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话语权的构建及路径

2018-03-17张倩倩

关键词:话语权命运共同体

张倩倩,王 瑛

(新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面对全球治理的困境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方略。习近平在过去的五年外交中,超过百次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再次强调“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同样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上,习近平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并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区域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到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最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展现了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动世界共同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理念,展现中国话语权时代的来临。

一、新时代对新理论的呼唤:西方面临的困境

(一)西方话语体系陷入危机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欧美国家依靠侵略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相继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其强大的经济与军事为基础,开始了一套维护自己本国利益,以“自由与民主”为框架的话语体系,并引领了世界话语潮流,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其卓越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对世界秩序的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垄断了世界话语权。这一局面曾被苏联的诞生和新中国的成立而暂时削弱过,但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一超多强”局面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体系进一步得到巩固,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西方国家的话语权极其强大,一直处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主导下,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2008年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波及全世界并影响至今,致使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不仅给经济领域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同时波及政治、文化领域等。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固守传统治理理念,只顾自身利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政策,“占领华尔街”运动、英国脱欧等事件不断发生,贫富差距问题更加严重,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面对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其坚守“文明冲突论”,将各国文明进行优劣划分,引起世界新一轮的争端;面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将赚钱而污染又严重的行业转向发展中国家,造成全球性的自然环境的破坏,2017年美国更是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如今美国为了一己之私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决定将美驻特拉维夫大使馆搬迁至耶路撒冷,企图挑起中东混乱。一系列事件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体系深深植根于本国利益,全然不顾大局,这挑战着西方社会已经稳定了上百年的体制、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利益格局,冲击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当面对失业、难民,种族、生态等问题,西方以自由民主主导的核心价值观以其传统的固有全球治理模式无法解决,其“普世价值”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世界人民开始质疑西方道路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西方的话语体系陷入危机。

(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日益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渗透,依存相互加深,与此同时产生的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影响着各国经济与政治的正常发展,关系到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例如资源短缺问题,《2015年联合国世界的水资源开发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世界各地将面临“全球水亏缺”,即水的需求与补给之间的差距将高达40%。同样面临21世纪的头等安全大事——恐怖主义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恐怖主义往全球化、高科技化发展,一些国家可能会成为恐怖主义袭击的目标,国际反恐形势严峻,还有生态失衡、跨国犯罪、难民危机、人口问题等一系列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威胁到世界各国,而这些问题并非一个或几个国家所能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共同解决面临的难题,推进全球治理。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许多国家没有参与到全球治理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边缘地位,这使得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仅仅体现个别西方发达国家的意志,其渗透着浓重的自由主义和强权色彩,实际上的“西方治理”使得全球治理主体单一化。从现实上来看许多西方国家只愿意享受利益,而不愿意承担责任,没有履行《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不断出现治理责任赤字。面对层出不穷的治理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固守自身利益,其霸权主义、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落后的治理理念,不但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反而不断挑起新的争端。“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1]。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治理理念的落后、治理机制的日渐乏力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崛起应运而生,肩负起全球治理的责任。

(三)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崛起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西方话语权的危机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开始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2]给全球治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与组织不断崛起,西方的话语体系逐渐衰弱。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2016年,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开启“中国引领、大国共治”的全球经济治理新道路,“一带一路”倡仪惠及60多个国家,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援助亚太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新兴大国在世界位置凸显,20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金砖国家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快速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迫切要求全球治理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要求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呼吁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一个平等的对外贸易、一个共同的文明进步。当前世界面临许多难题与挑战,风险也日益增多,“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3]。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略,当世界面临挑战时,我们担负起一个大国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的发展而思考。“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中国的发展承载着各国人民的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天下大同为己任,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符合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核心理念,符合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全球命运休戚与共的发展大趋势。

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3月17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被联合国安理会首次载入,呼吁全球各国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2017年10月3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大安全领域。从先后载入联合国和安理会决议,到进入国际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理念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广泛得到国际的认可,西方道路的消解危机,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使得世界人民更加渴望中国方略,推向中国重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世界新时代。

二、中国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中国话语权的崛起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中国话语引领全球治理新时代,走出困境、面对挑战提供了一个原则,中国的话语权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一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习近平更是对“全球治理”这一问题提供了“中国方略”。

