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沪科版初中数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2018-03-16尹金林
尹金林
(安徽省巢湖市第七中学,安徽 巢湖)
教材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带着审视的眼光去发现其中的问题,通过引发诸多的思考,以此达到关注教学内容、关注学习的目标,应该成为任课教师关注教材的另一种维度。
沪科版数学教材经历了多次修订,新教材的推广应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教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画面精彩纷呈、生动形象,让人赏心悦目。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新教材也有一些问题,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积累,谈谈对沪科版初中数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应用单项式除法法则引发的思考
在七年级学习单项式除法时,课本上给出的法则是: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可是在具体运用这个法则解题时,碰到了下面的问题,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58页,原题如下:
例 2.计算:(1)32x5y3÷8x3y
教材原解如下:
解:32x5y3÷8x3y
=(32÷8)x5-3y3-1
=4x2y2
事实上,此题解法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众所周知,七年级上册课本第58页学习代数式时规定,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而在小学中已经学过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当不含有括号时,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应从左向右依次进行。因此,这道题的解法应该如下:
以上问题的出现与解决,需要教师加强课堂过程的巡查,过程巡查是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获取课堂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过程巡查,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弥补教学的不足。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不符的情况。课前教学设计时由于高估了学生的起点,导致实际教学中学生产生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巡查及时发现,根据变化及时降低目标。
在完成课堂教学学之后,班上有同学在做课后练习时就是按照教师给出的解题思路,让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学生思考得很深,经过反思,我意识到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及时的表扬与激励,可以使学生积极学习,同时也证明了这个单项式除法法则在应用书写时应该需要注明。例如上题应书写成:32x5y3÷(8x3y)。这样就避免了产生误解,与之前学的内容也不冲突。
二、应用二次根式性质二引发的思考
在上一个沪科版本的数学课本中,关于二次根式的性质2给的是:
在新版本里给的是:
在老版本中讲到二次根式的性质2时,学生会把三种情况一一考虑,对于出现的题型一般出错的学生很少。但在新版本里只有两种情况,表面上看好像变简单了,其实细想一下,可以判断出这个环节有些问题,就是这个问题可能对学生造成解题思维定式,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许多学生还是比较相信课本内容是不会出错的,往往会照搬书上给的性质、公式去解题。
例如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5页第4题第(1)小题,题目如下:
上面的两题错解的原因是漏掉了等于0的情况。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
针对这种情况,新版教材中的性质2中的“a<0”应改为“a≤0。
三、因式分解之十字相乘法引发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处在自主学习或者自主活动时,教师走下讲台,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思考结果、聆听学生思考的过程、点拨学生学习中的困惑、收集典型方法的教学行为找到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初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是否重视过程巡查,教师能否采取有效巡查措施,教师是否会根据巡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对策,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过程巡查的支撑,学生的诸多问题就无法得到关注及解决。
例如,沪科版七年级教材在介绍因式分解时,主要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而十字相乘法未提,但在课本练习中却出现了,教师在上课时往往都要补充这种方法,这是很多教师经常遇到,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因为这种方法简便、易学,比配方法更容易掌握。而阅读与思考里介绍的x2+px+q=(x+a)(x+b)又太特殊,要求x2的系数为1,学生对于x2的系数不为1的二次三式的有些题目便束手无策。教材删除了十字相乘法,但在习题、考试题里却再次出现,无法体现真正减负的效果,例如,在分式乘除法计算时,分子分母因式分解时经常要用到十字相乘法,所以出现了矛盾。基于以上原因,增加这部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增加这部分内容没有增加学生负担,经常会用到的且又会给解题带来简便的知识就应该存在。对于某些公式、定理,虽然课程标准中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教材中还是可以以某种恰当的形式给出(如小字的形式,以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介绍某些参考书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等)。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记忆会更深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学生通过对过程的探究与思索,就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知识点的全过程,对教材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四、计算器运用的利弊思考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数学讲究的是思维缜密、思路清晰、书写规范、答案正确,一般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强调学生用笔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从传统的教育特点来看,计算器从没有在课堂中得以应用,这和当前的教育特点是有重要关系的。在沪科版七至九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正文中都有介绍计算器的使用,当教师每次教完计算器这一内容后,学生就很依赖计算器,什么都用计算器来算,使得学生的口算、笔算能力大幅下降。计算器的使用对开方运算、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结果等确实非常方便,可是考试,尤其中考又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所以老师觉得这个内容上完之后的尺度不好把握,可为了升学率大部分教师平时都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不能停留在以前,既然要素质教育,那么考试就应该要变,既然课本里出现了使用计算器的运算,那么考试时就应该针对这个出些考题,让学生真正了解计算器解题的运算步骤,关键是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尺度,既要保证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得以牢固掌握,又要使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工具,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种技能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计算机的利弊不用过多地去分析,教师只要抓住两者之间的要点,获取两者运用过程中的有利因素,就可以得到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认同。
总之,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教材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效率。教师要从内容出发,带着审视的眼光,发现其中的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口,可以让课堂更精彩,也可以把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点引导到教材的学习和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以客观的态度审视教材,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