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av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8-03-16张明明贾晓梅高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外周血胃癌检验

张明明,贾晓梅,高伟

(河北省人民医院 1.检验科,2.门诊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易于复发,预后较差[1-2]。研究表明,Vav1蛋白与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具有促进肿瘤生长、侵袭及远处转移的作用[3-4]。但Vav1蛋白在胃癌组织及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的报道少见。本研究选取胃癌患者、胃癌复发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检测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Vav1水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为胃癌和复发患者的病情分析、复发预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00例作为手术组。其中,男性114例,女性86例;年龄29~72岁,平均(58.7±12.3)岁,均由术前活检和术后病理确诊。手术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阴性3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162例。同期就诊的术后复发患者62例作为复发组。复发组患者经病理证实,胃镜结合CT检查确诊为复发。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人Vav1癌基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分析试剂盒(美国RD公司,批号:015828),Vav1一抗(美国Sigma公司),酶免之星全自动酶标仪(瑞士Hamilton公司),免疫组织化学法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公司)。

1.3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3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手术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2周各采血1次。复发组和对照组均采血1次。肿瘤组织石蜡标本来源于术中切除标本,肿瘤离体后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于本院病理科取正常胃黏膜石蜡标本30例作为组织检测的对照,其标本来自胃镜活检组织,无癌及不典型增生组织。

1.4 ELISA

采用双抗夹心法,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检测血清Vav1的表达水平。板内变异系数<5%,板间变异系数<7%,在450 nm处测量Vav1的表达。

1.5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严格按免疫组织化学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逐步进行显色、复染及封片,染色后进行结果判断。染色结果由2位病理医师进行阅片。在400倍视野下,每张切片随机取5个视野,每个视野随机计数100个肿瘤细胞,参考文献[5]采用二次计分法计算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细胞膜或细胞浆内出现黄或棕黄色颗粒为染色阳性。细胞表达阳性的计分标准:阳性细胞<10%为0分,10%~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5%为4分。染色强度的计分标准:无色为0分,浅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黄褐色为3分。两者相乘≤2分为阴性,>2分为阳性。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两两比较用校正检验水准法(检验水准α=0.0125);相关分析用Spearman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外周血中Vav1水平比较

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Vav1水平分别为(196.57±16.82)和(10.21±1.17)ng/ml,对照组为(10.42±1.09)ng/ml,复发组为(227.45±20.67)ng/ml。手术组术前、复发组、对照组外周血Vav1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54.831,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经LSD-t检验,复发组外周血Vav1水平高于手术组患者术前(t=11.936,P=0.000),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Vav1水平高于对照组(t=110.464,P=0.000)。手术组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Vav1水平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5,P=0.000),手术组术前高于术后。手术组患者术后外周血Vav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9,P=0.135)。对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Vav1水平进行分析,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外周血Vav1水平为(195.09±15.07)ng/ml,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为(199.38±15.97)ng/ml,经 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0,P=0.256)。

2.2 胃癌肿瘤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Vav1的表达

手术组胃癌组织Vav1阳性表达率为82.5%(165/2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为13.3%(4/30);复发组胃癌组织Vav1阳性表达率为95.16%(59/62)。3组患者Vav1阳性表达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40,P=0.000)。其中,手术组胃癌组织Vav1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41,P=0.000),手术组高于对照组;复发组胃癌组织Vav1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组胃癌组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9,P=0.013),复发组高于手术组;复发组胃癌组织Vav1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14,P=0.000),复发组高于对照组。见附图。

2.3 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Vav1表达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手术组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Vav1表达呈正相关(rs=0.345,P=0.000)。复发组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Vav1表达也呈正相关(rs=0.443,P=0.000)。

附图 3组患者Vav1蛋白的表达 (SP×400)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前列,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容易向胃壁及周围组织侵犯,而且症状不典型,早期不易发现,容易误诊、误治,失去手术机会[6-7]。及时准确的判断肿瘤状态,尽早预测复发对指导临床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Vav1又称鸟苷酸转换因子,具有鸟苷酸释放因子活性,有助于小G蛋白上的二磷酸鸟苷和三磷酸鸟苷相互转换,从而活化Ras和Rho等小G蛋白。Vav1主要表达于造血系统、造血细胞。Dbl家族中还有2个与Vav1结构相同的蛋白——Vav2和Vav3,其在人体中的表达比较广泛。Vav1蛋白结构较为复杂,由DH、PH、CH、AC、SH2及SH3结构域组成,各结构域功能相辅相成,DH结构域起催化作用,PH和AC结构域可调节蛋白活性,CH结构域使Vav1处于失活状态,SH2和SH3结构域主要介导Vav1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有研究显示,Vav1蛋白在许多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具有促进肿瘤生长、扩散、侵袭及远处转移的作用,其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7-8]。本研究发现,Vav1在胃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强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说明Vav1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还发现,复发组肿瘤组织Vav1表达也增强,甚至高于手术组胃癌组织,说明Vav1表达在肿瘤复发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提示Vav1可能对胃癌的复发有促进作用。但本研究也发现,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Vav1水平无差异,提示Vav1水平可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

实验结果表明,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Vav1水平高于对照组,根治性手术去除肿瘤后Vav1水平降低,降至与对照组Vav1水平无差异。由此可见,外周血中Vav1水平高低与肿瘤组织的存续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肿瘤组织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Vav1水平的变化。对于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中Vav1水平升高,且高于手术组术前,说明Vav1水平与肿瘤的复发关系密切,笔者认为肿瘤的复发刺激Vav1水平升高,同时Vav1水平升高也通过某种机制刺激肿瘤的生长和复发。相关分析发现,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Vav1表达呈正相关,说明外周血中Vav1水平可以反映机体肿瘤组织状态。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肿瘤组织Vav1过表达,外周血中Vav1水平升高,且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Vav1表达呈正相关。Vav1与胃癌的关系十分密切,早期动态监测外周血中Vav1蛋白水平,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肿瘤在患者体内的发展、变化,对预测术后生存率和肿瘤复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 GHOSN M, TABCHI S, KOURIE H R, et al.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second line and beyond[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6, 22(11): 3069-3077.

[2] CHEN X F, QIAN J, PEI D, 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perioperative leukocyte count in resectable gastric cancer[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6, 22(9): 2818-2827.

[3] QI Y, KONG F M, DENG Q,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Vav1 expres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Am J Cancer Res, 2015, 5(8): 2491-2497.

[4] DU M J, CHEN X D, ZHOU X L, et al. Estrogen induces Vav1 expression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 PLoS One, 2014, 9(6),DOI: org/10.1371/journal.pone.0099052.

[5] KATZAV S. Vav1: A Dr. Jekyll and Mr. Hyde protein--good for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bad for cancer[J]. Oncotarget, 2015, 6(30):28731-28742.

[6] DEGIULI M, de MANZONI G, DI LEO A, et al. Gastric cancer:current status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6, 22(10): 2875-2893.

[7] KHAN M K, SYED A A, KHATTAK S,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gastric cancer: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from a developing country[J]. South Asian J Cancer, 2015, 4(3): 127-129.

[8] SEBBAN S, FARAGO M, RABINOVICH S, et al. Vav1 promotes lung cancer growth by instigating tumor-microenvironment crosstalk via growth factor secretion[J]. Oncotarget, 2014, 5(19): 9214-9226.

猜你喜欢

外周血胃癌检验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CCL17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