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州志》描绘的六安形象
2018-03-15张岳林张晓乐
张岳林,张晓乐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六安州志》经明清两代编纂完成,至同治十一年付梓,是记录六安地方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部重要文献。《六安州志》全书约170万字,共60卷,图50多幅。同治点校本内容涉及舆地、河渠、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等10大类,又可分历史沿革、地舆、星野、疆域、山川、人物、古迹、艺文等80多个小类。它追溯了六安历史的渊源和沿革,纵览历史几千年,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等于一体,全方位、多视角记录了六安4 000年来的文明史,其历史价值、实用价值与文化价值并存,是一部六安的百科全书。
更有意义的是,通过研读其中的编辑理念、选录标准、人文地理描绘、文学实绩和整体框架设计,可以认知其中的文化观,进而发现其实现的文化建构和对六安历史文化形象的形塑。清代六安知州王峻《续修六安州志序》曰:“虽年远事繁,不敢谓无遗缺之憾,然赋税纪其新章,典礼循其旧式,武功载其伟绩,节义发其幽光,就今日之时会,成今日之志书,差足继前,微备观览。”[1](P3)对修志的目的、价值观、历史观、文化观做了明确的交代。这些为我们进行文化形象研究提供了基础。文化形象研究是近年来新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其核心观念是文化形象是一种建构过程。“文学的‘形象’是人们对异国的看法与感受的一个总体,这些看法与感受是在一个文学化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获得的——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通过这一描述,塑造(或赞同、宣扬)该形象的个人或群体,揭示出并表明了自身所处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空间。”[2]作为一种方法,形象研究具有的借鉴意义在于文化也是一种形象,不仅对“异国”,对任何一种或一地文化都会形成一种看法。地方志对一地历史文化的记录和描绘,也构成了一种言说,是对一地文化形象的建构。当然,不同之处在于,地方志对材料的选择是一种历史纪录,要求材料本身的真实性。这与看“他者”不同,而是看自身,其背后都存在一种潜在的眼光。
爱玛·卡法勒诺斯认为:我把现实世界里的事件想象为一块布或一条缎带,历史学家只切割其中的片断。切割部位决定着他们的阐释。即历史学家对历史也是一种建构,从哪里开始,选择什么史料,体现了不同的历史叙述原则[3](P301)。所以说历史叙述:一是它让我们了解到历史写作实际及认知上的力量,可能不是出于过去实事的存在,而是出于其叙述的形式所引发的“功能”;二是历史写作不单是一种将经验组织成形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赋予形式”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必定具有达成意识形态,甚至原型政治的功用。我们认同这一说法,这是地方志历史、文化描绘的价值所在。
一、《六安州志》的编纂理念
(一)历明清两代的集体编纂活动
明代中期,兴起了一股修地方志的热潮。时六安州州事喻南岳主持修志,经多方收集材料,至嘉靖三十四年完成。是年岁次乙卯中秋日,喻南岳撰序记录了这一盛事,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四百年的修志过程。
