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情绪调节的方式
2018-03-15叶盈
叶盈
摘要:以往的大多数研究聚焦于需要主观努力的外显情绪调节,然而自动化的内隐情绪调节在日常生活中更易发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内隐情绪调节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状态下,由刺激本身自动引发和完成的无需监控的情绪调节过程。与直接操控和测查外显情绪调节不同,内隐情绪调节通过一系列间接的方式来探索,这些方式可大致分为:情绪调节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习惯性情绪调节。
关键词:情绪调节;内隐情绪调节;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6-0059-02
以往,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需要主观努力的外显情绪调节方式上。近来,研究开始关注的情绪调节是需要更少主观努力、更多自动化的内隐情绪调节方式。文章首先介绍情绪调节的相关概念,再简要概述外显情绪调节的方式、过程模型,最后着重阐述内隐情绪调节的两种重要方式,以期为探索内隐情绪调节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情绪调节相关概念
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指对情绪体验的强度、持续性和类型施加影响的目标导向过程。此界定强调了情绪调节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动态过程,在特定情境中,情绪调节可使个体根据其短期目标以及长远目标灵活做出情绪反应。
尽管典型的情绪调节是在意识层面上发生的,但情绪调节活动可以一开始处于潜伏状态,然后在没有意识知觉的情况下发生。所以,从意识参与与否的角度,可将情绪调节划分为外显情绪调节和内隐情绪调节。外显情绪调节(ex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指在意识参与状态下,由有意识的主观努力来启动,需要一定水平的监控来执行的情绪调节过程;内隐情绪调节(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状态下,由刺激本身自动引发和完成的无需监控的情绪调节过程。通常人们在面对情绪困扰时,外显情绪调节对于调整初始的反应是必要的,但显然,人们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有效地进行外显情绪调节,采用内隐情绪调节来满足日常生活中即时情绪调节的需要对于能否幸福生活至关重要;尽管外显情绪调节和内隐情绪调节在概念上可以明确区分,但两者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聯系、互相渗透的。适应良好的情绪反应取决于外显和内隐的情绪调节过程随时间和情景的改变而相互转换。
二、内隐情绪调节的方式
1.情绪调节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情绪调节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构成了内隐调节的一种形式。这里主要介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无意识目标引发内隐情绪调节自动化激活;二是情绪调节内隐态度。
根据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自动模型,在无意识状态下,目标可以被情境线索自动激活且自发有效地引导个体进行情绪调节活动。目标(包括情绪调节目标)的心理表征方式与其他认知结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目标同时包含了目标追求的时间、最有可能达成目标的方式、目标达成的意义等信息。作为心理表征的目标能够与其他表征建立自动的联系。因此,如果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一直都追求相同的目标,那么情境表征和目标表征之间就会形成自动的联结,即一旦情境出现,目标就会被自动激活。若在特定情境中反复进行情绪调节,这种有意识的情绪调节过程可以转变为无意识过程。一旦情绪调节目标与特定情境之间形成足够强的联结,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时,情绪调节目标就会自动被激活和执行,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调节行为,改变个体情绪反应的轨迹。在整个目标的激活、执行过程中不需要意识活动的引导或参与。有研究采用句子整理任务,将有关情绪表达的词和情绪调节的词以阈下的方式呈现,测查了阈下启动情绪调节目标对情绪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启动不同的情绪调节目标会影响被试随后的情绪反应,相对于启动情绪表达目标的被试,启动情绪调节目标的被试报告的愤怒情绪反应相对较少,他们体验到较少的消极情绪,且出现更少的不良生理反应。通过建立情绪调节实施意向可使情绪调节策略和特定情境建立联结,自动激活情绪调节目标追求以实现情绪调节,例如:通过反复认真地在心里默念实施意向(如:如果我看到血,那么我将保持镇静和放松),可以减少被试对事故相关威胁图像的消极情绪反应,还可以减少蜘蛛恐惧者的恐惧情绪反应。在一个任务环境下建立的实施意向可在另一个无关任务环境下继续起作用,并对行为产生影响。实施意向具有快速惯常化和自动化的一般倾向,很少需要意识参与。
