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型肺癌的MSCT影像征象与病理对比分析

2018-03-16詹孔才龚飞中周伟强贺友才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643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643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征象鳞癌腺癌

詹孔才,邹 艳,龚飞中△,周伟强,贺友才(.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64300;.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64300)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无论是在城市或乡村、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均居癌症死亡的首位[1],临床诊断肺癌病例大部分为晚期,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所以肺癌预后较差,在我国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6.1%[2]。随着影像医学和基础医学的发展,肺癌早期诊断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影像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早期发现及正确认识其影像学特征,以做出正确诊断。本研究选取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完整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周围型肺癌的认识和定性诊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自贡市第五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59例,年龄35~82岁,平均48岁;男39例,女20例。5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或咯血、气短、消瘦、乏力、呼吸困难等,9例患者因健康体检偶然发现。病理类型:鳞癌19例,腺癌33例,小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2例。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MX-16 slice层螺旋CT,GE公司Light Speed VCT(64排128层)。在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患者处于平静呼吸时屏气后胸部CT 检查,扫描参数为:120 kV,150 mAs,螺距 1.4,准直0.6mm,矩阵512×512,层厚及间隔均为5.0 mm,扫描范围从肺尖部至侧肋膈角最深底部,如发现的肺内结节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薄层重建,重建间隔为1.25 mm,重建厚度为1.25 mm。对其中15例患者进行了胸部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碘佛醇80~100 mL,注射速率 3.0~3.5 mL/s。

1.2.2 图像分析 由2名副主任医师分析每例患者的CT图像资料:病灶的形态、边缘征象、内部征象及强化等,分别统计每种影像征象的概率。通过定位穿刺、手术、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方法获取病灶组织的病理学类型,对周围型肺癌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征象与病理学类型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灶部位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的发病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468,P>0.05),见表1。

表1 病灶部位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n)

2.2 病灶大小与组织病理学的关系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59,P>0.05),见表2。

表2 病灶大小与组织病理学间的关系

2.3 CT影像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59例患者的病理组织中,腺癌比例最高,达55.93%(33/59),其次是鳞癌,占32.20%(19/59)。在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CT征象下,不同组织病理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中,分叶征多见,占 84.21%(16/19);腺癌患者中,毛刺征较多见,占78.79%(26/33);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中,胸膜凹陷征较多见,占 42.86%(3/7)。见表3、图1。

表3 CT影像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n)

表1 螺旋CT影像图

2.4 病灶强化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平扫CT值、增强60 s后CT值及二者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病灶强化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s,HU)

表4 病灶强化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s,HU)

病灶强化情况CT平均值增强60 s CT值差值鳞癌34.29±9.01 84.56±15.47 52.69±17.13腺癌33.84±8.04 83.28±16.79 44.87±14.68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29.86±7.43 80.13±18.32 46.20±14.48