期间历经万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多次修纂,至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由六安州教谕吴康霖总纂,主持多次修订。吴康霖四处收集父老乡亲的所见所闻,“若儒林、文苑、义行、孝友、宦绩诸门,凡乡先达之德言功烈得之见见闻闻者,故老犹能言之,阐幽光,纪实行,善善从长,实此邦士君子编校之力也。他若艺文之志,则仿班、马史及历史之例分四部以载之,然搜求遗佚,往往以夙儒名宿著作等身,昔有藏稿遗书而今悉付之贼氛一炬者,霖诚惜之。由是山川星野则因旧,田赋户口则因时,秩官选举则因人。外此,若公署、坛庙凡经废毁而未及兴修者,则阙之。”[1](P4)可见其对民间的活材料和各种第一手资料的重视。《续修六安州志·凡例》说:“州志创于前明,嘉靖乙卯本、万历甲申本皆非完编。我朝一修于康熙辛酉,再修于己卯,三修于雍正己酉,以州升直隶始并载英霍。乾隆己巳、嘉庆甲子又两修焉。及道光戊子重修,其时旧版完好,核其体例与现颁条类较有不同,兹特改从新例。纂辑者依类续若干版片于后,标为新增,故竣工尤速。咸丰间,兵燹毁废,宪饬重修,乃多觅。”[1](P20)此段文字详细记录了州志的修订情况。
从其中体现的编辑理念说,正如嘉庆六安知州宋思楷序所说,“考古迹,存旧典,辨利弊,表贤才,此守士者之职事业”[1](P11)。喻南岳也说:“谒学宫,遍祀典,诹风俗,访人才,求忠义,以事神人。又明日,视城池,缮武备,考食货,以稽兵食。又既閒鉴艺文,以存表章。按职制,征循良,以观尚友。辨分野,察侵祥,以兴民事。”[1](p5)大意是说,编辑地方志,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存续和表达,具有明确的目的和理念,也有自己的文化追求。
(二)明确的编纂理念
综合看,其体现了下面几个特点:
1)重视历史渊源,努力还原历史面貌。喻序说:“今之志古史也,今之州郡古侯国也。古者列国皆有史,自乘、梼杌、国语、先后春秋作而史繁,自迁史上达诸古初,固史断自汉纪,以著代而志始,专史家之一目,嗣是郡县皆得以专志者,史之余也。凡山川、人物、风俗、政教系焉。述往以昭来也,存制以经政也,顾为典亦重矣。虽然未志,患弗文之。既志,患弗行之。是志也,公而明,精而核,华而不纰,有圣人之心哉!”[1](P5)强调了地方志的历史品格。而且对其编写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即“公而明,精而核,华而不纰,有圣人之心”。从《六安州志》的文本来看,州志的编写基本达到了这一标准。
2)重视文化传承。纵观各家序文,其中普遍宣扬的都是六安地方自皋陶以来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如“世称唐虞五臣惟皋陶以刑官而不有天下,祀亦勿延,六蓼在春秋初即见并于楚,今之六安盖其故地”,而其“莅事之暇,周历山川,延访耆旧,因得悉其民风土俗敦本崇约,盖犹有上世遗意焉。[1](P1)皋陶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酋长,其氏族聚集在六安这一带。这一部族形成的文化性格、风俗习惯等成为六安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因子,对六安地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重视文化教育、文物保护。据《六安州志》记载,自修志事宜启动以来,历代知州上任后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修理学宫、寺庙,收集文物,勘察保护古迹,并作有修理学宫等等“记”,并以此为基础修理州志,“维时共殚厥心,稽成宪,询老成,考图经,访遗佚,参互考订,凡四阅月而新志成焉。”[1](P6)
代理六安知州王峻同治十年《续修六安州志序》也说:“虽年远事繁,不敢谓无遗阙之憾,然赋税纪其新章,典礼循其旧式,武功载其伟绩,节义发其幽光,就今日之时会,成今日之志书,差足继前,微备观览。”[1](P3)
正是这一理念的坚持,使得《六安州志》的编纂能够以丰富的史料,深厚的文化底蕴,明确的编写意图而顺利完成。
4)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如前引李懋桧序所说,从而复原了六安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二、《六安州志》的框架结构
