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李氏杆菌病症状及治疗

2018-03-18刘国霞曹玉泰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25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氨苄西林肉汤李氏

刘国霞 曹玉泰(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散发性传染病,猪李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有的单核细胞增多。本病是一般散发,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易发于冬季和早春,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母猪和仔猪较易感染。结合当地养殖情况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 主要症状

猪李氏杆菌病的症状很不一致,可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而常见的是混合型,多见于哺乳仔猪。病猪突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吃乳减少甚至不吃,粪干尿少。中后期体温降至常温或常温以下,多数病猪表现脑膜炎症状,兴奋不安、运动失调、步态踉跄、肌肉震颤、乱跑乱跳。有的头颈后仰,四肢张开呈观星姿势;有的后肢麻痹,拖地而行;严重者躺卧,抽搐,口吐白沫,四肢乱划,轻微刺激皮肤便惊叫不安。病程1~3d,长的可达4~9d。幼猪病死率很高,成猪可能耐过康复。

2 剖检症状

2.1 败血型 主要是肝表面有灰色局灶性坏死,脾、肺、心肌、淋巴结、肾上腺、胃肠道和脑组织中也有小的坏死灶。

2.2 脑膜炎型 脑和脑膜充血、出血或水肿、发炎脑脊髓液增多、混浊,脑干变软,有小的化脓灶。肝有灰白色坏死灶。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学检查(1)显微镜检查:采集肝、脾、心血、脑脊液或脑桥等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发现有呈“V”或“Y”字形排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无荚膜,无芽孢,则可确诊。(2)分离培养:将病料接种于兔血琼脂平板上,用0.05%亚硒酸盐胰蛋白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和1%葡萄糖血清肉汤进行分离培养。在兔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周围呈现β溶血;亚硒酸盐平板上长成圆形、隆起湿润、黑色的菌落,麦康凯平板上不生长;肉汤浑浊,形成颗粒状沉淀,摇动试管时呈发辫状浮起,不形成菌环和菌膜。(3)动物接种试验:取4只幼兔或豚鼠,将1滴肉汤培养物滴入动物一侧的结膜囊内,另一侧为对照,观察5d,一般在接种24~36h内出现化脓性结膜炎或败血症。也可取0.5ml悬液,于幼兔耳静脉处注射,在3~5日内幼兔血液内的单核细胞可上升40%以上。小鼠接种时,可选10~20g的小鼠2只,取0.2ml肉汤培养物腹腔注射,在5d内可将其杀死。上述试验可发现肝、脾、脑有坏死灶,如进行分离可找到本菌。

3.2 血清学诊断 荧光抗体法可快速诊断,还可用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4 预防措施

(1)平时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猪圈要搞好环境卫生,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灭鼠,驱除体内外的寄生虫。(2)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严格消毒。病猪尸体要深埋或焚烧。

5 治疗

本病的预防应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定期消毒入手,消灭鼠类,驱除寄生虫,不从有该病的地区引进家畜。病畜尸体一律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人感染本病。

5.1 中药治疗(1)方剂:栀子、黄芩、菊花、大黄、茯苓、远志各13g,生地16g,木通9g,琥珀1.5g,芒硝30g。(2)用法:水煎,候温灌服。此为30kg以上猪的用量,小猪减量。

5.2 西药治疗 应早期应用大剂量的磺胺类药物,疗效较好;或氨苄西林、庆大霉素联合使用,疗效更好。(1)用20%复方磺胺嘧啶钠10~20ml肌肉注射。(2)氨苄西林,5~15mg/kg体重肌肉注射;或用庆大霉素,2~3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3)配合对症疗法,猪高度兴奋时可用镇静剂(氯丙嗪等),心衰时用安钠咖、葡萄糖等强心药。(4)盐酸金霉素40mg/kg体重,用甘氨酸钠注射液稀释后耳静脉注射,1次/d,连用3d;10%磺胺嘧啶钠,首次剂量为0.14g/kg体重,维持量为0.07g/kg体重,腹腔注射2~3次/d。(5)链霉素和青霉素混合使用,各按2~3万IU/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6)氨苄西林2~7mg/kg体重,与庆大霉素1000~2000IU/kg体重联合肌肉注射,2次/d,连用3~5d。

猜你喜欢

氨苄西林肉汤李氏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文言文练习
变质的肉汤
辽《韩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补
浅谈国产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杂质谱及生产工艺
李氏朝鲜对明事大关系确立的历史考察
合作
儿肉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