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多因素分析
2018-03-16徐晓晨王振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广西桂林541001
徐晓晨,王振冉(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广西桂林541001)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时受阻,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腹部综合征,也是普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2]。肠梗阻在所有急腹症发病率中排第3位[3],但大多数以腹部手术操作过程中所引起的粘连性肠梗阻为主,粘连性肠梗阻的起病一般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一旦处理不及时,可能引起肠管坏死,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对粘连性肠梗阻疾病实施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形式[4],但在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仍有争议,保守治疗可能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可以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引起的并发症[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0例接受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探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男48例,女32例;胆囊切除术10例,阑尾切除术30例,子宫切除术10例,剖宫产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10例,胃穿孔修补术8例。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46例)和手术治疗组(34例),保守治疗组患者年龄 22~81岁,平均(56.6±17.1)岁;手术治疗组患者年龄 15~86 岁,平均(55.6±18.1)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指标包括年龄、性别、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CT提示肠管扩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积液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2组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CT提示肠管扩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积液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
2.2 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CT提示肠管扩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积液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导致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术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溶解和生成失衡,大量纤维蛋白生成,进一步导致腹腔内组织发生粘连[6]。由于该疾病发展比较迅速,所以严格地把握手术时机成为控制疾病进展的基础[7]。胡孔旺等[8]研究发现,早期实施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肠管发生绞窄、坏死风险,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研究探讨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对80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肠粘连次数、保守治疗时间、持续腹痛、CT提示肠管扩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积液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导致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肠粘连次数增多加大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机会,保守治疗时间过长可使部分患者肠管出现水肿、缺血,而此时腹腔内已有明显炎症[9]。本研究得出,肠粘连次数高于1次、保守治疗时间长于或等于3 d的患者,需尽快行手术治疗,进而避免发生绞窄性肠梗阻,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持续腹痛是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常见的临床症状,研究发现,持续腹痛时间达24 h,患者发生腹膜炎及肠穿孔的概率比较大[10]。本研究发现,持续腹痛是手术指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当严格把握手术时机,避免引发严重腹部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大多数伴肠管扩张,肠管扩张可预示着肠管发生绞窄、坏死的可能[11],虽然CT可显示肠管扩张,但目前就肠管扩张多少需进行手术治疗无统一标准,本研究结果发现,肠管的扩张与手术时机的选择呈正相关,应及时把握手术时机,避免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当出现肠鸣音减弱、腹腔积液、白细胞计数过高时,说明此时腹腔内炎症感染情况加重,有可能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及肠管坏死,这与吕海[12]的研究结果一致,此时即需尽早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对提高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SORESSA U,MAMO A,HIKO D,et al.Prevalence,causes and management outcome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n Adama Hospital,Ethiopia[J].BMC Surg,2016,16(1):38.
[2]MORADI Z,BESHARAT M,MINAIEE B,et al.Avicenna′s view on the etiologi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J].Iran Red Crescent Med J,2016,18(2):e20034.
[3]FOSTER NM,MCGORY ML,ZINGMOND DS,et al.Small bowel obstruction:apopulation-based appraisal[J].J Am Coll Surg,2006,203(2):170-176.
[4]TABIBIAN JH.Management of high-grade small-bowel obstruction[J].Arch Surg,2010,145(4):404-405.
[5]李健.老年急性肠梗阻60例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6):1241-1242.
[6]扎西次仁,高志学,刘晓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37-39.
[7]QUIROGA S,ALVAREZ-CASTELLS A,SEBASTIÀ MC,et al.Small bowel obstruction secondary to bezoar:CT diagnosis[J].Abdom Imaging,1997,22(3):315-317.
[8]胡孔旺,朱化刚,耿小平,等.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多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9):939-943.
[9]张波,齐凤芹,李树亮,等.泛影葡胺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中的作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11):961-962.
[10]卫常委,毛天敏.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多因素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27-28.
[11]钟岳,杨福泉,冯伟,等.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7):932-934.
[12]吕海.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研究[J].系统医学,2017,2(2):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