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霉菌性上颌窦炎CT表现特征及误诊分析

2018-03-16河南省宜阳县中医院471600卢治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窦炎霉菌性上颌

河南省宜阳县中医院(471600)卢治玲

霉菌性上颌窦炎临床相对少见的一种副鼻窦感染性炎性症状。本文主要对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3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剖析该病的CT特征,明确误诊原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并整理我院耳鼻喉科2015年2月~2017年2月诊治的32例霉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症状、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其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20例;23~64岁,平均(43.2±3.4)岁;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脓涕、涕带血等,伴鼻痛、头痛。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应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Senstation型16排螺旋CT机进行检查,对副鼻窦横断面进行连续性扫描,层厚、间隔均为4.0mm,应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均未接受增强扫描。

2 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单侧上颌窦受累28例(87.5%),包括左侧15例,右侧13例;累及双侧上颌窦2例,单侧上颌窦与筛窦一同累及2例;CT表现:受累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增高,且不均匀,软组织内能见斑点状、沙粒样及条状钙化影,窦壁主要为反应性增生;伴上颌窦壁增厚6例,上颌窦内侧壁骨质吸收3例;4例误诊成一般性上颌窦炎,左侧3例,右侧1例;CT影像特征为上颌窦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3例;中等高密度影1例,CT值48~65Hu;均无钙化病灶,窦壁未出现增生硬化,窦腔大小未发生变化。

3 讨论

临床上,曲霉菌、毛霉菌是霉菌性上颌窦炎常见致病菌,霉菌感染后侵犯血管,而引发血栓性动脉炎、血栓形成及血管炎性反应等病症,进而致鼻窦黏膜发生炎性反应、坏死及肉芽生成。该病临床症状为脓涕、涕带血、鼻塞等,伴头痛、患侧鼻窦压痛、面部肿胀等,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而,对于该病变应早诊断、早治疗。

霉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在诸多因素导致人体抵抗力、免疫力减退,或者鼻窦引流部位狭窄或闭锁情况下,霉菌会在乏氧状态下大量生长繁殖,进而引起霉菌性鼻窦炎,上颌窦为主要病变位。该病病理学超过一半是增殖型,主要是因为炎性细胞浸润、炎性肉芽组织、菌丝大量增殖造成的。所以,CT影像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密度阴影或者肿物,少数病例是渗出型,CT影像表现为液性阴影[1]。具体而言,霉菌性上颌窦炎CT表现为:①以单侧或者单个上颌窦腔累及常见,双侧累及相对少见,可能和发病原因、患侧鼻窦的生理结构存在关系,表现为窦腔内片状、块状软组织影。②窦腔内存在斑点、团块、条索状等钙化。临床研究报道,该表现的发生率在90.0%以上,一般上颌窦炎性症状的发生率低于3.0%。本组病例中发生率为87.5%。通过分析,以中央分布为主,占到71.4%。这是和细菌性上颌窦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着鲜明的特异性。③窦壁骨质存在局限性破坏或相对均匀的增生硬化,窦腔大小有轻微改变。

有研究表明,霉菌性上颌窦炎的窦腔内软组织钙化存在特异性,数据显示基于该CT影像表现的检出准确率达到96.3%,本组病例达到100.0%,与其基本一致[2]。而无明显钙化灶病例和一般性上颌窦炎、鼻窦炎性息肉等病症的CT影像学表现相似,难以区分。因而,在鉴别诊断上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患者是否存在基础病,必要情况下需进行病理检查。鼻窦炎性息肉的CT影像学表现是边缘较为光滑、密度均匀软组织肿块,且无钙化,窦壁无破坏;一般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病程较长,症状多样且复杂,且表现为全身症状。窦腔通常会多个受侵犯,腔内积液,很少出现钙化。此外,临床上很少侵袭性霉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和鼻窦肿瘤易混淆,肿瘤病变的侵袭力更大,破坏面更广泛,会出现瘤组织坏死液化,而很少出现钙化,在侵入鼻腔时能够观察到不规则肿物。本组病例中未检出侵袭性病例。此外,本组7例误诊成一般性上颌窦炎,主要是霉菌性上颌窦炎CT影像表现和临床无法全面结合会导致误诊。在临床CT诊断中,会过分依赖CT表现,而忽视患者的基础病。

综上所述,霉菌性上颌窦炎CT表现存在一定特征,窦壁不相关的腔内密度钙化是主要诊断依据。但是对于不典型病例,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情况,加以鉴别,确保诊断效果。

猜你喜欢

窦炎霉菌性上颌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霉菌性阴道炎咨询案例剖析
缺血性脑卒中部位与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
多雨季节谨防家畜霉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