(一)以平等互利的安全观,构建公道正义的安全格局

当今时代局部冲突不断,但是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合作共赢成为新型的国家关系的主导思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共同体”,要倡导平等互利的新型的国家关系理念。习近平指出“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4],为此习近平提出中国的安全方案——国家总体安全观,以此打造国家安全“命运共同体”,同时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自然灾害……为世界提供中国安全方案。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指出:“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5]在日益发展的今天,国与国之间所追求的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平等互利的安全观的提出者,同时是示范者,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构建公道正义的安全格局的践行者和示范者。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反恐维和行动为世界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2003年至2017年3月,中国军队先后向利比里亚派出10 297名官兵参加维和行动,同时在南苏丹、马里等地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表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国同属于地球,“合则盛,分则乱”,为树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安全观,共同构建一个,公道正义的安全格局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世界普遍安全。

(二)以合作共赢的义利观,打造包容互惠发展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所倡行的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传统义利观在新时代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既突出以义为先,又注重义利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说,“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义利观便是在坚持利益且守道义。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里是指全人类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相结合,谋利不忘义,给世界各国另一条道路的制度选择。习近平强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这并不违背国际交往中要把国家利益作为处理国家关系、确定中国对外行为的最高准则的原则,合作重要的义利观将义和利相结合,中国这样认为并一直在这样做。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国派出万名专业人员赴非洲援建坦赞铁路,其中数十人献出生命;2015年中国在非洲实施“农业富民工程”惠及100个乡村,同时派遣30批专家赴非洲进行援助,建立中国—非洲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机制,同时提供600亿美元支持对非“十大合作计划”等,截至2017年8月中国对非洲出口627.3亿美元,自非洲进口488.3亿美元,达到了国家间的互利互惠,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凸显中国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担当,用合作共赢的义利观,打造各国之间包容互惠的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世界共同繁荣。

(三)以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建设异彩纷呈的文明格局

亨廷顿认为在冷战结束之后,冲突的基本根源在于文化方面之间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指出:“文化相似的民族和国家走到一起,文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则分道扬镳……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7]129与西方的文明冲突论不同,中国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各国之间的文明异彩纷呈,各国文明不分优劣强弱,皆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都应该得到世界的尊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应以包容宽广的胸怀来看待其他文明。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8],并深刻地指出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文明的冲突”,只有文明的和谐,中华文明也是在历史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明相互交流借鉴而形成的。在新时代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故各国文明之间应相互尊重,让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进各国友谊,推动社会进步。不仅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更积极地借鉴各国优秀的文明,维护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各国文明之间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保持世界文明生机与活力并不断传承下去。中英文化交流年,中非文化交流年等活动的举办让世界看到中国对待各国文明的态度,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为世界提供了交流互鉴的文明观,为推动世界各国异彩纷呈的文明领航,续写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和平发展新篇章,呈现异彩纷呈的文明格局。

(四)以和谐发展的生态观,构筑清洁美丽的生态格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9]是古代先贤对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和谐发展的精辟之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习近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面对当前全球生态问题以及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思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发展经济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治国方略中,将绿色发展理念写入“五大发展理念”,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版全球生态治理方案。中国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共处一个地球,各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一直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参与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最近10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到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2016年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6%,今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下降了4%左右”[11]。中国迈入了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国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上将继续发力,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发挥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的作用,为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提出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人能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习近平全球治理所追求的目标,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更是引起了世界共鸣,也标志着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重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全球化的格局发展也呼吁中国话语权的建构。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全球带来的挑战,经济上某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利用经济区域集团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用“反倾销”手段打压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政治上有些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以其强权政治来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施加种种打压,企图干涉中囯内政;意识形态领域则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称霸论”等,手段层出不穷,企图攻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长城,这些阻力弱化了在国际上中国话语权的发挥。而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抓住新时代的机遇,以积极的姿态构建中国话语权,引领全球治理新时代势在必行。

