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双语者口译语义加工路径探究
2018-03-18陈雪梅,柴明颎
陈 雪 梅, 柴 明 颎
(1.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2.上海外国语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上海200083)
一、引言
中国的单语国情决定口译学员的主体是母语为汉语、通过课堂学习外语的非平衡双语者,因此,多数学员的外语水平在本科口译教学开始之际很难达到职业培训所要求的B语水平。即便是在MTI口译教学阶段,B语水平欠缺仍是影响口译教学的重要因素。由于欧美具有相对较好的双语环境,双(多)语人才资源丰富,所以释意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起制定的系列口译办学原则就包括口译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口译课应只教口译技能而不教语言,学生入学前必须已熟练掌握相关外语,等等。但是在多数非双语国情的国家,在双语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进行口译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 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后来也设计了B语提高课程。[1]Gile指出:“口译职业培训学校坚持将口译教学与语言教学分离这一做法在新形势下值得商榷,但如何在学生语言能力仍有欠缺的情况下有效开展口译教学是要攻克的难题。”[2]
本研究中的“语义”涵盖词汇意义(meaning of words)与概念意义(nonlinguistic mental representations)。本文从非平衡双语者的双语习得背景和双语熟练度对口译语义加工路径产生影响出发,阐述非平衡双语者的语义加工特点,进而结合现有语义加工理论,从心理语言学的双语记忆表征和联结主义的并行分布加工视域,重新诠释非平衡双语者语义加工路径的不对称和脱离源语语言外壳(简称“脱壳”)以及代码转译的并行现象,以期给口译的认知过程研究和非平衡双语学员的口译教学带来理论及实践上的启发。
二、非平衡双语者的口译语义加工特点
(一)非平衡双语者和平衡双语者的语义加工差异
非平衡双语者与平衡双语者在双语加工特别是口译加工中有哪些差异?随着语言熟练度的提升,这种差异会不会消失或缩小?Tzou[3]等人考察双语水平对同传质量的影响时发现,双语同等熟练者与非同等熟练者相比,前者的口译表现更好。有两名平衡双语者虽然未接受任何口译训练,但其同传表现却接近一年级快结束的同传学员,表现为以意义翻译(meaning-based interpreting)为主,无明显字词对应痕迹。而对于平衡双语者(即双语水平都达到母语水平者)来说,Dillinger[4]发现平衡双语者只是在“量”上逊于职业译员,在“质”(错误类型和策略)上并无区别。这提示不同语言习得背景的双语者即使没有经过口译技能培训,在语义加工路径上也有差别。
双语研究也显示,平衡与非平衡双语者在双语加工中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语义加工时的形式干扰程度。早期平衡双语或熟练双语者在语码转换时也产生能耗,但没有方向性差异,呈对称性。不熟练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会受到跨语言的竞争和抑制,而随着双语水平增长,熟练双语者会选择性控制。[5]双语语言加工涉及各个层面加工的复杂互动,包括执行和抑制控制及双语熟练度。如果在涉及双语使用的任何领域,加工能力呈现不平衡,跨语言干扰的几率就会更大。比如说,不太熟练的双语者,当执行控制能力不够娴熟时,受到跨语言干扰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影响表现。[6]
释意派认为抵制干扰是同声传译(简称“同传”)加工的主要任务之一。[7]196-214[8]勒代雷认为“干扰是翻译的最主要障碍之一,即使是职业译员同传译入母语,也要不断抵制反复出现的外语形式干扰”;Riccardi认为口译的创造性可以被定义为不受源语语言形式干扰,译语越趋于源语的结构,创造性越低。[9]可见非平衡双语者比平衡双语者受到更多的语言形式干扰,而形式干扰直接决定口译中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实现程度。脱壳和代码转译,也被称为意义翻译和形式翻译、纵向路径和横向路径等,[10]被认为是口译语义加工中的两种路径。可以说,非平衡双语者和平衡双语者在双语加工中的一个主要差别就是,双语习得背景及熟练度的差异会影响口译的语义加工路径的选择和实现程度。
(二)非平衡双语者口译语义加工的特异性
