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肉鸡饲养要重视肾型传支的防治

2018-03-18徐翠娟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2766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5期
关键词:肾型肉鸡鸡舍

徐翠娟 (山东省莒南县畜牧局 276600)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嗜肾型传支病毒(肾型IBV)感染鸡过程中侵害肾脏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空气传播,一旦感染非常迅速,很快波及整栋鸡舍发病。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常在冬季流行,秋末和春初亦常见,夏季较少发生。近年来,肉鸡饲养向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简易鸡舍逐渐被纵向通风加湿帘式鸡舍替代,然而饲养条件的改善并没有减少肾型传支的发病率,甚至有增高的趋势,给规模化肉鸡饲养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正确及时防治诊断该病已成为养鸡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1 流行病学

本病只感染鸡,各种日龄的鸡都会发病,雏鸡最为严重,肉鸡特别易感,温差过大和寒冷季节多发。以地区散发形式为特点,多发生在鸡舍温差变化较大、20~30日龄左右的鸡群;主要表现发病急,咳嗽、气管内有痰液、气管出血;2~3d后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饮水增多,排白色石灰样稀粪,死亡率为5%~30%;剖检可见特征病变:肾脏显著肿大,花斑肾,而且鸡群继发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等症状。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感染期 发病鸡群开始出现零星的咳嗽声,1~2d很快波及全群,鸡群表现为两眼流泪,鼻流清涕,呼噜、干咳,甩头等;尤其夜间表现比较明显,数日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消失的“康复”阶段,常常容易被忽视;发病鸡群对应激敏感,饮水采食正常,无死亡率。

2.2 肾变期 在感染5~6d后,病鸡精神沉郁、站立打盹,采食量减少但饮水剧增,怕冷乍毛、扎堆,排水样白色稀便,病鸡迅速脱水失重,腿趾干瘪,开始出现散发死亡,常常伴有呼吸道疾病;剖检可见肾脏稍肿或严重肿胀,有的呈花斑肾,表面及切面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内脏器官及腹壁有白色石灰样尿酸盐沉积。

2.3 继发病感染期 肾传支病原有很强的排它性特点。在其致病期间,除病前已患疾病以外,一般少见并发其他的疾病。但进入肾变后期,当肾脏开始消肿,尿酸盐已基本排空时,由于机体衰竭脱水,抗病机能降低,许多环境病原开始侵袭鸡群。其中最易多发的是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支原体和禽流感,由此引起的肾传支的第二个死亡高潮,甚至超过原发病期的损失。

3 发病原因

3.1 温度忽高忽低 标准化鸡舍内温度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通风量也是按照温度设定。但在开春与立秋之间,极易出现通风过大,在温度表显示温度正常的情况下,鸡群受凉,引发传支。这一时间,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鸡群在一周后常常出现超温,管理者通常会加大通风量。由于进风温度较高,即使加大通风,温度也会超温。这样,由于通风过大,会导致鸡群的体感温度下降,鸡群受凉而引发传支,这是夏季前后标准化鸡舍发病的主要原因。风速过大还会对眼、鼻、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破坏黏膜的完整性,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发疾病。

3.2 密度过大 密度过大,会造成排泄废物多,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增多,容易造成上呼吸道粘膜损伤,鸡群抵抗力、免疫力下降,一旦环境中存在传支病毒,就会引起发病。

3.3 疫苗选择不当或免疫不到位 肾传支疫苗种类繁多,免疫预防效果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选择适合本鸡场的肾传支疫苗。传支预防主要使用冻干苗,一般采用喷雾、点眼或滴鼻方式,也有采用饮水方式。喷雾要计算好喷雾的时间和剂量,确保免疫质量,点眼时鸡只必须眨眼后,滴鼻必须等待把疫苗全部吸入后才能将鸡放下。

4 预防

4.1 加强温度控制,防止出现忽冷忽热 规模化肉鸡的饲养管理的"核心"就是"环境控制",加温、脱温;加湿、通风;换气、降温;消毒、扩群等等都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境控制措施。标准化鸡舍通风时不管夏季还是冬季,如果鸡舍内温度过高还是过低,如果急于降温,通风太急或者风直接吹到鸡群鸡体上,都会造成鸡体温度的忽高忽低,

4.2 以接种疫苗为主 该病常使用的疫苗是H52株、H120株、Ma5株、M41、4/91株、28/86株等。选择疫苗前,要先对当地的疾病流行的病毒血清型进行了解,且所选疫苗品系符合当地流行毒株抗原性,从而才能够确保预防免疫效果较好。本场要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但要根据该病在当地的流行状况、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饲养管理条件等,从而适时进行免疫,确保疫苗发挥有效地保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一地区对肾型传支保护力很好的疫苗,对另一地区的肾型传支可能没有保护作用。如果盲目地引进外地的肾型传支疫苗,有可能对本地肾型传支有保护作用,也可能完全得不到保护,反而给当地增添了新的病毒。一切应当以实践为准绳。

4.3 预防 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勤通风换气,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该病往往是经由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引起感染,尤其是受到冷应激刺激容易引发该病。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确保舍内温度、湿度适宜,通风良好,并饲喂品质优良的全价饲料,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A,从而促使鸡群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同时还要确保饮水清洁。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容易在低温季节发生,尤其是温度突然降低且多风时更容易发生,要注意加强雏鸡群和青年鸡群护理,立即将鸡舍门窗关闭,确保室温有所提高。预防该病的关键措施是采取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定合理的生物安全体系。鸡场最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加强带鸡消毒,控制环境中存在较少的野毒数量。同时,要采取严格的检疫、隔离等卫生防疫措施,避免鸡群受到不利应激因素的刺激。

5 治疗

5.1 干扰素饮水 发病初期,也就是急性感染期,使用干扰素一般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鸡群刚出现呼吸道的时候,花斑肾尚未出现以前,如果确诊是肾传支,用干扰素饮水,连用2d,后期就不会出现花斑肾症状。

5.2 中药治疗 用中药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龙胆草、蒲公英、尾连、桔梗、猪苓、泽泻、甘草各30g,海金沙、金钱草各50g,混合粉末,开水泡1h,然后拌料,供1000只鸡/日服用,连用5~8d.

5.3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 因为饲料中蛋白质过高会增加机体的尿酸盐沉积,加重肾脏的症状,因此在发病初期,在饲料中加入20%~30%的玉米粉,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减轻鸡体代谢负担;在饮水中增加水溶性VB和VC,并适当补充机体所需的F、Na、Ca盐,补充酸碱平衡;一些对肾脏有刺激作用的抗生素如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头孢类禁用,用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选择,由于利巴韦林类西药禁用,尽量选中药抗病毒药物的药物。

5.4 防止继发感染 肉鸡发生肾型传支后期,往往容易继发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和感染。一般在肾传支发病后期,林可-大观霉素每1L水鸡1~2g混合饮水,对防治气囊炎、大肠杆菌感染等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肾型肉鸡鸡舍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肉鸡腹水咋防治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