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讨式教学在食品科学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15张琳肖华西丁玉琴林亲录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张琳 肖华西 丁玉琴 林亲录

摘要:本论文概括介绍了研讨式教学在食品科学类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总结了在不同类别的食品科学类课程中研讨式教学的方法,为研讨式教学在不同食品科学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食品科学类专业课程;食品法律管理类课程;食品工程类课程;食品分析检测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6-0155-02

研討式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跟课程相关的研究讨论课题,由学生组成小组,针对特定的研究课题,通过文献查阅,跟踪本学科国内外研究前沿,在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后,归纳总结,在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本学科和知识的领悟和掌握。研讨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作为中国的经济支柱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食品科学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食品科学类人才,对食品行业的发展,乃至国家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方法“填鸭式”和“应试式”的教育,学生可以在短期内掌握专业知识,但是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因此在食品科学类专业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食品类人才有着极大的作用。食品科学类专业课程主要分为:食品法律管理类课程、食品工程类课程以及分析检测类课程。在不同类别的课程中开展研讨式教学,需要不同的研讨题目和教学方法。本文就这三类课程的研讨式教学的实践工作分别做介绍:

一、研讨式教学在食品科学中法律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

在法律、管理类课程中,需要多以实际生产或者生活中的例子为研讨课题,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书本上的知识是可以学以致用的。以《食品标准与法规》为例开展研讨式教学。在法律法规的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当时社会上跟食品相关的热门案例,将案例分给每个学生小组,让学生通过查找最新法律法规文件后,在小组内讨论,针对案件形成有法律条文依据的判断。此后再在课堂上跟其他小组同学讲解,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查找到的知识指出讲解同学存在的不足以及自己的疑问,大家共同讨论,从讨论中加深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

在食品标准的教学中,可以给出几个具体产品的名称,让学生小组内分工,针对具体产品,查找其加工工艺、关键控制点、国家要求相关产品的限量标准、产品检验方法等资料,然后汇总,制定出该产品的生产标准。随后,把制定出的标准在课堂上跟大家讲解,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提问和讨论,来提高和改进现有的标准。通过资料查找和课堂讨论来巩固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撰写标准的能力。

以《食品质量管理学》为例,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结合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习结束后,安排研究讨论题目,给每个小组学生设置一个食品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由学生自己分工主任、副主任、员工角色,给大家安排相应职位的工作内容,通过资料查找,结合实习中学到的知识,撰写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课后撰写好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老师和同学进行共同讨论,指出讲解小组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打分,老师打分与学生打分各占一半比例,作为平时成绩,激励学生参与研讨式教学的积极性。

二、研讨式教学食品科学中工程类课程中的应用

作为食品科学中重要且理论性比较强的工程类课程,在设置研讨题目的时候需要花费比较多的精力来规划、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计算、设计再在班级上讨论改进。

以《食品工程原理》教学为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蒸发器或者换热器的设计供学生研究、计算讨论。以换热器为例,给定学生要加热的物料的浓度和初始温度,在经过换热器后物料要达到的温度。指导学生要通过查阅相关《物性手册》查到相应物料的参数,选择合适的加热介质;根据《食品工程原理》中传热一章中的主要原理和公式,计算要达到的这个生产目的,需要的传热介质的温度和量,需要的传热面积,进而可以计算出需要多少根传热管,传热管的内径、外径、长度等一系列参数,进而可以设计出一个达到生产要求的换热器。通过指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共同计算,并将设计带在课堂上跟其他学生讲解,通过讨论,改进设计,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公式,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以《食品工厂设计》为例,给定学生一个工厂的产品、年产量,让学生根据《食品工厂设计》中的原则,选择厂址、布局厂房,根据学过的《食品加工工艺学》设计产品加工工艺流程,根据《食品机械》选择相应合适的机械设备。通过对物料恒算、耗能、耗气、耗水量的计算,算出原料、能耗成本,根据设备价格,安排人员福利工资,计算出设备人员成本,最终通过经济核算,算出成本和利润,计算工厂投资回本时间。此外,在整个工厂的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工厂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工厂选址、工艺设计、垃圾、气体、污水处理后排放方面都要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设计考虑。学生在接受老师指导后,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设计工作,最终以CAD图纸形式展示设计作品,同学们在课堂上针对该设计进行提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设计小组同学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对意见的考虑,在理解《食品工厂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己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

三、研讨式教学食品科学中分析检测类课程中的应用

在分析检测类课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在拿到实际食品样品中对于样品处理方法、检测方法选择、检测方法掌握、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使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食品样品检测中。

以《食品分析》教学为例,给学生的研讨式教学的课题为具体的食品样品,指导学生通过研究学习,给出研究报告,内容包括该样品需要检测的项目、限量要求、检测方法等。具体方法为: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国家相关食品标准,了解食品样品的检测项目,针对该项目,查阅资料,找到国家标准中针对此项目的检测方法,了解其检测原理,掌握其检测方法,并在实验课上验证该方法是否可行。当然实验方法不仅限于国家标准,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的实验方法也可以借鉴,只要在实验课程中能够检测到需要的目标物即可。通过实验验证,如果出现问题,无法做出实验结果的,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在课后还可以到实验室对改良后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通过该种方法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食品分析的理论知识,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以《仪器分析》教学为例,给定学生一项需要某种大型分析仪器检测的研讨式题目,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后,能够讲解利用该项仪器测定该项指标的原理,选择这样仪器的依据,并给出具体的操作方案。然后在随后的实验课程中用自己设计的方案来做实验验证,并将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在查找选择依据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该项仪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能让学生找到自己对实验方案设计的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最终达到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的来说,研讨式教学在不同类型食品科学专业课程中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研讨式教学的进行过程中,课题选择、学生引导、组织报告、学生交流的环节还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的选择决定了是否切合课程内容,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学生引导,指导了学生完成课程调查的途径,使学生不会无头绪地乱查找资料;组织报告,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整理并组织报告,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并从资料中提炼出自己的思想;学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因此在不同类型的食品科学专业课程中开展研讨式教学,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及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可大大增强学生今后就业再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全面的食品类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爱香,李宗军,刘静,等.研讨式教学在不同层次食品类专业学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50):185-186.

[2]马凤岐,王伟廉.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3):11-13.

猜你喜欢

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多元化研讨教学探索
高等学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