双语研究已经提示语言习得背景差异和双语水平不对称性对语义加工产生形式干扰,这在口译的相关实证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双语水平不对称性不仅影响A语理解和B语表达,还影响译员的语义加工路径和策略选择。非平衡双语者的语义加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义加工的非对称性以及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行存在。
1.翻译的非对称性
在早期的同传实验研究中,Barik[11]对职业会议译员、口译学员和业余译者(没有口译经验的熟练双语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双语水平较弱的译者从L1(优势语)译入L2(弱势语)时,口译表现较反方向的更好:省略和错误率较少,翻译的字面对应痕迹不明显,更多是表达概念意义。De Bot[12]对翻译的不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这种不对称性效应会随着L2水平的提高而减弱,指出这种不对称性主要是由于对L2的词汇提取速度较慢造成的,并解释口译员在译入B语方向的口译更出色是由于更轻松、准确地理解源语,并选择相应策略弥补译入语词汇提取困难。
那么,对于具有非平衡双语背景但B语高度熟练的专家译员,双语的非对称性是否会对口译的语义加工路径产生影响?Chang Chia-chien[13]从双语语言水平的非对称性及其双语局限性的元认知意识等方面探究了口译不同方向中专家译员对不同口译策略的使用,发现即使是职业译员,由于双语水平的不对称性,在 A-B的同传中更倾向于使用普通词汇及意义翻译。Liu在专家译员与新手译员的对比研究中指出,专家译员在信息加工方式上更趋向于意义加工(semantic-based approach)。[14]
这些研究都指向一点:对于非平衡双语者来说,双语水平的不对称性对语义加工的路径产生影响,口译学员在译入A语时更容易受词汇层的形式干扰,而译入B语时体现出更频繁的意义翻译;而专家译员在译入A语时,显然对语义加工采取了特定策略,尽量避免在译语表达中出现干扰的痕迹,但是译员是否受到干扰?如何运用相关策略来抑制干扰?是否在认知负荷饱和的情况下有意选择形式对应翻译?仍值得深入探讨。
2.脱壳与代码转译的并行加工
口译不同于单语交际,涉及语码转换,特别是同声传译,必须在不断激活源语听辨模式的同时开启译语输出模式,并抑制源语产出及形式干扰。口译加工路径有纵向或线性路径(vertical/serial approach)和并行或横向路径(parallel/horizontal approach)之分。前者以释意派为代表,认为翻译是对输入信息分析理解的结果,译者的任务就是在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赋予词汇表达以意义,只有充分理解输入信息之后,才能用目标语重新构建意义。因此,理解和重新表达都是线性的,先后分离的。[15][16][17]Gerver则认为再编码的过程不仅是线性的,同时还涉及两种语言在词汇层和句法层的语义匹配,即在源语意义模块被完全理解并融入语篇意义之前,词汇层部分译语就持续不断地以并行的方式被激活和检验,称为横向路径。[18]所以Gerver等人支持横向和纵向同步的并行加工。Paradis也认为译者有两种语义加工路径:以概念表征为中介的意义加工路径(策略一)和不经过概念表征的词汇或词组直接转换——代码转译(策略二)。[19]
虽然平衡双语译员也可能会出现并行加工现象,但这种现象不是由于语言习得背景或双语水平不对称引发的,而是由于经验使然。双语表述中的常用对应表达往往被自动激活,但激活不代表选择。不恰当的激活可能会被抑制,也可能形成干扰甚至以翻译腔的形式呈现在译文里。而符合语境的对应表达激活往往起促进作用,被职业译员当成有效策略而广泛使用。而非平衡双语译员因双语习得背景及双语水平的不对称性,使得并行加工和源语形式干扰现象更为突出。对非平衡双语译员的相关实证研究都证实了脱壳与代码转译并行加工的广泛存在,并提示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行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如何诠释非平衡双语者语义加工时的“翻译非对称现象”及并行现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现有口译研究中关于语义加工的理论。
三、现有口译研究中语义加工理论
口译,特别是同声传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特殊形式,其信息加工过程的多任务操作性、双语转换及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使其成为探究人类大脑“黑匣子”的极佳路径。口译研究自诞生伊始在研究方法上就有两条主要路径:人文学派的自然观察和自然科学派的实验研究。前者以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的释意派为代表,后者以信息加工范式为代表,属于自然科学派。前者指责后者的实验研究缺乏生态效度,后者指责前者的研究以直觉和内省式反思为基础,缺乏客观性,两派分歧从20世纪70年代持续到1986年的特里亚斯特口译大会。口译研究历经研究方法的变革,但“认知”始终是主线,[20]而围绕释意派提出的意义(sense)之争是推动同传研究猜测与辩驳螺旋式上升的核心焦点。
