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A了些许”同形异构的分化与鉴别

2018-03-15赵家仪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补语宾语短语

赵家仪

(上海师范大学 语言研究所, 上海 200234)

指量短语“些许”近年来在语言的使用中,除原本表示数量之外,还出现了大量表示程度的例子。比如:

(1) 再看看街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交通标志不再是冷冰冰的禁令,而是增添了些许“人情味”。 ( 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人民日报》)

(2) 冷不防锋利的西洋剑又扫了过来,他迅速地收回手,剑锋没伤到手腕,但是衣袖还是被削落了些许 。 (典心 《黑市淑女》)

(3)这种渊源性和新奇尤使意象诗风在《现代》中蔚成风气,“在纷纷不绝的来稿之中”,都是“意象派的诗”,以致令编者生出些许“不安”。 ( BCC语料库《科技文献》)

(4) 当初为了她的事,让行云被傅家扫地出门,至今她们耿耿于怀,现在傅家决定接纳他们一家,这使她的罪恶感稍稍减轻了些许。 (子纹《乌龙绝配》)

以上(1)(2)句“些许”表示数量,(3)(4)句“些许”修饰程度,形容心理感觉上的变化。 (2)和(4)同样是“V了些许”的结构,但两者不同的是:(2)中的“些许”强调数量,属于述宾结构,而(4)强调程度,是述补结构。

人们不禁要问:“些许”在哪些句子中能充当数量宾语,哪些句子中作程度补语?从历时的角度看,“些许”的补语化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其表程度的用法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什么动因形成?“A了些许”与“V了些许”在功能和表达上有哪些异同?“些许”在充当补语时,是否存在与宾语兼属、交叉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兴趣,也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词性和功能

“些许”在最开始时指量的短语,指示一定的数量,在功能上,与前面的动词构成述宾式。例如:

(5) 董其心沉吟一会……禀性难移当下和声道:“齐公子,柔云剑客,在下有一位好朋友,他身受重伤,非灵药不足为功,恳请相赐些许 。” (上官鼎《七步干戈》)

(6) 实行规模经营后农民的成本会有所降低,收入尚可以增加些许。 (《科技文献》)

此处的“些许”复指主语,分别指代一定量的“灵药”和“收入”,指示数量。

“些许”由最初用来指量的短语词,逐渐演变出形容词的用法,补充说明程度,句法上构成述补式,只不过当中心语为指称化的形容词时,句法上仍为述宾式。举例如下:

(7) 半晌之后,仿佛清醒些许的哥尔特忽然面向龙飞,握住龙飞的肩膀说道∶“你很想知道吗?”(血的纹章《天龙王》)

(8) 今年寒假,我回家第二天,阿南便闻讯找上门来,他较从前消瘦些许。 (《人民日报 1994-04-27》)

(7)有一定的指称化倾向,所以仍分析为述宾式,原因是来自于“些许”演变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指量化痕迹。(8)形容词后补充说明“消瘦”的程度,“些许”由述宾式转为述补式。

“些许”还修饰“动作”的程度,跟在动词之后,词性上副词化,句法上构成了述补式。

(9) 遭到罗伦斯陷害的信用贩卖所带来的亏损,与他一路靠着转卖而赚取的利益相比,利益高过了亏损些许。(支仓冻砂《狼与辛香料》)

(10) 看不清他的模样,跨过人潮而来,却依然无法迫近些许。(席绢《未曾相识》)

(9)(10)“些许”补充说明“高过”和“迫近”的程度,可分析为述补式。

总之,根据统计可以发现,“些许”充当宾语的大多是指量短语,少数是指称化的形容词;充当补语的大多是形容词,少数是副词。

2 “V了些许”和“A了些许”

早期的“X了些许”几乎都是“V了些许”,后来,在“V了许多”的类推作用下,开始出现形容词作谓语的“A了些许”,例如:

(11) 只见那石子准准地从张应雷后面打来,却无故高了些许,张应雷将头一俯,那石子早从盔上高飞过去了。 (俞万春《荡寇志》)

(11)中,用“无故高了些许”将“石子”打来的实际高度,同原先预设的高度做了对比,修饰出整个打斗场面的出乎意料与精彩,是“A了些许”述补式。

但在古汉语中,“A了些许”述补式还不多见,进入现代汉语后,“A了些许”的使用发展出了更多的用法。从可表示“空间”的高低长短的程度概念,到可以修饰“人”的高矮胖瘦的程度。例如:

(12) 这些年来,他又高了些许 ,站在高大的他身前,她显得娇小。 (沈洛《痴恋情狂》)