三、开拓创新:构建中国未来国际话语权的现实思考

(一)坚定中国道路,传播核心价值体系,强化中国话语权的辐射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站在世界历史的角度上,中国道路承载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幸福与发展,更承载着全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备受异化之苦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希望,针对目前地区、局部冲突不断,恐怖主义蔓延,一些国家的发展总是以掠夺、侵略其他国家为基础的发展现状,中国提出了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发展自身,始终致力于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当人们把“中国道路”和“西方道路”相提并论,并给予一定的希望,中国道路就有了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国际地位也在发生改变,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另一种道路选择。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向世界宣传马克思主义,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为世界的繁荣发展提供另一种道路理论可能性。目前西方依靠先进的科技、经济实力在全球推广“普世价值”并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可,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其价值观的渗透深深影响国人。中国现在拥有深深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要抓住机遇,增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建设,可以通过中西方各高校学生、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共同探索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2015年10月由北京大学召开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来自世界近400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和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议题展开研讨,大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世界影响力;同时借助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契机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以及对国外留学生进行正面影响与实践影响相结合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让中国道路的历史价值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真切体现,强化中国话语权的辐射力。

(二)增强中国实力,主动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中国话语权的影响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地位,要有强硬的话语基础,未来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实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才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听“中国声音”。因此,未来的发展中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刻牢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并没有变,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硬实力巩固在国际话语权中的地位。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一些国家开始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论”“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等说法,但是中国用行动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许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支持,成为沿路国家的合唱,签订“中匈协议”,修“蒙内铁路”等惠及广泛,领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动力等事项,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不会称霸世界,将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展望未来,习近平在中国发展角度和全球视野的基础上指出中国进入新时代,确定了全新的历史定位,明确了奋斗方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从各国共同繁荣发展,创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大格局出发,主动设置世界议题,提出反映时代发展方向的治理战略,用其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话语,抢占未来全球化发展的制高点,引导今后国际关系的走向,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完善全球治理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福祉,走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新路。

(三)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交流,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亲和力

冯友兰在《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中写道:“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12]这里所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影响着其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当今世界拥有话语权的国家都以丰厚的文化软实力资源作支撑,因此增强国际话语权,对内要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以包容的胸怀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外要使中华文化“走出去”,借由故事的外衣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推动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准,为当代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不朽的智慧。当前全球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为根基,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当今社会有许多国家或民族局部冲突不断,习近平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根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各种利益冲突提供另一种解决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球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深入各国。世界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好奇,当代学者必须肩负起向西方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成长轨迹,借由故事的外衣,让普通大众了解中华民族从哪里来,走什么道路,未来将去往何处,消除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误解,了解中国历史的真相,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亲和力。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至今为止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为世界对中华文化的学习提供了平台,同时加强发展大型文化产业,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话语权的亲和力。

(四)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国家形象,扩大中国话语权的宣传力

纵观各国历史,在国际话语权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国家无不拥有发达的媒体宣传本国的理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传播媒介系统,传播经营范围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且西方国家擅长于“无声的宣传”,通过电影、电视等形式来传播其所谓“自由”“民主”的价值观,让人民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其所想的方向前进。习近平谈道:“在宣传方面,西方国家是很有一套的。做‘看不见的宣传’,他们的策略是,上乘的宣传看起来要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应该是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而他们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13]在其主流媒体报道中由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抹黑中国国家形象的事件很多,因此“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14]发挥广大民间媒体的巨大作用,培育一批有坚定立场的媒体人才,站在中国立场,阐述中国看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对外宣传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色,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沉淀、历史传统,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的国家形象。中国为世界的合作共赢、和平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联合国维和行动贡献最多力量、援助非洲等事件不断地证明中国正在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在有效推进着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型不断努力着,所以中国的对外宣传工作也要做到位,让世界认可中国为全球治理所作的贡献,改善国家形象,扩大中国话语权的影响力。

中国开始进入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道路仍需努力构建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势必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引领新时代,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承担更多的责任,让世界看得到中国道路的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21.

[2]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9.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4]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8.

[5]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

[5]王毅.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N].人民日报,2013-09-10.

[7][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年.

[8]杜尚泽.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001).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0]王丹.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N].光明日报,2015-05-08(002).

[11]中国将继续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10/31/content_5235818-5818.htm.

[12]张绪山.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N].光明日报,2014-08-13(014).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J].前线,2013,(9):

[14]习近平谈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819/c38547-27483230.html.

猜你喜欢

话语权命运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