(一)释意理论
释意理论被称为关于意义的理论,它摈弃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将翻译局限于语际符号的转化,将研究对象转向译员本体及其心理过程,从而实现了口译研究的认知转向。释意派提出了口译三角模型[21]和认知补充,把脱壳和代码转译当作两种语义加工路径。脱壳被视为理想的意义加工路径:译员结合认知补充,在完全理解源语信息的基础上,按目标语规范和读者期待重新表述脱壳后的意义;代码转译只适用于对术语、数字、名称等语言项的传译。Gile[22]认为脱壳的提出对口译实践和教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并将其作为一种规定性理论,这可以有效地指导口译教学和实践。
但是释意理论构建的是“无错的”口译程序,是在译员具备理想的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和释意技能的前提下,且不考虑认知负荷状况及源语信息密度等外在因素制约情境的一种理想意义加工路径,可以作为译员努力的目标,却无法解释口译活动中脱壳与代码转译普遍并存的翻译现象,更无法解释非平衡双语学员因双语表征制约引发的翻译不对称性现象。
(二)信息加工范式
信息加工范式运用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把人的认知系统比作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多以串行流程图形式模拟人的心理活动。信息加工范式指描述口译过程的信息处理方式,涉及信息的接受、储存、转换和传输以及认知资源的分配,如注意力和工作记忆,同时注重加工过程中的分解技能。Gerver和Moser-Mercer在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早期的同传过程模型。
Gerver强调不同类型记忆系统和译员的注意力调配能力及自我监控能力。但是他在意义的表征和转换层面,仍沿用了生成语言学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如对源语解码时进入单独的源语语码块(SL-code block),从表层意义到深层结构, 然后进入编码系统,再从深层结构到译员的表层形式,可是却未涉及从源语的深层结构如何转换到目标语结构,也就是说理解后的形式是什么。源语的深层结构是否等同于译入语的深层结构?这些问题都无法解决。归根结底,意义获取与传递仍停留在语言符号系统内部。
Moser-Mercer的模型有以下几大特点:(1)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几乎在每个阶段都有互动, 即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路径贯穿于同传的每一个阶段。(2)在意义的传递过程中,提出概念库(conceptual base)和概念网络(conceptual network),虽然流程图没有明示是否有源语和译入语两个概念网络,但已经将概念系统比作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在流程图中,意义的传递是去语言外壳的概念化意义,因此不涉及代码转换的概念。(3)提出决策点,将推测纳入认知过程。[23]
Gerver和Moser-Mercer的同传过程模型都把目标语的产出建立在对源语完全理解的基础之上,语义只作为概念被传递,但是没有语义层面上的词汇层和概念层之分,因而无法解释意义翻译和形式翻译并存现象。此外,两个模型都基于信息加工心理学范式之上的符号内部运算,不考虑译员的个体因素,如语言习得背景和双语水平差异,认知补充如何参与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所以也无法解释非平衡双语者的语义加工的并存现象。
(三)同传认知—语用模型
Setton克服了信息加工范式的许多缺点,在关联理论、认知语义学、心理模型理论和释意理论等多种理论整合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同传过程的认知—语用模型”,这一集大成之作是跨学科视域融合的典范。在语义加工路径的呈现上,Setton承袭了释意派的脱壳路径和代码转译路径,并用心理模型(mental model)作为中间表征来表达脱壳后的概念。Johnson-Laird认为心理模型是对真实或想象事件的结构性类比,这一结构在工作记忆中由语篇的命题表征,由其他象征(tokens)和概念构建。[24]Setton运用心理模型理论,主张命题表征与话语的表面形式接近,进而将命题表征等同于代码转译,而将心理模型等同于语篇意义和认知补充相结合的脱壳,心理模型和命题表征都可以作为路径,而译文最终的呈现形式“实际上可能取决于表述的表征资源是更倾向于以源语为导向的‘数码’命题,还是更倾向于更有效的‘模拟’式的、‘非语言特异性’的心理模型”。[25]15-17