(13) 她又较几年前瘦了些许,头发已是白多黑少了,形状却仍梳得很年轻,就如她刚刚嫁过来时一样。 (柳建伟《苍茫冬日》)

“高了些许”和“瘦了些许”,均用来形容人身材变化的程度,既可用于横向比较,将主人公的身型和另一人对比,又可进行纵向对比,即同一人过去和现在时间上的对比。

随着语言的使用与发展,再从形容人高矮胖瘦的程度,发展至可以用以修饰人的心情、精神状态等的程度变化,举例如下:

(14) “数千年来的一个梦。”在说着时,雷颐面上的表情柔和了些许。(萧如瑟《九州· 斛珠夫人》)

(15) 好友之二——刘之帆倒是乐观了些许:“也许有伟人出生呀!今天医院大爆满耶!大家忙着生千禧年宝宝。” (席绢《轻掬你心》 )

(14)(15)中,“柔和”与 “乐观”,分别修饰人的五官神态与心理状态,均修饰人的心神变化程度。

最后,除了修饰“人”以外,“些许”还从形容“物”的程度,扩展出形容更大的范围如“环境”、“气氛”的程度变化,此种用法发展出大量的例子。例如:

(16) 再见西湖烟雨空蒙的样子,群山一时隐去,湖面就一下子阔出了许多,连那湖边的柳条也坚硬了些许,在风中飘扬得很有骨气了。(王旭烽 《平湖秋月》 )

(17) 偌大的燕家宅,在那对师兄弟走后,顿时安静了些许 ,早发现这有不速之客的藏冬揉揉脸,撇过面颊往身后一问。 (萧如瑟《九州·斛珠夫人》)

从“柳条”到“燕家宅”,“些许”由形容“事物”走向修饰“环境氛围”的程度,到此,“A了些许”的述补式用法发展成熟。

3 从述宾到述补

“些许”最初出现在明代小说《山水情》中,这是目前所能查到的最早的一条语料,见《中国古代十大手抄本》之二——《山水情》尼部(高濂抄本):

(18) 此时卿云自己中与不中,尚在未定,先见得表弟中了解元,心上也有八九分欢喜,见这起人在那里争论要报喜钱,想着了旭霞身边纵有些许,那能得他彀? (明·高濂《山水情》)

可见,“些许”最初是做一个有替代功能的指量短语充当宾语,指代前文中众人争论要的“报喜钱”,出现在述宾式的语法结构中。

这就是“些许”的最初用法,其基本作用是以替代的方式表示受事的概约少量。那么,随着述宾式的运用,此结构又是如何转向述补式的呢?

研究发现,在述宾式的使用中,部分述宾式开始逐渐向述补式转化。例如:

(19) 我且告知大爷一桩事,……惊动他父亲出来,不怕他不收留,且不可松放了些许,我去打了酒来,再听你消息。(尹湛纳希《一层楼》)

(20) 秋莲道:“奶娘你看这点芦柴,母亲见时,定有一番淘气,却怎么处?”奶娘道:“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的面,哪里顾这些许多。”(李十三《春秋配》)

(19)(20)中,“松放”和“顾”的“些许”到底指代什么,不很清楚。此处“些许”既可以分析为宾语,指代“情面、事情”等,也可以认为没有具体所指,“些许”只是表示程度而已,可见“些许”已逐步转向补语了。

“些许”从述宾走向述补的动因:首先,有些隐含的宾语“O”在语义上趋向泛指化,于是该“些许”的指代功能就随之弱化,开始会向程度补语转化。其次,还与“些许”前的搭配有关。在“O”泛指化的基础上,有些述宾式的“V”,在语义上本身就既具有一定的支配性,又兼有相当的程度性,这样,该“些许”就会兼有宾语和补语的双重可能性。例如:

(21) 近因手头甚空,将租米吃去若干,所以挂欠他些许,他就送我到官。(云阳嗤嗤道人《警寤钟》)

“挂欠他些许”有双重可能性,“些许”指代“挂欠”(古汉语)的对象,或说明“挂欠”的程度。从上下文来看,这个“些许”都只是接近于程度补语。再有,由于“O”的话题化或者介宾化而形成的前置也会出现两可的情况。

(22) 昭君在空中,……但念奴在番一十六载,蒙他以礼相待,未曾挫折些许 ,今日看奴面上,饶恕他罢!(雪樵主人《双凤奇缘》)

“些许”到底是指“挫折”的数量还是程度,似乎都是可以。从描述的上下文整个语境仔细揣摩,应该是表示“挫折”的程度,“些许”是补语了。

综上可见,“V了些许”既有述宾式又有述补式,述补式的谓语中心既可以是V也可以是A。那么,面对这些互相之间较为近似的结构,应该如何区分呢?

