观,推动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韩国文化,有助于我国高中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提升。

总之,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既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因此,教师应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将生活化因素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借助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件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升课堂的生动性,从而促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让每位高中生都能在生活的海洋中顺利开启历史知识的宝库。

【参考文献】

[1]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

[2]孟小琳.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3]郭彩霞.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11)

[4]孙绪强.精雕细琢,秀出文采—— 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

[5]王建岭.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6]杨 波.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生活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2)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有效策略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