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检疫及防治措施

2018-03-18景旭昌

饲料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食入旋毛虫肉样

景旭昌

( 辽宁省昌图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察所,辽宁 昌图 112599)

猪旋毛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会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对人们日常的食品安全产生威胁,人只要食入没有彻底煮熟或者全生的病猪肉,就非常容易发病,甚至死亡,因此该病在食品卫生中已经被要求作为首要检验项目。

1 流行情况

旋毛虫的成虫也叫做肠旋毛虫,主要在终末宿主的小肠内寄生,虫体头细尾粗。雄虫体型要小于雌虫,一般雌虫长度为3~4 mm,雄虫为1.4~1.6 mm,虫卵大小为40 μm,并在雌虫子宫内进行孵化。幼虫呈椭圆形,长度为1.15 mm,在肌纤维间以包囊状出现。包囊两端比较尖,囊内即为旋毛虫幼虫,呈蜷曲状。幼虫也叫做肌旋毛虫,主要在宿主的横纹肌内寄生,呈灶状分布。肌旋毛虫幼虫成熟后可导致人畜发生感染。幼虫具有非常强的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一般在-12℃下能够生存大约57 d,在-23℃下能够生存约20 d;还具有非常强的抵抗腐败、腌制、盐腌的能力;但是具有相对较弱的抗热力,一般在80℃高温下就能够被杀死。但要注意的是,因肉传热性较差,在进行普通的烹调加工处理时无法使肉中心温度达到80℃,从而不能够彻底将旋毛虫的幼虫杀死。

动物或者人食入含有旋毛虫幼虫的肉后,在胃液消化下促使旋毛虫包囊发生溶解,幼虫即可从囊内逸出的,接着快速转移到肠道内,侵入肠黏膜皱壁内,在48 h内就会发育为成熟的成虫。雌雄虫体交配后,雄虫会快速死亡,而雌虫会侵入肠黏膜、肠腺腺管以及淋巴间隙,并会以胎生的方式产出很多幼虫,一般每条能够产出1 000~10 000条不等。旋毛虫幼虫在初期呈细杆状,长度约在0.1 mm,分成几批通过肠腺侵入淋巴管,随着血循环侵入到横纹肌、心肌后,就会离开血管而侵入肌纤维,并逐渐蜷曲形成包囊,经过6个月气囊会开始发生钙化,但里面的幼虫依旧存活。但如果钙化波及虫体,就会导致幼虫快速死亡。

2 宰前症状

轻微感染或者感染初期,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严重感染时,病猪会在3~7 d后出现肠道型症状,主要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排出混杂血液的粪便,机体快速消瘦,一般在12~15 d内发生死亡。如果感染虫体经过2~3星期,此时有大量幼虫已经侵入横纹肌,就会表现出肌肉型症状。病猪主要症状是体表明显瘙痒,经常在栏杆、饲槽和墙壁上蹭痒,同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眼睑和四肢发生水肿,叫声嘶哑,肌肉疼痛、僵硬或者逐渐麻痹,导致咀嚼、吞咽和走动困难,往往呈躺卧状。当发病猪群基本不会发生死亡,通常在4~6星期后症状逐渐消失。

3 宰后剖检

肠道型主要呈现急性肠炎病变,肠黏膜发生水肿,明显增厚,粘液量增加,并出现淤斑性出血;幼虫移行时,在其机械刺激下以及分泌毒素,导致血管壁被破坏,从而发生出血,且实质器官脓肿、混浊,还会造成脂肪变性以及纤维蛋白性肺炎、心包炎。

肌肉型主要病变是肌浆发生溶解,且周围肌细胞坏死、崩解,肌细胞膜横纹逐渐萎缩,最终消失,同时肌纤维增厚。通常在舌肌、咬肌、喉肌、肋间肌、膈肌、胸肌以及腰肌中寄生大量虫体,其中寄生数量最多的是膈肌。虫体形成包囊后,会与周围肌纤维存在清晰界限

4 实验室检疫检查

待检猪群要先进行编号,方便今后进行检疫以及之后的处理。第二步进行采样,即目检将肉肌膜撕去,在光线良好(最好是自然光线)的情况下拉平肌肉,然后对肌肉纤维表面进行仔细观察,或者拉紧肉样后斜看,或者左右摆动肉样,在斜方向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肌纤维表面存在一种灰白色的凸出物体,呈针尖大小、卵圆形,且发亮,或者看到一种淡白色或者灰白色的小白点,则可判为可疑。此时要剪下病变肌肉进行压片镜检,以促使检出率提高。一般来说,用小剪刀在肉样的不同部位顺着肌纤维方向剪取24块麦粒大小的肉粒,在载玻片上均匀排成2行,按压后制成标本。压片标本置于50~70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看到圆形或者橄榄形的旋毛虫包囊,大小在0.8~1.0 mm,里面存在1~2个螺旋状或者卷缩的幼虫,即可确诊为旋毛虫病。

5 防治措施

猪群最好改变饲养方式,即全面采取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或者圈养。猪舍以及周围环境要使用2%生石灰或者大碱溶液进行消毒,每月1次;同时,使用漂白粉对场内及周围的下水道出口、排粪坑、污染地进行消毒,每月1次。日常注意灭虫、灭蚊、灭蝇、灭鼠,且杀灭的动物要采取无害化处理,避免猪、狗等动物食入。

猪群饮水或者在饲料中定期挤入驱虫药物进行防治,如左旋咪唑、氟苯达唑、甲苯达唑、丙硫苯咪唑等,其中丙硫苯咪唑和甲苯咪唑具有较强的杀死各期幼虫的能力,一般来说,甲苯咪唑能够明显将成虫杀灭,有效率能够约达到85%;丙硫苯咪唑能够有效杀死成囊期幼虫,有效率能够约达到96%。

猜你喜欢

食入旋毛虫肉样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低钠盐酱牛肉贮藏品质的变化
葡萄皮提取物协同冰鲜对牛肉的抗氧化效果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探究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对鸡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瘤胃积食的诊断与治疗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吃高盐食物易致癌吗?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