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毒病的发生症状与综防措施
2018-03-17束皙蔚江扬先
束皙蔚 江扬先 严 龙
(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研究所,江苏苏州215008)
病毒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传染速度快,寄主范围广,随着设施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毒病的发生面积也不断扩大,发生程度不断加重,导致黄瓜品质变差、产量下降,一般可造成经济损失15%~25%,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黄瓜病毒病的病原不同,加上新的病原不断出现,其发生症状复杂多样,有的症状与缺素症、螨类害虫危害和某些药害症状极相似,发病初期往往不易察觉,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期,导致病害大面积流行。现将黄瓜病毒病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生症状
1.1 花叶型
黄瓜病毒病发生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和瓜面出现不规则褪绿斑纹或浓绿与淡绿相间斑驳。黄瓜植株叶片受害后,首先在嫩叶上形成不明显的淡黄色病斑,后期长成浓淡不均匀的浅黄绿相间花叶,叶片明显变小、变硬、发脆,叶缘向叶背卷曲;老叶上常出现多角形坏死斑,基部有簇生小叶。瓜条受害后,瓜面上常形成褪绿斑纹或突起,成畸形瓜。病毒病危害严重时,病叶和病瓜畸形皱缩,植株生长缓慢或矮化,结小瓜[1]。
1.2 黄化型
黄瓜上部叶片受害后,叶脉保持绿色,有时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斑点,叶肉逐渐变成黄绿色至淡黄色,后期病叶变硬并向叶背面卷曲。植株叶片呈现上黄下绿现象,植株逐渐矮化并伴有落叶现象。
1.3 皱缩型
黄瓜嫩叶受害后,沿着叶脉出现深绿色隆起皱缩斑,或沿着叶脉呈坏死状,典型症状是叶片增厚、叶面皱缩,有时表现为蕨叶或裂叶状,叶片明显变小。有些发病植株枝杈顶端生长点部位的幼嫩叶片变褐坏死成顶枯,有些发病植株节间变短,枝叶丛生呈丛簇状。果实发病后出现黄绿相间花斑,或果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瘤状物,形成畸形瓜,容易脱落。发病严重时,病株逐渐枯死。
1.4 绿斑型
发病初期嫩叶上出现黄色小斑点,后呈现浅黄色或暗绿色斑驳纹,在暗绿色病部形成隆起状病瘤;叶脉间褪色呈绿带状,后期透化,叶片上出现水疱,病叶缩小变形,斑驳扭曲,有时在白天萎蔫;植株生长矮化,结果延迟,果实表面出现墨绿色斑驳纹或瘤状物,形成畸形瓜。也可见在叶片和果实上出现红褐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病斑斑驳坏死,叶片迅速黄化脱落[2]。
2 病原菌
黄瓜病毒病的病原菌主要有甜瓜花叶病毒(M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甜瓜花叶病毒(MMV)寄主范围较窄,只侵染葫芦科植物,黄瓜种子可带毒传播,也可通过桃蚜、棉蚜及汁液接触传染。种子带毒率的高低与发病迟早有关,带毒率高则发病早。黄瓜花叶病毒(CMV)可在宿根杂草及菠菜、芹菜等蔬菜上越冬,通过农事操作或介体昆虫(与甜瓜花叶病毒的昆虫传播媒介相同)将带毒植株的汁液传染给健株,种子也可带毒传播。烟草花叶病毒(TMV)在多年生宿根杂草或十字花科蔬菜种株上越冬,通过汁液接触传毒,病毒由伤口侵入引起发病,蚜虫不传毒。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是1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病毒可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或植株间摩擦近距离传播蔓延。
3 病毒病发生特点
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在田间传播迅速,病毒可在种子或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高温干旱天气,蚜虫增多,病毒病危害重;土质黏重板结,土壤瘠薄,施肥不足,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植株长势弱或徒长,田间杂草多,连作等均可加重发病。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检疫
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为新的病毒病类型,只在少部分地区发生,未发生地区要加强检疫,防止病毒通过种子、种苗扩散传播;已发生地区应加强产地检疫普查和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4.2 种子处理
禁止从病区引种和在病地采种。黄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先用清水浸种3~4 h,捞出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 min,最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浸种期间不要搅动,以免影响杀毒效果。也可以将干种子放在70℃恒温箱内干热处理12 h进行杀毒。
4.3 农业防治
根据黄瓜病毒病的毒源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苗;与非寄主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避免多年连作,有效减轻病毒病危害;施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覆盖银灰色塑料地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及时拔除初侵染病株,带出田外销毁或深埋病株残体;进行整枝、绑蔓和摘瓜等农事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人为传播病毒,操作工具应事先消毒处理[3];可叶面喷洒氨基酸液肥500~8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液,增强植株抗病性,叶面肥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防病药剂混用,但要严格控制混用浓度,以防出现药害。
4.4 药剂防治
病毒病传播害虫主要桃蚜、棉蚜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2%烟碱·川楝素水剂3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 000倍液、1.1%苦参碱粉剂1 000倍液、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等喷雾杀虫。病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5%植病灵(烷醇·硫酸铜)乳剂1 000倍液、0.5%抗毒剂1号(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4]、20%吗啉呱·乙铜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1%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5%菌毒清水剂400倍液、20%病毒A(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1]吕佩珂,李明远,吴钜文,等.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2]汤少云,张凯,刘万里,等.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及防治[J].长江蔬菜,2010(3):37~38.
[3]秦小庆,冯妮,吉根林,等.黄瓜病毒病综合防控[J].西北园艺:综合,2017(5):53~54.
[4]庄占兴,韩书霞,王德红.菇类蛋白多糖对烟草、番茄和黄瓜病毒病防治效果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1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