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2018-03-16江海雄李薇李建
江海雄 李薇 李建
【摘要】聋哑学生自身具有生理缺陷,与常人在学习生活中所遭遇的情况和可采取的行为均有不同,加上农村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极容易造成聋哑学生心理和德育的不利成长。文章就农村聋哑初中生及其家庭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挑战,并提出家庭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配合对策。
【关键词】农村聋哑初中生 家庭教育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71-02
1.特殊学生及其家庭教育问题
1.1学生问题
聋哑学生成长受到自身条件的影响,造成其心理和行为习惯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生活上,可能较为依赖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足够的主张,或者是过分重视自身的决定,不容易接受父母、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在学习上,难以从周边环境(网络、电视、日常交流)获得辅助学习的信息,又因为缺乏对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因而对学习不够重视,自学能力和自我检查能力较低;社交方面,因为没有有效的沟通方式,加上自卑和周边不一样的审视目光,变得自闭、孤僻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因此,聋哑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学习上过于孤立,做事情整体效率低下,加上青春期自然叛逆的心理特点,导致初中聋哑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任务较重。
1.2家庭问题
农村家庭普遍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家长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树立起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对子女的关注局限于成绩、生活等表面程度,不容易关注到子女的心理和个人素质成长是否属于良性。二是家长作为长辈,很容易因为长辈与晚辈之间的辈分差距,生出教训、指令子女做某些事情而理所应当的心理,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过于粗鄙。尤其是在农村聋哑学生家庭中,存在对子女过于溺爱、嫌弃抱怨、忽视等不正确的关系处理方式,导致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受到很多委屈,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成长。
2.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的挑战
根据上述问题,推断出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如下的挑战:(1)面临的是生理有残疾的农村学生,该类学生多数本身心理负担较重,成长环境(包括周边社会环境)可能为其带来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德育问题相对更多,超出了一般初中学生的德育问题严重程度。(2)学校与家庭之间难以建立起很好的互动,因为部分家长不理解学校的理念,认为学生送到学校就应该归属学校教育和管理,不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环节。(3)错误的家庭教育以及对待子女的不正确方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异常,并且可能推翻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果,导致学生向不良方向发展,例如一味的重视对子女的行为进行“管教”,灌输一些不合理的思想和习惯,学生在选择学习时片面尊重或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导致丧失正确学习的可能性,最终养成不恰当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等。
3.完善农村特殊学生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3.1确定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向
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基本方向,确定工作的重点和原则。必须重视学生德育方面的不足,其中包含自信缺失、学习主动性不足、交际意愿较差等普遍问题,又要从学生的个体中寻找特殊问题,建立相对完整的学生德育档案,针对学生的特殊问题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以健全学生人格和道德素质为根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同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利用现有设备和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眼界与思维,避免学生陷入孤僻、自卑和自闭的状态,让学生体验到与人交往、团队活动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正确的信息。
3.2做好家长工作,实现长久互动
以班主任、校领导团队为核心,积极开展校园亲子和家长学校的活动,鼓励家长多参与到与学生、学校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电话、互联网等),在相互信任的条件下,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1)重视家庭环境及正确的家庭教育内容;(2)《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家长树立起正确的社会制度观念;(3)学校工作形式和内容,以及学生在校的情况表现,需要的家庭帮助;(4)正确家庭教育事例和相应的效果数据信息,以及反面材料。
3.3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德教统一
德育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持续熏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不仅有益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又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在课堂中对某一知识点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而是对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及勇于表达的行为进行肯定,进而实事求是的解答正确的思路,这实际上即向学生传递了要多理解和肯定他人的观念,又同时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学习和反思的好习惯。德教统一需要在教材和教学手段两个方面做工作,优选贴近生活的教材,或者是抓住教材中与生活相匹配的内容进行德育熏陶,合理选择报纸、杂志等课外书籍文档作为教材的补充,同时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例如多实行课堂交互活动,通过场景模拟、自由发表观点、讨论等,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建立起辩证的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力展现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参考的榜样并高效传递知识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4.总结
针对聋哑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特殊学校的首要任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更多的是确保聋哑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成为具备“正能量”的人,确保德育與智育同步进行,正因为聋哑学生生理缺陷引起心理问题,所以德育工作才更加需要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教育的三个基本环境,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益于特殊学生成长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徐洋.对聋哑学生的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7,(29):119-120.
[2]张毛宁.聋哑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0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