在通常情况下,汉语VC和VO的区别在于:C是陈述性的,O是指称性;C是V的补充成分,O是V的支配对象。但是在“V/A了些许”的格式中,上述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所以,需要专门分析。下面的部分将重点讨论分化和鉴别同形异构的“V/A了些许”标准和方法。

4 同形与分化

确定“些许”是宾语还是补语,首先是看该述语是A还是V:如果是A,一般只能充当谓语;如果是V,那么,既可能带补语,也可能带宾语。例如:

(23) “他并不珍惜你。”他声音冷了些许。 (席绢《相思已是不曾闲》)

(24) 他轻蔑地停了声。东方妮大眼眨了眨,身上的怒焰消了些许。 (董妮《爆女驯虎》)

(25) 在用笔率真大胆的同时,用墨仍然是湿润和饱满的,作者甚至还用了些许淡墨,在湿润中伴有迷迷蒙蒙的晕化效果……却很令人几番寻味。 (朱以撒《书欲成舞》)

“冷”是A,“冷了些许”自然是述补式;“消”和“用”都是V,但两者性质不同,“消了些许”是表程度的述补式,而“用了些许”则是表数量的述宾式。如果某个词既可能是A,也可能是V,那么,该述语就会既可能带补语“些许”,也可能带宾语“些许”。例如:

(26) 看着今晚微博上的各种风风雨雨,还有最近的一些亲身经历,总算明白了些许。别人口中……我要怎样去面对呢? (BCC微博语料)

(27) 关于叶行远的过往,她只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一些、明白了些许,但这就够让她提不起勇气了,……到时,她会有怎样的感觉,和怎样的后果? (萧如瑟《九州·斛珠夫人》)

作为形动兼类词,这两个“明白”分别表示“清楚、明了”和“知道、了解”,句法功能也各不相同,词汇意义也有所区别,所以“明白了些许”分别是述补式和述宾式。

就表达功用而言,补语“些许”都是说明述语的,而宾语“些许”要么是复指前面的主语,要么是替代隐含的宾语。比如下面三个“V了些许”,表达效用各不相同。例如:

(28) 绘声绘色地描述她曾经的淘货经历,她讲得有劲,不少游客听得更带劲,不知不觉中,对购物点的厌恶感少了些许。 ( 《“跟团游”那些事儿 不被“噱”进,还能倒拿“封口费”》)

(29) 据了解,预产期在12月底的许多孕妈妈都有“跨年生”的想法,以至30日、31日产房内的产妇少了些许。 (《“小二子”故事:最庆幸!晚出生5天省了8万罚款》)

(30) 孟宇又蹙紧眉头问道。他可不想再疯了似的找孟伟。“还没追到手,一切都是未知数。”他透露了些许。 (岳霏《狂恋BMW》)

(28)(29)句都与“少、减少”有关,但(28)句中的“些许”是补充说明“少”的程度的,(29)句中的“些许”是复指前面“产妇”并表示减少的数量的,而(30)句“透露”后面的“些许”则替代了隐含宾语“内容”。

如果在一定语境中,某个“些许”既可以补充说明述语,也可以替代宾语或复指主语,那么,该短语就会出现歧义,既可能是述补短语,也可能是述宾短语。例如:

(31) 当年的小朋友现都带来小朋友了,父辈们头发白了些许,但没以前那么严肃,亲情更浓。 (BCC微博语料)

该短语“白了些许”既可以指“白”的程度,那么应该分析为述补式,也可以指“白”的范围,则当然应该是述宾式。

5 鉴别方法

辨析“些许”充当宾语或补语的区别,涉及述语词性、表义功用、语义特征和表述对象等各个方面。下面根据这些差异再归纳出若干种易于鉴别和便于操作的分化方法。方法归纳为四种,分别是:替换法、加减法、增补法和移位法。

第一,替换法。凡“A/V了些许”可以用“稍稍A/V了一点儿/些”替换的,该“些许”是补语。例如:

(32) 在回过神后,依他的吩咐将清冽的甘泉凑近嘴边喝下,滋润了干涸的喉际不说,也让身上清凉了些许(≈也让身上稍稍清凉了一点儿)。 (萧如瑟《九州·斛珠夫人》)

(33) 同时,他双膝一弯,将全身力道凝在足底,奋力撑出,和身纵起,直扑船舷,比掷出的断篙只迟到了些许(≈比掷出的断篙只稍稍迟到了一些)。 (韩涛《花溪沉铃录》)

