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8-03-17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吕红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异位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0)吕红叶

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文将对266例PICC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引起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

1 临床资料

选取266例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59例,女性107例;年龄在31~70岁,平均年龄(48.3±4.8)岁;采用BD前端开口式5Fr单腔导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置管,穿刺部位:贵要静脉94例,肘正中静脉102例,头静脉70例。

2 引起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原因

2.1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置入后会随肢体伸展和血液流动而在血管内漂浮,与血管壁摩擦,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激活机体高凝状态;此外,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细胞可刺激促凝物质的活性和单核细胞的合成,激活机体凝血系统;同时肿瘤细胞还可直接作用于凝血系统,加速凝血酶的形成,从而增加置管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导管漂浮于血管内,对血液循环造成一定影响,促使血管内微血栓及血流涡流的形成,也是引起肢体肿胀的原因。

2.2 导管异位 若置管时操作方向错误或动作过于粗暴而刺穿血管;置管成功后患者大幅度活动肢体;冲管时压力过大等,均可造成导管异位,一般多见于刺穿肢体肩胛或上臂处异位于胸外侧静脉、颈内静脉或对侧头臂静脉。

2.3 静脉炎 有研究表明,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发生肢体肿胀的主要原因,高浓度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导管对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等,可使血管内纤维蛋白层状累积,逐步形成血管内微血栓。置管时反复穿刺、置管后患者肢体剧烈运动等,都对血管壁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此外,导管送入位置与置管后发生静脉炎也有紧密关系。

2.4 局部循环障碍 PICC置管后为了防止穿刺点渗血,都会给予无菌纱球常规压迫止血,若压迫时间过长或压力过大,均可造成穿刺周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导致穿刺肢体出现疼痛或水肿。有些患者过于紧张,加上导管异物对穿刺血管的刺激,易造成穿刺血管的应激性痉挛,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大部分患者,因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认识不够,担心置管后肢体活动会造成导管脱出或异位,以至于对穿刺肢体有意识的制动,最终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3 结果

266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发生肢体肿胀21例,发生率为7.89%;引起肢体肿胀原因有:局部循环障碍8例,静脉炎3例,导管异物4例,血栓形成4例,其他2例;经过相应护理后,肿胀症状均得到控制,导管功能未受影响。

4 护理

4.1 预防性护理 在进行PICC置管前,护士应对患者心理素质、认知能力、血管条件、凝血状态、依从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向患者进行PICC置管相关知识宣教,使其明白置管目的,掌握自我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消除恐惧心理,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护理;选择合适血管进行穿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改良置管后压迫时间及力度,避免压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对于存在高凝状态患者,应适度给予抗凝剂,预防微血栓形成;此外,还可以给予TDP照射联合湿敷硫酸镁和地塞米松,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4.2 提高穿刺技术 有研究表明,反复穿刺或反复送管操作,可增加置管后发生静脉炎风险,穿刺过程动作轻柔,送管时若遇阻力,可适当调整角度或方向,缓慢将导管送入合适位置,可有效降低导管对血管壁的损伤,降低术后静脉炎的发生;在送管时应边冲管边送管,使导管在血管中漂浮着前进,可有效避免导管前端与血管壁直接接触,造成送管不畅;顺利地穿刺和送管,可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和微血栓的发生率,避免肢体肿胀发生。

4.3 选择合适血管 肘正中静脉和贵要静脉是PICC置管的首选静脉,肘窝下两横指为最佳穿刺部位,过高可造成淋巴回流障碍和神经受损;过低会增加导管与血管壁摩擦,加重血管壁受损;此外,右侧路径置管较左侧顺利,送管更容易,可降低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4.4 对症处理 对于由于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肢体肿胀,应给予溶栓药物进行溶栓,必要者应拔除导管;对于导管移位者,应先退出导管5~6cm后,再缓慢送管,以纠正异位;对于静脉炎者,应给予红外线照射联合硫酸镁湿敷;对于局部循环障碍者,应及时去除压迫纱球,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肢体运动,晚上休息时抬高患肢,以促进肿胀肢体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异位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