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03-15杨永强
杨永强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妇产科,四川 泸州 646699)
子宫腺肌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最早应用于避孕,近年来被发现可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常用方法之一,我院通过对收治的6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现对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试验类型为回顾性分析试验,试验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9.8±5.1)岁。
1.2 纳入标准
全部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子宫体增大;年龄超过20岁;治疗前三个月未使用甾体类激素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其他妇科疾病;无药物过敏史;均同意配合资料收集。
1.3 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月经来潮后第五至第七天接受治疗,先进行子宫内膜诊刮,然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88;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r Oy;左炔诺孕酮规格为52 mg(20 μg/24 h),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放置方法严格遵循说明书操作,B超定位确认环位置正常,术后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预防相关感染。
1.4 疗效评价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的月经量、痛经、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卵巢相关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痛经采用口述评分法(VRS),月经量评分采用PBAC评分法,上述评分越高,提示病情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相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SH、E2、LH等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
3 讨 论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高发病,由于治疗难度较大,且易复发,因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被逐渐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左炔诺孕酮可拮抗雌激素,使雌激素无法与受体结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从而使病灶局部萎缩,起到治疗目的[2]。有学者在临床报道中指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改善患者的痛经疼症状,抑制子宫内膜细胞增生,减少患者的月经量,并对患者的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临床安全性较好。
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相比较,治疗后6个月时患者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SH、E2、LH等激素水平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宋楠等[3]研究结果相近,提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的短期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且对FSH、E2、LH等激素水平影响甚微,无严重不良发应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但由于本研究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因此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的长期疗效尚不可知,仍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1] 赵 蓉,王丽梅,顾玉婵,等.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7(1):24-27.
[2] 徐 婧,陶 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治疗子宫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442-444.
[3] 宋 楠,冷金花.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3,15(2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