“稍稍A/V了一点儿”或“稍稍A/V了一些”,这两个较典型的动态程度的格式,自然不适用于表示支配关系的述宾式。

第二,加减法。凡可以在述语前附加“有点儿/有些”并略去“些许”的。该“些许”也是补语。例如:

(34) “喔!”萝伦看了下窗外,刚刚睡了一会儿,她的精神回复了些许(≈她的精神有点儿回复了),“蒂蒂!”……快点起来。”(子纹《霸情王子》)

(35) 他突然沉默下来,眸中的光芒黯淡了些许(≈眸中的光芒有些黯淡了), 视线投向水光粼粼的溪面……。(楼心月《梦影幽情》)

(36) 她抬头望天,不知何时乌云已被吹散了些许(≠不知何时乌云已被有点儿吹散了), 露出一角明亮的日阳。(董妮《婚书》)

前加程度副词“有点儿/有些”是表示较低程度的常用方式,也不适用于表示及物关系的述宾式。

第三,增补法。凡“些许”后可以补出省略或隐含的中心语的,该“些许”是宾语。例如:

(37) 今天是恢复游泳的第二天,……明显状态不如昨天。游的长度,相较于昨日也差了些许(距离)。 (BCC微博语料)

(38) 孟宇他……“还没追到手,一切都是未知数。”他透露了些许(想法)。 (岳霏《狂恋BMW》)

(39) 但左昕璇好象不一样,他在她身上感受不到那股迫人的压力,紧绷的心弦放松了些许(?感受)。(董妮《失恋女神》)

(37)句“些许”后面承前省略了“距离”,(38)句则隐含了“想法、信息、内容”等。正因为中心语省略或隐含了,所以,这两句的“些许”才升格为宾语了。而“放松些许”后面,则不能补出任何成分,所以“些许”是补语。

第四,移位法。凡前面的主语可以移位到后面充当中心语的,该“些许”也是宾语。例如:

(40) 她低下头,轻轻地微笑了起来……直接坐进那偌大的浴缸中,水溢出了些许(≈溢出了些许水)。 (沈洛《痴恋情狂》)

(41) “我很高兴听到这句话。”他的脸柔和了些许(≠柔和了些许他的脸)。 (凯伦·罗巴德斯《夏日烟云》)

在述补句中,主语和“些许”在语义上只有陈述关系而没有复指关系,所以都不能移位。

为此,可以归纳出鉴别“些许”是宾语还是补语的四种鉴别方法(见表1)。

表1 鉴别“些许”的方法

6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如下:“些许”最初是做一个有替代功能的宾语使用,出现在述宾式的语法结构中,基本作用是以替代的方式表示受事的概约少量。接着,在述宾式的使用中,部分述宾式开始逐渐向述补式转化。引发“些许”补语化的动因:首先是隐含的“O”在语义上的泛指化,其次是部分述宾式的“V”,语义上的程度性导致最终发展为程度补语。进入现代汉语后,由“V了些许”在类推机制下衍生出的“A了些许”,发展出了较多的用法。不含有程度性的“V”后的“些许”一般只能是宾语,不兼有动词性的“A”后的“些许”只能是补语,表述对象是抽象、模糊的性状还是具体、明确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些许”是补语还是宾语。易于鉴别和便于操作的分化方法,大致有四种:替换法、加减法、增补法和移位法。

关于“些许”的研究,除了本文所谈到的,还有许多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词语的功能也是不断变化的,数量词语在使用中功能也是会逐渐演化的,“些许”宾补两可的情况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对于认清汉语低量级词语系统的性质和作用无疑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1]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现代汉语语料库[DB/OL]. http://ccl.pku.edu.cn.

[2] 荀恩东, 饶高琦, 肖晓悦, 等. 大数据背景下BCC语料库的研制[A]∥语料库语言学,2016(1).

[3] 毕永峨.不定量词词义与构式的互动[J]. 中国语文,2007(6):507-515.

[4] 陈荣岚.数量范畴与量词短语的句法、语义功能[J].海外华文教育,2003(3):15-19.

[5] 陈善武.“有些”的多维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6] 程美珍.受“有点儿”修饰的词语的褒贬义[J].世界汉语教学,1989(3):149-150.

[7] 冯赫.样态指示词“如许”“如能”的形成[J].中国语文,2016(1):103-109.

[8] 谷金花.不定量词“点儿”及相关“X点儿”用法浅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9] 郭建华.量词“点”和“些”用法[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2-164.

[10] 贺春枝.不定量词“些”和“点”修饰名词时的对比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290-293.

[11] 张谊生.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2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325-346.

[12] 宗守云.集合量词的认知研究[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0:18-55.

猜你喜欢

补语宾语短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汉语补语应用浅析
初级对外汉语教材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考察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