《六安州志》分舆地、河渠、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等10大类,又可分历史沿革、地舆、星野、疆域、山川、人物、古迹、艺文等80个小类。同时,由于六安下辖霍山、英山两县,《凡例》:“州志…以州升直隶,始并载英霍。”[1](P20)因此在州志中,每一卷中又别分为英山县志、霍山县志,从而构成一个整体。从这一分类体系可以看出,其结构特点是很明显的。具体地说,“舆地、河渠、食货、古迹”是地理自然环境,如《州志》中绘刻了50幅舆图,对六安星座、地理方位、城市、山川、河流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从空间上对六安有了立体详尽的了解。而“学校、武备、职官、选举”则是六安地方教育、科举、官署、军事等的叙述,系统地交代了六安的学校教育、军事部署、官员任职、科举考试方面的情况。“人物”则是六安自古以来出现的有名、有影响的人物。“艺文”则是围绕六安历代文人写作的各种文章,以及大量关于六安的文学作品和六安地方各种文学活动的记载。其结构体现了由自然环境到历史演变,从空间到时间的基本结构框架,而人物则是其中的灵魂。这一建构方式反映了《六安州志》编纂的重自然人文、表彰先贤、传承文化的结构理念。进一步说,这其实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在内。
三、《六安州志》的文化形塑
《六安州志》的框架设计及其结构,是对六安历史文化的特殊言说,作为一种结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方式,其对六安古代地理、历史、文化、人文的描绘正是对六安文化的形塑。因为历史文化不是静态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言说。《六安州志》对六安历史文化的言说,塑造了六安自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形象。
众所周知,六安源自上古时期的部族酋长皋陶,其封地就是现在的六安,六安因此名叫“皋城”。《六安州志》对此有详尽的追叙。自春秋以来,六安先后隶属“楚”“九江郡”“淮南国”“衡山国”“六安国”,经历了六安郡、六安县、六安州的历史沿革发展,至清康熙帝时期成立直隶六安州。这是六安历史发展的基本状况。
从《六安州志》分“舆地、河渠、食货”等十部类的建构来说,全面言说了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状貌,这表现在:
(一)通过历史时空的言说来建构
《六安州志》是从时空建构开始自己的言说的。从地理方位、空间布局展开,交代了六安在全国地理版图上的位置,及其历史作用,从而标示出了六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1、“舆地志、河渠志、食货志”描绘的六安
《六安州志》是从星象开始叙述的。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谓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故天之有度,犹地之有里也。九州十二域之地,或上系五星,或系二十八宿。系五星者,荧惑二主楚越。系二十八宿者,斗牛女属扬、庐。江扬属六,扬州之域也。”[1](P29)“《晋书·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须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吴越之分野,属扬州。’魏太史令陈卓、范蠡、鬼谷先生、张良、诸葛亮、谯周、京房、张衡并云:‘庐江入斗六度。’又曰:‘泗水入女一度,六安入女六度。’”[1](P33)这一叙述模式虽然有虚幻的一面,但却反映了中国文化农业文明的印记,更体现了古人天人一体的意识。如此,就把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置于一个浩大的时空中。
而在“舆图志”中则描绘了六安详细的地理区域分布情况。如图1。
图1 六安州舆图
有趣的是其中就有一张皖西学院所在的月亮岛的地图,上面描绘了清代月亮岛当时的面貌,见图2。
图2 桃坞晴霞
