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教生”模式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6余国君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电阻实验教学实验

余国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坎山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一、课题背景和意义

1.现状——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缺失

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自觉性不够,依赖性太强,虽然我们知道只有“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有效学习,“自主”是人主动的、自主的社会化过程,不仅是教学,也是教育的需要,初中阶段是人从“被动”到“主动”转型的关键期,尽可能让孩子学会“主动学习”是教师的任务之一,“生教生”模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极为一致。

2.反思——教学有效性缺失

(1)学困生增加。从小学进入初中,学困生突然变多了。这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不敢问,怕被人耻笑”或自身惰性等原因失去了赶上去的机会。

(2)实验的有效性缺失。在调查中发现,实验后,有一半同学说不出实验的目的、原理和结论,有75%的同学讲不出实验中的重要细节、注意事项,有8%的同学只观看,从不动手,难怪教师“讲”实验也能考出一样的成绩,现在的实验室里没有助手配备,教师一个人根本无暇顾及所有的学生。

3.尝试——改变教和学的方式

通过“学生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样,学困生就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或监督,参与各种活动等学习机会更多,并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同时,教别人可以使自己记得更久,学得更清楚,能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构思

1.讨论——信息量最大、反馈最及时的学习方式

讨论不仅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还能让教师在最短时间获取更多学生的真正想法,这比举手表决“听懂”没有更有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各种困惑及想法,因为真正的教学价值就在于教师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一旦获取这些信息,教师应该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或理顺,就能使学生获得新的平衡。

2.做中学——科学学习的本质

科学重体验,它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上实验课,绝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自己做实验,而不是看教师演示实验。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汽车驾驶时,若不上车模拟,若不亲自开车,如何能学会呢?

3.教别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每个教师是金字塔中这个理论的实践者,我们很多人是学物理的,对化学或生物方面的很多知识并不是特别了解,可一旦要教授这门学科,我们便努力自学,通过教学生,慢慢自己就进步了,而且教的时间久了,学生还很崇拜。其实教师大多是边学边教。教授知识时,若能流利地说出,说明知识已经重组,即“同化”成功;若讲不清楚,甚至前后矛盾,说明认知失衡,此时通过帮助或自助,对知识进行重建,使其达到新的平衡,则为“顺化”成功。更有价值的是后一种,但两种都能帮助教人者增强对该知识的记忆。

三、研究目标与模式

1.研究目标

(1)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

(2)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做完实验后,学生能说出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及所注意事项。

2.模式流程探索

以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为例:四位学生在同学们的注视下当众进行演示,教师一边打分,一边讲解扣分标准。

①先连接好电路,应先串联再并联(1分)

②先接时开关应先断开,滑片应到最大阻值处(1分)

③电表选择正确的量程(1分)

④移动滑片,直到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开始读安培表示数(1分)

⑤读数正确(1分)

⑥说出小灯泡额定功率为2.5W(1分)

⑦再测电压为2V时实际功率(1分)

⑧再测电压为3V时实际功率(1分)

⑨能说出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1分)

⑩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1分)

若得分低于6分,则为不及格,需重考。学生指导学生逐一过关,最终接受抽测。

四、具体操作

(一)设置明确的实验目标,提高实验课堂效果

1.设置明确的实验目标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都有体会:许多学生喜欢是因为实验好玩、有趣,却忘记了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为此,就需要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学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明确的实验学习目标。

2.课堂上明确每个学生的目标和任务

在课堂组织方面:首先明确实验目标,在实验前明确分工,承担实验任务。

(二)引导学生质疑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教师适时捕捉生成问题并及时点拨,体现教师的“导”的重要性。

1.在实验中,鼓励创新,改进方式

【案例1】

在“组成串、并联电路”实验中,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怎么会一只亮一只暗呢?”为此,引导学生反思原因,并通过实验验证。

【案例2】在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可设计如下:

