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医学院整合医学实践与探索

2018-03-16肖纯凌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医学院全科沈阳

肖纯凌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医学经历了传统医学时代和生物医学时代,迎来了整合医学时代。整,是方法,是手段,是过程;合,是要求,是标准,是结果[1]。在我国著名医学家樊代明院士的发起和引领下,中国的整合医学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为顺应这一趋势,沈阳医学院对整合医学工作进行了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我国整合医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被定义为处理健康相关问题的学问。这些认识确立了整合医学实践的理论根据,为“整合医学时代”的到来和兴起奠定了基础。

樊代明院士在我国最早提出“整体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HIM)的概念,简称整合医学。他指出HIM就是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和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的医学体系[2]。HIM不仅要求我们把现在已知各生物因素加以整合,而且要求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加以整合。HIM最终要克服现代医学的弊端,临床要还器官为病人,还症状为疾病,在现有方法和内容基础上做到医学知识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近几年,HIM得到了医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各级专家教授积极组织参与HIM的重大活动。2016中国整合医学大会,15位院士、79位医科大学校长、323位医院院长出席会议,总参会人数逾4 000人。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盛况空前,52位两院院士、200余位医学高校校长和副校长、2 000余位各级医院院长和副院长出席会议,共有367位院士或专家在主论坛和45个分论坛上做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超过14 000人,超过20万人观看了网上在线直播。

我国现已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整合预防学分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整合医学教育分会、中国中医药研促会整合消化病分会6个全国性整合医学学会。全国目前已在27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100多个整合医学中心[3],如李兰娟院士和郑树森院士成立的“树兰整合医学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的“整合医学院”,西京消化病医院成立的宜昌整合医学中心、西京消化病医院简阳整合医学中心等。由此可见,HIM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将引领医学发展走向新的时代。

2 沈阳医学院HIM教育发展现状

沈阳医学院于2008年开始进行HIM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重点放在医学课程的整合。宗旨是要打破原有的课程固有模式,实行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创设新型的整合课程。具体实施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

2.1 课程整合准备阶段 2008年,沈阳医学院投入专项资金开展PBL、TBL等教学方法改革;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先后选派骨干师资到复旦大学、汕头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习;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形成性评价;引导师资力量开展PBL、TBL、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培训和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培训,使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相适应,推广网络教学平台、研究型教学平台在课程整合中的应用,为开展器官、系统课程整合做好准备工作。

通过专家报告、查阅文献等方式掌握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了解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基本思路和做法;通过师生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课程整合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实施课程整合的基本工作思路,为HIM工作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

2.2 课程整合实施阶段 2013年末,沈阳医学院开始进行课程整合改革。改变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减少知识的重复与割裂,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基础医学课程间和临床医学课程间的横向整合,并适度开展从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的纵向整合,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医学体系理念,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2.1 医学课程横向整合 基础医学课程横向整合是将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6门课程加以整合,形成“人体正常形态与结构”和“人体正常功能与异常改变及治疗药物”两个模块,各模块分别按照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分成基础医学概论、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11个部分。临床医学课程横向整合是将外科学、内科学、神经病学整合成外科总论、运动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血液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9部分内容。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2.2.2 医学课程纵向整合 以“泌尿系统”等为试点,推开医学课程纵向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3 增设全科医学专业 2016年沈阳市正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更加需要适应老龄化社会、具有整合医学理念的医养结合专业医疗人才。这正契合沈阳医学院一贯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医学人才的办学定位。沈阳医学院增设全科医学专业,进行全科医生培养。全科医学体现HIM的理念,全科医疗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和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疾病患者的长期照顾,关注中心是人而不是病,其责任既涉及医学科学,又延及与这种服务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医学以外的行为科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在对全科医生的培养过程中,针对老年医养结合养护模式,突出老年健康养护的办学特色。