Setton运用心理模型来描述介于同传理解和表达之间的中间表征,进而弥补了释意派无法解释脱壳后意义表征的缺陷。Setton的认知语用模型将语言学的表征概念重新引入口译研究,同时体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体验哲学观:人与环境互动、认知与语境互动,通过实证研究建立小型语料库诠释了释意派一直在教学中强调的语境作用。但是认知—语用模型仍以信息流程图的形式呈现,无法解释具有不同双语习得背景和专业技能的译员在语义加工中的个体性差异及语义加工的并存现象,因此仍需新的视域、模型和研究工具来扩展对同传语义加工的认知。
四、跨学科研究启示
1986年特里亚斯特口译大会之后,多元化、跨学科的视域融合逐渐形成。认知科学家和口译从业人员合作的大规模研究还没有出现,但是,来自认知科学的相关研究极大丰富了口译研究路径,引发全新思考。下文从心理语言学的双语记忆表征和联结主义的平行分布加工视域,来解释非平衡双语者的口译语义加工的翻译不对称和并行加工现象。
(一)双语表征研究与口译中的翻译不对称现象
心理学语言学的双语表征研究可解释非平衡双语者的翻译不对称现象。双语记忆表征始于语言学。Weinreich[26]最早在语言学领域提出了并列双语者(coordinate bilinguals)、合成双语者(compound bilinguals)和从属双语者(subordinate bilinguals)的划分。三者的差别在于:并列双语者有分别独立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①Weinreich将双语者的记忆表征分成两大类:词汇表征(lexical level)和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合成双语者有独立的L1和L2词汇表征,但共享一个概念表征;从属双语者共享一个概念表征,但L2词汇需通过L1的词汇表征的对应翻译才能进入概念表征。Weinreich的双语者及其表征分类在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中引发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L1和L2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是分离的还是共享的。现在的共识是:双语者(无论何种类型)都共有一个超语言的概念表征系统(conceptual store)和两个独立的词汇表征系统(L1 Lexicon 和L2 Lexicon)。[27]
双语记忆表征模型也是心理词汇表征模型,通过描述双语词汇表征与概念表征相互间连接的路径和强弱来揭示不同类型双语者的记忆表征差别,其神经学基础是对大脑神经突触之间激活路径及其强度的模拟。修正层级模型(The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认为,由于学习外语时用母语作为中介的缘故,在双语词汇翻译中,L2译入L1更容易激活词汇对应层,具有反应速度快的特征,对L2词汇的理解是通过L1词汇再进入概念表征;而L1译入L2时,要通过概念表征再去搜觅L2对应表达,反应速度反而慢。所以修正层级模型又称非对称模型,这种非对称性会随着双语者二语熟练水平的增强而减弱。[28]
修正层级模型不仅适用于单词翻译,也可以解释B语水平欠缺的口译学员的翻译不对称现象。除了Barik和De Bot等人的实验,Tommola和Helevä对12名英语—芬兰语组合的学生译员的同传表现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随着源语复杂性加大,A-B方向时,与B-A相比,因理解更准确,主要信息较少丢失,错译减少,表现反而更好。[29]Lee从韩英组合对研一第二学期的9名口译学生在不同方向同传中所犯的错误类型及频率从意义(meaning)、语言使用和表述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发现刚开始学习同传的学生译员在译入A语时更多犯意义错误,而译入B语时出现更多语言类和表述类错误。[30]陈雪梅和陈丽莉运用修正层级模型对口译专业硕士和英语本科大三口译学员进行交传实证对比研究,验证了翻译非对称现象,表现为译入A语时翻译速度更快,更易出现代码转译,而译入B语时更倾向意义翻译,反应速度较慢,而随着双语水平和释意意识的提高,不对称现象也随之减弱。[31]
修正层级模型对非平衡双语口译学员的口译培训也有很大启发:首先,在译入不同方向时,双语词汇提取速度因双语水平的不对称性体现差异,译入母语的词汇提取速度更快;其次,译入A语时,来自主导语的形式干扰比译入B语时更大,这与释意派以主导语干扰为由反对译入B语的主张刚好相反;最后,双语表征是动态发展的,译员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改善双语表征的不对称性。 Diamond和Shreve认为,信息加工机制的许多特征可以被改变,比如说,记忆提取的速度和效能就可以通过采纳非常规的编码图式得到彻底改变,而双语表征强度(熟练度)的不匹配和不平衡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刻意——训练而加以修复。[32]此外,口笔译培训和实践经历也在改变翻译不对称现象,但是非平衡双语者的双语水平不对称对语义加工路径和加工策略的影响并不会彻底消失,即使是对职业译员也是如此。