(1)请按“伏安法”测电阻的要求连接好电路(如图1)。

图1

(2)读出电流表、电压表并计算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3)如果去掉一只电流表,补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如何测出未知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计算未知电阻表达式。

(4)如果去掉一只电压表,补给你一只已知阻值的电阻,如何测出未知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计算未知电阻的表达式。

学生通过课前独立思考完成实验设计。然后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和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出如下实验方案(如图2、图3)。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实验。

图2

图3

3.在实验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实验小组遇到的问题或请其他小组或教师帮助

【案例3】在“燃烧的条件”实验完成后,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1)蘸水的棉花等水蒸发完后能燃烧吗?

煤炭企业不但需要关注薪酬管理体制的优化,同时还需要确定适当的岗位聘请制度。确立人才聘请相适用的奖惩规范和职责体制。另外,还可开展岗位竞争上岗制,激发企业员工的竞争意识,调动企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企业还需要构建相应的员工淘汰制度,对于那些无法适应企业进步,没有能力帮助企业发展的人员进行淘汰,特别是在国企当中,以往的管理机制让众多具有相应技能的人才没有晋升的空间,这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相当无益的。因此,煤炭企业不仅需要开展自身的人才晋升管理,同时还需要抓紧企业员工的淘汰制度,降低不必要的人力资源,从而在现实意义上提升煤炭企业的综合实力。

(2)将煤浇上酒精后能用火柴点燃吗?

(3)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再沿烧杯壁倒入过氧化氢溶液,蜡烛会燃烧得很剧烈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生成的新问题,并给予指导。通过师生互动,使“错”的观点和实验设想得到纠正。

(三)引导学生交流与反思,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要注意实验结束后的讨论交流,切实提高实验效果和目标。

1.在实验活动册中增加“实验质疑与反思”栏,延伸实验

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和“实验反思与质疑”,有目标地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解决,在交流中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分享实验过程的心得,达成实验教学目标。

【案例4】“伏安法测电功率”实验后,引导学生反思:

(1)两实验的原理各是什么?

(2)两实验的电路图是怎样的?

(3)两实验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哪些?

2.尝试运用多种评价激励学生

【案例5】学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布置学生做一个实验:取两根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后,用大烧杯把它们罩住,观察哪一支蜡烛先熄灭。学生做完实验后,感到非常疑惑,并重复多次实验后还是跟预期的下层蜡烛先灭完全相反。这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必要时教师适时点拨生活中的热气球原理。

(四)在课前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

生活中的小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能提高学习科学实验的兴趣,在实验中遇到困惑时及时与其他同学联系,及时得到帮助和指导,帮忙解决问题。

【案例6】测我们身边物质的pH实验。取果汁、食醋、肥皂水、洗洁精等,用筷子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测试和记录各组物质的pH。

五、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生教生”增强学生好奇心

在实验中,“生教生”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引导学生主动研究问题、逐层分析问题,寻求办法,解决问题。

2.有效指导自主学习

实践中,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生教生”实验教学中督促他们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看什么,根据反馈信息,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自学过程。

3.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生教生”设计要尽可能的简洁,让学生一目了然,能对学科知识有整体把握,所以“把课本变薄,提炼知识精华”一直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4.师生互动画龙点睛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生教生”,能使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学生积极参与,在体验学习和课堂讨论等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而教师在整个问题导学模式教学中则始终起着“导演”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共同研讨发现自己的不足,获得许多经验,增强教师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地推进教学。

(二)思考

在“生教生”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问题设计”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惑:

1.课堂容量的困惑

“问题设计”过细,课时不够,过粗,又起不到效果,所以对“问题设计”影响着课堂的容量,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

2.内容讲解的困惑

在使用“生教生”的问题解决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建立在学生疑问上的问题解决确实有其针对性,但很多时候学生问题的无条理性,增加了教学的无序性,导致一节课下来板书很乱。

猜你喜欢

电阻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电阻大小谁做主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巧测电阻
电阻焊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