此图中沙河盘旋曲折,流水清澈。两岸桃花扶疏掩映。隔河眺望北门塔高耸。整个画面有一片宁静安详的意境。此外,州志对山川、形势、城池、关津、古迹、坛庙、寺观、陵墓等做了详细的记录。其中资料之丰富、记录之细致,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如“岩”有“嵩寮岩”,“州南八十里,金待补进士汤良臣题‘松嶚胜概’。”其景“有石窿起远覆,中为释子宫。石床蜗壁,坐忘寒暑,诚佳境也。有宋淳熙中詹解元施田山刻,元延祐间复建,故多延祐时字。岩东石上多产香兰。韩相诗:‘山势东南峻,僧房残午烟。三方多倚石,一面可观天。簷影横苔簟,松花落酒泉。游人心更寂,尘世已登仙。’郭卫诗:‘几欲飞凫访十洲,偶缘野径到仙邱。幽兰披涧霏香雾,怪鸟呼林警暮秋。细对寺僧谈往迹,大书石壁纪新游。晚风漫引松花酌,醉卧禅床尘梦悠。’”[4](P121)值得注意的是,纂修者在记录地名方位的同时,又做了生动的景物描写,并引名人诗词加以渲染。这显然超出了历史记录的范畴。“古迹”中详细记录了六安的历史古迹,如“东古城”“古城寺”“李老君鹤迹”“拜郊台”等等,每处古迹都详细介绍了其历史渊源,如“拜郊台,县南门内,旧传汉武帝南巡,至此祭告,今废”[4](P206)。而对六安的母亲河更有细致的介绍:“淠河,一名白沙河。水有二源,一出灊县天柱山南,即《汉书》所称沘水;一出苏口,为青龙河。皆迅激于万山中,倾泻而下,至九公之麓,始合流。东为苏家埠,又东为断簿洪,又东为裴家滩。北经州城,过正阳,以达于淮。唐书载朱全忠伐杨行密,战于淠水,为行密将朱瑾所乘,溺死万余,遂大败。其水以城脚,有里河,有外河。徐致章诗:芳草迎人一棹轻,落霞无际晚沙平。布帆不礙青山色,烟树偏萦锦里城。兆渚好容鸥梦稳,孤云遥并鸟飞横。龙潭之下清如许,欲咏归欤且濯缨。”[3](P124)我们知道,淠河是皖西地区最长最大的河流,主要流经六安地区,可以说是六安的“母亲河”。她滋养万物,孕育文明,衍生文化。淠河作为水路交通,沟通了麻埠、苏家埠、正阳关等史上名镇,古时陆路交通不便,水路的便捷很好地加大了流经地区的交流,大别山的麻、茶、木材、竹子等经济作物正是通过淠河进入淮河,淠河在当时是大别山丰富的物产出口,也是六安人与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河渠志”中则交代了六安境内所有的水塘。如“下官塘”“上官塘”“九公塘”等。并强调“周官之制,稻人教民以作田兴水之法。诚以天时之干溢不常,地利之潴泻有节,使欧寠得以灌溉,而污莱不致水涝,岁事所以屡丰也。六州田多奠陆,厥土涂泥,溉浸尤急。昔叔敖芍坡,王景修之;信臣造钳,卢杜诗修之,利赖于今不朽。民事所须,勤筑浚而杜填占,旱干其有备乎?”[5](P229)可见六安地方一直重视水利建设,今天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的成就,应是古代这一传统的现代继承。
“物产”对六安的经济物产也有丰富的记录。如“谷属:稻、麦、菽、荞、粟、脂麻、黍、稷。货属:茶、麻、花卉、果属、蔬属、木属、筠属、禽属、兽属、鳞介属、虫豸属等等属类”。其中重点提到了“茶”。“货属”部曰:“茶,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隶寿春,故也。一名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俱贡,县户采办自者例仍汇州总进。”[6](P355)把六安茶的产地、入贡时间等交代得清清楚楚,对六安茶的宣传是非常有意义的。
2、“学校、武备、职官、选举”描绘的六安
我们以书院为重点来分析。六安州除了州学、学宫和各县、乡学校外,非常重视书院建设。据《州志》统计,有“龙山书院”“武陟书院”“连祯书院”“龙津书院”“赓飏书院”五大书院,加上两县的五座书院,形成了一个书院群落。此外还有龙门义塾、安湖会馆、青云会馆、社学、义学等等私人捐建的学校。大多数官员在任期间都重视教育,并捐赠银子助学。如“书院公产共八十一石七斗。一坐落荒滩集,二十四石。一坐落双塔寺,四石二斗。一坐落独山寺,四石。俱知州王祖晋用公捐银置。”“知州金宏勋捐俸一百两,英山县知县董良弼捐俸五十两,霍山县知县吴学山捐俸一百两,绅士续捐一千余两。”[7](P444)这些都为六安地方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知道,书院是集教学、研究、讲学于一身的场所,对知识的汇聚、信息的交流、文化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六安人多有在全国各地主持书院的,如杨召、阎其渊、杨恢曾等,这显然与六安本地书院建设较为成功是分不开的。因此,从书院这一点即可看出六安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传承。