(二)联结主义与口译语义加工路径的并行
联结主义的并行分布加工模型也称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模拟,认为人的认知是神经网络的并行分布加工,不需要符号加工中央执行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大脑的神经突触链,该网络由一系列众多的非线性、类似神经元的信息加工单元构成,各单元高度互动,并行分布,构成复杂的动态网络。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构成权重(weights),联结权重是后天学习获得的,所有语义认知能力均从经验中发展而来。网络的激活通过正向输送(feed forward),而学习的过程通过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依据交际中的反馈效果对网络中的联结权重不断调整,逐渐形成稳定状态。[33]
多任务加工是口译不同于单语交际模式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口译加工面临的一大主要挑战。Gerver和Moser-Mercer的同传过程模型都是基于线性的信息加工范式,难以解释翻译不对称和并行加工现象。修正层级模型可以解释语义加工的不对称现象及演变路径,却无法解释语义加工路径的并行现象。联结主义理论否认符号加工中央执行系统,强调基于循环网络的并行分布加工,与信息加工理论相比,能更好地解释认知资源有限性问题及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行现象。
认知资源的有限性是Gile[7]196-214的精力分配模型的理论基础。但这一模型仍是建立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认为信息加工和存储发生在单一的共享认知资源中,所以在多任务操作中,译员所需的认知资源总和及单个努力资源都不能超过上限,否则会出现因单个努力认知资源或认知总资源饱和而导致加工任务的失败,因此强调认知资源的有效分配。对此,Setton[25]274和Seeber[34]都提出了质疑,并通过相关实证研究证明,认知饱和并不是同传加工任务失败的主要原因,认知饱和也不是同传加工过程的常态。那么该如何解释口译特别是同传过程中的多任务加工呢?Cowan认为,工作记忆并不是单一认知资源的共享版,而是不同任务间的开关切换版,因此强调不同任务之间的快速而有效的转换能力,但是开关切换版仍有牵强之处,无法解释多任务的并行加工。[35]
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是神经网络的并行分布加工,不需要符号加工中央执行系统。这就是说,Gile的精力分配模型的前提——单一共享认知资源,以及Cowan提出的各任务间的快速有效转换都将受到质疑,因为多任务操作可以通过不同模块并行启动,并产生激活和抑制的互动影响。也可以说,影响口译认知负荷的可能不是认知资源的总量,而是特定时间压力下,加工的速度及有效性。如同计算机运算,不是储存量的问题,而是运行速度的问题。并行分布加工既可以解释口译的多任务操作认知资源有限性问题,也让语义加工路径的并行存在成为可能。
联结主义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了大脑对不同加工单元的同步激活,可以解释横向路径与纵向路径、脱壳与代码转译同步激活的现象。这种并存不仅体现在脱壳和代码转译两种路径的并存,也体现在词汇层、命题表征和语篇意义的同步构建和互动影响。而脱壳和代码转译是否最终被选择及不同程度的激活,也可以由神经节点之间被赋予的不同权重来解释。口译研究中对脱壳和代码转译的验证倾向于二元对立的观点,而用并行分布加工模型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诠释脱壳和代码转译因不同的权重而呈现不同的激活或抑制程度,也就是说,语义加工是脱壳和代码转译共同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并行分布的结果。
五、结语
非平衡双语者因双语习得背景和双语水平不对称性,更容易在口译语义加工中受到干扰,并呈现翻译的不对称现象以及脱壳与代码转译的并存现象。现有的口译语义加工理论并不能解释这些现象。修正层级模型可以解释B语水平欠缺的非平衡双语者在译入A语和B语时的翻译不对称现象及双语表征对口译语义加工路径的影响,翻译不对称现象可以通过改善双语记忆表征而逐步被克服,但非平衡双语者的双语水平不对称性不会完全消失。联结主义的并行分布加工模型具有并行分布、权重激活、网络互动等特点,可以解释非平衡双语者语义加工的脱壳和代码转译的并存现象及不同程度的激活。当然,这并不是说,并行分布加工理论只能解释非平衡双语者的语义加工,该理论对口译的语义加工具有普遍的解释意义,只是本文以非平衡双语者的口译语义加工路径作为切入口对相关现象进行重新诠释,针对中国口译学员的非平衡双语特征,以期引发口译认知研究和口译教学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