实施意向一旦惯常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一般可以将关于情绪调节的内隐态度分为两种:一种对情绪调节持消极态度,情绪应该得到自然的表达,可称为情绪表达内隐态度;另一种则对情绪调节持积极评价,应该对情绪加以调节和控制,可称为情绪调节内隐态度。最早对情绪调节内隐态度进行的实证研究采用情绪调节版的内隐联想测验(ER-IAT)区分出持有情绪表达内隐态度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个体,并在愤怒诱发情境下考察被试的情绪反应,结果:持情绪调节内隐态度的个体,其情绪体验水平低于持情绪表达内隐态度的个体,同时其生理激活模式也更具适应性,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更少的抑郁症状和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习惯性情绪调节。一项系列研究使用自我报告问卷测查了习惯性情绪调节,主要测量了习惯使用表达抑制或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研究揭示认知重评策略的习惯性使用与更多的积极情感、更好的人际功能和更高的幸福感有关。类似的研究指出常使用认知重评策略的个体能够在强烈的消极情绪(如愤怒)中调节他们的情绪并呈现出更有益的生理反应。神经成像研究发现报告使用认知重评作为他们偏好的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当他们观看具有挑战性的消极情绪面孔时通常更多地激活参与认知控制的前额区。
情绪调节的习惯性使用也与个体对情绪的内隐理论有关,也就是说,个体把情绪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塑、可调节的。在一项纵向研究中发现固定的信念与更低的情绪调节的自我效能感和更少的使用认知重评策略有关。endprint
個体自发进行情绪调节也可看作情绪调节的习惯性使用。通过让被试在完成基于实验室的情绪激发任务后回溯自己在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情绪调节,来测查自发情绪调节。例如:在完成压力演讲任务后,被试报告在任务过程中自发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的程度,自发情绪调节产生了与指导被试主动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在生理反应和自我报告反应方面的类似的结果。
还有研究发现行为倾向(action orientation)使个体倾向于快速而有效地调节情绪。行为倾向指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习惯反应是果断采取行动,而不是停留于消极情绪的反复体验和思考中,在特定情境下为了促进更高指定目标的完成,行为倾向使个体倾向于自觉地进行情绪调节以快速减少消极情绪。行为倾向可降低对消极刺激引起的情绪启动的感受性和促进更高效的行为控制,即使情绪是阈下启动的。
三、小结
将内隐情绪调节的行为学研究与神经科学研究相结合,探讨内隐情绪调节的神经基础,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内隐情绪调节的潜在机制。神经成像研究发现,至少内隐情绪调节的一些方式涉及腹侧前扣带回或内侧、外侧前额叶,大量研究显示外显情绪调节也涉及这一脑区。内侧和外侧前额叶与目标导向行为、有意行为和执行功能广泛相关。但此脑区的激活是否特异性只与外显或内隐形式的情绪调节有关还不明确,更可能的是,此脑区只是情绪调节网络的一部分,情绪调节的神经系统取决于特定类型的情绪任务或情境。那么,目前研究者面临的挑战是确定这些区域如何相互作用及确定是否有一些相互作用对不同的情绪任务或情境是共同的。
大量研究证实适当、灵活地进行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有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显著存在内隐情绪调节障碍。因此,精神病理学特别是焦虑或心境障碍领域,情绪调节困难的根源可能更多在于未能进行自发的、内隐的情绪调节。此外,情绪调节相关技能的外显学习在充分练习和熟练掌握之后可使技能内隐化。例如,在情绪产生的早期阶段,重复训练将注意从消极刺激转移至中性刺激,使之内隐化可有效缓解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症状并促进其社会功能。因此,探索如何使外显的情绪调节方式变得更加内隐,对于人们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Gross,J.J.,& Thompson,R.A.(2007). Emotion regulation:Conceptual foundations.In J.J.Gross (Ed.),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 (pp.3-24).New York,NY:Guilford Press.
[2]Gyurak,A.,Gross,J.J.,& Etkin,A.,(2011).Explicit and implicit emotion regulation:A dual-process framework.Cognition and Emotion,25(3),400-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