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淫胜的用药规律浅析
2018-03-17晋钰丽赵芳芳
晋钰丽,赵芳芳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 030619; 2.晋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晋城048000)
六气淫胜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亢盛。六气有司天、在泉的不同,司天之气主司上半年的气候变化,在泉之气主司下半年的气候变化,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由于每年六气的盛衰不同,所以每年的气候、物候及疾病各具特点,故治亦不同。现将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淫胜的用药规律浅析如下。
1 少阳火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少阴同侯。”[1]
当年支逢巳、逢亥之岁时,均为少阳相火在泉之年,火气淫胜,自然界表现为热气蒸腾,相应的人体出现赤白痢疾、腹痛、尿赤、血便等火热灼肺,心肺失调之症[2]。
关于少阳相火在泉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即选用味咸性冷的药物为主药,取其以水制火之意。苦能泻热,辛能滋阴,苦辛合用,共奏泻热滋阴之功。再佐以酸味药物收敛阴气,防止火邪耗伤人体气阴,并用苦味以发泄其火,且苦亦可坚阴。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
当年支逢寅、逢申之年时,均为少阳相火司天之年,与少阳相火在泉相比,火淫更胜,自然界表现为温热之气流行,相应人体出现火热灼肺,心肺失调的一系列症状。
关于少阳相火司天治疗与在泉之年基本一致,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治疗时,主药是咸味性冷的药物,辅佐以苦甘的药物。酸味药物收敛其阴气,苦味药物发泄其火。正如张介宾注曰:“盖水能胜火,故平以咸冷;苦能泻火之实,甘能缓火之急,故佐以苦甘。火盛而散越者,以酸收之。火郁而伏留者,以苦发之。然以发去火,未免伤气,故又当以酸复之。”[3]
少阳相火在泉和司天之年,火气淫胜时,人体相应出现心火亢盛及火灼肺金的一系列表现。治疗用药时,主药选用味咸性冷的药物,辅药选用味苦的药物,并根据疾病的病情可选用味甘的药物或者味辛的药物进行辅佐用药,佐以酸味的药物收敛之。
《伤寒论》中的白虎汤,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味辛能解肌热,大寒能胜胃火,味甘补益正气,来制阳明内盛之热,其为君药;知母味苦甘性寒为臣药,辅佐石膏清热;甘草、粳米味甘生津补益。纵观白虎汤制方用药,其符合《内经》用药规律之旨。
2 阳明燥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露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面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
当年支逢子、逢午之岁时,均为阳明燥金在泉之年。燥气偏胜,自然界表现为气候偏燥、偏凉,相应人体则出现呕吐、善太息、胃脘部胁肋部疼痛等肺、肝、胆病的表现。
关于阳明燥金在泉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邪淫胜于内而发病时,以其所胜之味治之,故主治用苦味性温的药物。吴崑注曰:“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故治以苦温,苦温从火化故也。”[4]辅佐以甘味辛味的药物,肺金亢盛时,克制肝木,故佐用甘味药物缓之。因苦味药物主降主泄,故用苦味的药物以降泄其热,取《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意。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苑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腰痛,丈夫颓疝,妇人少腹痛,目眛眦,疡疮座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当年支逢卯、逢酉之岁时,均为阳明燥火司天之年,相对阳明在泉之年,燥邪更胜,疾病累及肝胆,治疗上基本与阳明在泉相似。即《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阳明燥火在泉或司天之年,燥邪淫胜,相应的人体出现了肺金亢盛,肺金克制肝木的一系列表现。治疗用药时,主要应用味苦性温之药以火制金,辅佐药物可根据病情选用味甘或味酸或味辛的药物。
《温病条辨》中的杏苏散,其制方用药原则较符合《内经》用药规律。方中苏叶味辛性温不燥,解肌发表,使凉燥从表而解;杏仁味苦性温而润,二者为君药。前胡味苦辛性微寒,疏风降气化痰,助杏仁、苏叶轻宣达表而兼化痰。桔梗、枳壳味苦辛性微寒,一升一降,共助杏仁以宣利肺气为臣药;半夏味辛性温,陈皮味辛味苦性温,茯苓味甘,理气化痰;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运行津液为使药[5]。综观诸药,本方苦温甘辛之法,正合“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的用药规律理论。
3 太阳寒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当年支逢丑、逢未之岁时,均为太阳寒水在泉之年,寒水淫胜时,自然界呈现出气候严寒,万物封藏,毫无生气的自然景象,则相应人体出现少腹疼痛、发作时还牵连睾丸和腰脊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因寒水淫胜于内,自伤其类,则肾和膀胱受之,导致肾与膀胱俱寒,因膀胱居腹,故少腹痛,发作时牵连睾丸和腰脊疼痛。因肾病可以及心,水胜可以克火,导致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起出血。疾病的病位在肾、膀胱、心等。
关于太阳寒水在泉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主治用甘味性热的药物,是因为寒为水气,甘从土化,热从火化,土能治水,热能胜寒,所以治以甘热。辅佐以苦辛药物,苦有燥湿、坚阴的作用,故以苦坚之;辛味药物既可散寒,又可宣通气机,润肾之燥,故以辛润之;在用甘热药物的同时配合咸味药物,可以增强温肾利水作用,防止甘热助火,用咸以制之。即《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澹澹大动,胸胁胃院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当年支逢辰、逢戌之岁时,均为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寒淫较太阳在泉更盛,自然界表现为气候应温而反寒,相应人体出现皮肤疮疡,阵发性的胸痛,以及各种出血性的疾病等一系列心脏疾病的表现。
太阳寒水司天治疗与太阳在泉基本相似,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太阳寒水在泉或司天之年,寒邪淫胜时人体相应出现肾、膀胱、心的病理表现。在治疗用药时,主药应选用味甘性热的药物,辅药选用味苦、味辛的药物,佐以咸味的药物。如《伤寒论》中治少阴寒厥的四逆汤,方中附子、干姜辛热,甘草甘平,共为甘辛大热之剂,祛除寒邪,正合《内经》气味用药规律的经旨。
总之,每年六气的盛衰不同,气候、物候、疾病及治疗都各具特点,其中均始终贯穿着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即自然界会出现与六气性质一致的气候、物候现象,而人体则会出现与六淫性质相似、相应脏腑功能亢盛及所不胜之脏受克的各种症状。总的治疗用药规律是:平制其偏胜,具体用药应依据五味各自不同的作用及五味与五脏的关系,主药选用性味克制其淫气、抑制其脏气偏盛的药物,以制其太过;辅药选用性味有助于主药或抑制主药药力的药物,以防主药药力不足或主药克制太过;佐使药选用性味能增强受克之脏功能或扶助人体正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