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的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17张俊军刘海莉邓兆梅钱建同

智慧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工学工学结合中医药

张俊军,刘海莉,邓兆梅,钱建同

(1.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599;2.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599)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基于教育的一般属性做出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一种拓展性模式。具体综合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训理念,建立起有利于医药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技能,目前在国内已被越来越多的学院采用。本文就工学结合模式中的若干问题通过多种方法,对现今中医药学校工学结合的教育成果进行梳理,并总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作为本文课题的参考,报告如下。

1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次研究中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对中医药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同时也进行工学模式的调查研究,探讨工学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选取中医药学校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198名学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其中99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教改教学方式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育。另9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教育。两组学生男女性别比例、年龄区间、专业课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 课题研究的措施与实践

2.1 进行教学管理以及质量监控

由院校通力合作,全面展开深层次合作,确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观察组采用教改模式。99名学生均进行质量监控,由师资队伍共同制定教学管理目标,以中医药特色编撰相关课程,并实行优化课程体系,医学传统模式与基础课程按照中医药相关原则进行设置,以中医药药师考试大纲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定。在此基础上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观察组99名学生均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采用教改的方式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以临床案例进行导入,课后加强带教和相关中药专科培训,以临床见习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为方式,并对教改质量评价方式采用新的方式进行评价,参照中医药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考核方式制定临床综合理论考试。对照组99名学生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考核。观察组在临床综合理论考试结束后进行实践技能考核,采用常规的三站式,并在学生对中医药专科实践能力基础上融入学生对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质量的评价,考核学生工学结合的全面指标。

2.2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针对198例学生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3 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结果对比,观察组99名学生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1。

表1 教改班与非教改班学生考试成绩对比(±s)

表1 教改班与非教改班学生考试成绩对比(±s)

组别 人数 技能考核成绩 理论考核成绩 综合成绩观察组对照组99 99 t P 88.32±11.53 82.73±10.67 2.2275 0.0354 74.47±12.37 66.24±11.63 2.6912 0.0263 80.19±9.24 70.43±8.97 2.6923 0.0097

3 课题研究进度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教育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制度、考核方式等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不契合,成为工学模式全面深入展开的阻力,不利于工学模式对中医药人才的优化培养,这种教育上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学结合的发展,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这些阻力,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3.1 传统教学方法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兼容

本次调研并结合相关参考资料发现,常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体系不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并不是十分契合,利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普遍专业素质低于观察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主动性,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3]。

3.2 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校企保障制度,政府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没有有效的制度支持校企合作,不利于工学结合的模式展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在调查中发现对照组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工作态度显然不如观察组,造成这方面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校企保障制度。

3.3 实习实训基地不足

工学结合的模式往往需要较多的实训基地,进行工学模式往往需要较多的专业教室,进行教学、学习、实践的一体化教室不足,导致工学结合的展开受到了阻力。

3.5 双师型人才不足

目前中医药方面以及其余方面双师型人才的引起都较为不足,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学院中毕业的高等学历人员但没有从业经验,无法真正将实践能力教导给学生,且常规教学模式下

3.6 解决措施

本次研究中了利用了教改的方式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出了改进,但还要多方面地进行深度优化,从改变考核制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搭建新型的师资队伍、引进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学队伍的建设、从校内外拓展实训基地等多方面着手,以此强化医药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多给学生提供机会,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制定新型的工学结合保障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利用彼此资源,实现双赢。

4 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现今的工学结合模式中,在借鉴研究结果与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校企新型合作平台,建立实训基地,教学方式改革,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的工学结合模式。

[1] 李琴,余莉,黄杰,等.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院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28-29.

[2] 胡苏珍,冯小君,裴丽萍,等.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科研课程改革效果评价[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3):5-7.

[3] 穆剑玲,张晓玲,陈洋,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开发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7):142-144.

猜你喜欢

工学工学结合中医药
盐工学人
——宋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