3 讨 论

随着螺旋CT的不断发展,对肺部肿瘤的诊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MSCT密度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及MPR等多方面的优势,是肺部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3-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周围型肺癌中,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的发病部位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在各肺叶发生概率无差异性。另外,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大小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性。在本组59例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中,腺癌比例最高,达55.93%,其次是鳞癌占32.20%。周围型肺癌典型的CT征象如下。(1)分叶征:主要用纵隔窗进行观察。肺癌向四周生长时,因受到阻力而表现为生长速度不一致,影像主要表现出肿块边缘凹凸不平,呈分叶状,如在分叶切迹处有肺血管进入,对肺癌的诊断更有意义。脐样切迹的形成可能是因为肿瘤膨隆巢向邻近组织结构进展或肿瘤生长使解剖结构受阻。(2)短毛刺征:用肺窗进行观察,短毛刺影像上主要表现为肿瘤周围呈放射状排列,且短而直,数目较多,病灶近端略浓、清楚,逐渐向外模糊、变细、消失。在病理基础上主要是因为肺癌间质血管向肿瘤外生长和肿瘤组织向周围直接浸润蔓延所致的征象[10-11]。(3)癌性空洞:CT典型的表现,偏心性厚壁空洞或厚薄不均的空洞,内壁可形成壁结节或表现为凹凸不平。一般壁厚超过16 mm者绝大多数为恶性,<4 mm则良性居多。空洞形成病理机制为肿瘤组织坏死液化后形成。(4)空泡征:常位于瘤体中央,以周围型小肺癌[12]多见,CT上表现为肿瘤内直径小于5 mm含气低密度影,可单个或数个,病理基础为肿块内部未受累及的组织或癌细胞沿着壁生长,从而使肺泡保持正常充气状态。(5)血管气管集束征:肿块周围的血管支气管结构向肿瘤聚拢而形成纤维收缩,血管在肿瘤边缘突然中断或贯穿于病灶[13-14],是由于肿瘤反应性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牵拉的结果[15]。(6)胸膜凹陷征:CT表现主要由两部分形成,即肿瘤侧规则线条状影和胸膜侧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16]。CT表现为自肿块牵拉胸膜凹陷而形成的喇叭口样改变,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形成纤维瘢痕收缩所致。胸膜凹陷征主要见于腺癌,其意义与毛刺征相似[17]。本研究中,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病灶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等CT征象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鳞癌、腺癌这两大类主要病理类型的观察发现,鳞癌病灶中分叶征多见,因为鳞癌生长速度较其他病理类型癌慢,病灶通常较大,肿瘤生长速度不一致,容易出现分叶征[18]。在腺癌病灶中毛刺征多见,胸膜凹陷征也较其他组织学类型病灶多见,主要由于腺癌容易伴瘤周组织纤维化,从而牵拉周围肺组织及胸膜[19]。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平扫CT值、增强60 s后CT值及二者差值比较发现无显著差异,这与文献[20]的研究方法类似,故结果趋向一致。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癌的MSCT征象与患者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MSCT检查对判断周围型肺癌的病理类型有重要意义,掌握其影像征象,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有些结论还有待商榷,但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提高临床医生对周围型肺癌征象的认识,为周围型肺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1]CHEN W,ZHENG R,BAADE PD,et al.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J].CA Cancer J Clin,2016,66(2):115-132.

[2]ZENG H,ZHENG R,GUO Y,et al.Cancer survival in China,2003—2005:apopulation-basedstudy[J].IntJCancer,2015,136(8):1921-1930.

[3]张超,张俊祥,刘德武,等.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与p53、VEGF表达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12):47-49.

[4]陈威威,初建国,温智勇,等.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病理表现与C-erbB-2、PC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26-28.

[5]邰兆琴.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4):2385-2387.

[6]徐建华,林卫勇.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3):92-94.

[7]谭理连,周洁,李志铭,等.周围型肺癌病理、CT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 CA50 关系研究[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1,9(1):1-9.

[8]郝志勇,冯勇,成官迅.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学对照[J].中国CT 和 MRI杂志,2010,8(3):24-27.

[9]杨帆,马跃虎,陈跃芳,等.早期周围型肺癌96例CT影像学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64-65.

[10]赵胜祥,张琴,陈朝晖.周围型肺癌64层螺旋CT征象、病理分型与CCR7 表达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7):1022-1024.

[11]苏毅,王乐乐,倪傲.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5):897-899.

[12]陈为军,陈书林,张辉,等.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附36例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8):673-674.

[13]陈威威,初建国,温智勇,等.周围型肺癌38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320-2321.

[14]郑勇,孔江明,高文军.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98-2799.

[15]张金坤,王德杭.胸部CT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88-89.

[16]陈小启,戚乐,李跃兴,等.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CT表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8(3):176-177.

[17]柳学国,唐秉航,周义成,等.肺部非实性结节及部分实性结节的CT普查与随访[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6):496-499.

[18]唐志健,韩宝勇.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4,36(5):757-759.

[19]王以军,乌开西.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分析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5):310-311.

[20]王胜全.周围型肺癌的CT扫描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0):78-79.

猜你喜欢

征象鳞癌腺癌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