3 沈阳医学院HIM发展现状

3.1 成立整合医学研究院 2016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在西安召开,大会提出HIM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沈阳医学院借此契机,在东北三省率先成立整合医学研究院,聘请时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为沈阳医学院整合医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院长肖纯凌教授为整合医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何韶衡教授为整合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下设常务副院长管理日常工作。整合医学研究院确定若干研究方向及相关负责人。

2017年3月,樊代明院士为沈阳医学院整合医学研究院揭牌,并做了题为《HIM—走向医学发展新时代》的学术报告。樊代明院士对沈阳医学院成立整合医学研究院给予高度评价,对整合医学研究院的发展和建设给予悉心指导。2017年4月在西安成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整合医学教育分会,沈阳医学院成为副会长单位之一。

3.2 现已开展的HIM项目 (1)依托校内建设成熟的环境污染与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及环境与人口健康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优势,整合两个重点实验室、沈阳环境科学院、沈阳市环境保护局和沈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的优秀团队,制定大气环境与人体微生态健康的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实力,从而实现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有机对接,有效推进科研项目的发展。(2)以教育部长江学者何韶衡教授的研究项目为中心,将生物化学、药学、组织工程学课程加以整合,以成果转化为方式进行研究。(3)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整合心内科、心外科和呼吸科,成立胸痛治疗中心,目前已经获批“沈阳市胸痛诊治中心”。(4)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整合心内科和心理科,成立双心门诊。(5)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在原有全科医学病房的基础上建设整合医学病房,建立全科医学模式下的诊疗体制。(6)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整合脑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和放射线科,建设整合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建立针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一体化的整合医学治疗模式。(7)《沈阳医学院学报》开设“整合医学”专栏,推动HIM理论与实践的研究。(8)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和医学影像病例,推出“影像云”,促进临床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4 沈阳医学院HIM发展方向

通过近十年HIM的实践与探索,沈阳医学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HIM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深感HIM是医学发展新时代的必由之路,确立了沈阳医学院HIM的发展方向。

4.1 教学方面 进一步推进PBL整合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推进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横向整合,完善PBL教学病例,逐步遴选人体其他系统,开展纵向课程整合。

4.2 临床方面 (1)“以器官为中心”进一步对功能相近的科室进行整合,建立多学科松散型的结合体。整合消化内科、普外科、介入科,建立肝病中心;整合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和足踝外科,建立糖尿病足治疗中心;整合消化内科和普外科,建立溃疡病治疗中心。(2)整合心内科介入技术和心外科手术,建立心内科、心外科联合治疗的杂交手术室。(3)将网络信息与医疗实践进行整合,实现远程会诊和分级诊疗。

4.3 科研方面 打破健康与疾病、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界限,整合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和群体等层面,整合微观与宏观、结构与功能,形成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全链条的研究体系。(1)整合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心血管病学等学科,以沈阳市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为平台,由免疫学教研室牵头,开展对心肌梗死边缘区血管增生调控,以及心肌损伤后心室重构的研究。(2)整合生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骨科学等学科,由生物化学教研室牵头,围绕骨创伤调控和干细胞作用等研究方向,开展骨创伤的分子、基因以及蛋白调控对机体的全身调节和局部调节的研究。(3)整合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等学科,由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牵头,围绕肾脏钙化疾病机制的研究方向,开展肾脏钙化形成机制研究、肾脏钙化基因风险研究及肾脏钙化疾病的防治研究。

4.4 资源方面 由沈阳医学院多家附属医院的同一或同类科室联合组成学系,机构上不改变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学系主任负责制,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科研课题申报等方面,由学系统一负责组织协调。以学系为平台,依托沈阳医学院和沈阳市卫生系统的优势学科,整合沈阳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教学基地的教学和科研等优势资源,通过学习建设,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医院医教研水平,形成办学特色。

5 结语

“健康中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要在2020年初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HIM的发展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各年龄段的人群享有健康体征,为人类营造健康福祉。

猜你喜欢

医学院全科沈阳
新乡医学院
沈阳分店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沈阳分店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