而“选举”中记录了六安自宋代以来科举考试的优秀人才,计六安进士49人,武进士19人,霍山14人,英山8人,还有数百位举人和数千贡生。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六安在宋代出了一位状元,“焦焕,建炎二年戊申李易榜。是年以军兴分路类省试,特奏进士第一,有传。”[8](P681)这是六安人在科举史上的“破天荒”了(也有不同说法,待考)。
有意思的是,其“名宦”中置于第一位的是明末抗清殉国的史可法,这一逆历史时序而言之的写法,显然表彰的不仅是忠君,更是爱国思想了。
(二)历史主体之人对六安的言说
这主要是指“人物志”描绘的六安。“人物志”由“宦迹”“忠节”“儒林”“文苑”“武功”“孝友”“义行”“隐逸”“才技”“侨寓”“仙释”“列女”等等组成,记录了历史上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绩,或表现出特殊异行的人物,组成了六安人物画廊。
1)“宦迹”中记录了六安或与六安有关的历朝做官的杰出人物。如“何桢”“何尚之”“朱亮祖”等,其中何桢为晋尚书,何充为晋中书令,何尚之为南朝宋尚书令、中书令,而明朱亮祖助朱元璋统一中国,立下赫赫军功。这些人物被记录,不仅仅是因其政治、军事的成功,更突出了他们的人品操守。
2)“忠节”则记录了大量忠君爱国之士,如宋汪立信抗元,明刘会土木之变舍身救驾,清许兆麟剿贼等,全书记录的这类人物近千人,可见六安人英勇为国的牺牲精神。
3)“儒林”记录了六安历史上著名文士,如杨恢曾“嘉庆辛酉举于乡,授翰林院典簿。屡荐礼围不第。植品砥行,学问有根柢。制艺诗赋一秉先正典型。平居以课读为业,乡里造就,他邑邻省赖以成名者不少。李鹿苹制军曾以‘仁孝性醇诗书泽溥,风云色壮山水音清’楹联书赠。掌晴川书院数载,楚北士林咸引重之。归里后,皖抚邓嶰云(廷桢)延主正阳、霍山两书院,均以磨励士子为心训诲弗稍倦。卒年七十二,刻有《议读本》《春秋左传分类摘要》《晴川课艺》《湖堤玩月图题词》《汉江杂著》行于世。以弟怿曾贵,充通奉大夫。”[9](P1026)人品学问都值得称道。
4)“孝友”则记录了大量的贤孝之人,如傅继训“岁贡生。八岁,父得年卒,同兄继相奉母张氏,避寇朝阳寨。时疫作,寨例疫者弃野外。张病,继训兄弟露立,守护不离。及卒,舁葬先茔如礼。兄被贼执,泣涕请代,不许,则请同死。贼义之,俱释免。子孙著名庠序。”[10](P1093)对父母、对兄弟极尽孝心、友爱,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5)“文苑”里记录了六安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人才。如著《梁典》的何之元(陈),作《枝江诗话》的许嗣云(清)等,他们的文学活动从一个特殊层面丰富了文学史的叙述。
6)“才技”则记录了六安地方的才艺之士,如“李玉,字成章。六安本卫千户。善骑射,尤精于医,针炙所施,应手而愈。舒有病头痛者,虽震雷亦不闻。玉诊之曰:‘此虫啖脑也。’合杀虫诸剂为末,吹鼻中。二三日,虫悉从眼耳口鼻出。肥有跛人,持双拐至。玉针之,立去其拐。浙人有病痿不能步者,玉参诸医之剂与治,法同,疑之。乃曰:‘药有新陈,功效亦异。况疾在表而深,非小小花剂所能去。’乃熬药二桶,倾大盎中。俟稍温,令病者单衣坐其中,陆续浇之,半响大汗,立愈。一少妇有娠,而呕血数升,几殁。玉诊其脉,曰:‘此子痫也。’依方治之,加竹沥而愈。两都号曰‘神针李’”。[11](P1200)此位可谓神医了,其对病情的诊断与采取的措施都具名医风范。
7)“列女”则记录了历史上的众多节烈、仁孝的女性。女顺父母、妇敬舅姑、妻助夫君、母长子女;姊妹娣姒,各尽其分;贤母、孝女、孝妇、贤妇、节妇、贞妇、贞女,烈妇义行,边徼诸妇,以类相从。烈女,重义轻生的女子,特指殉节的女子。州志中记录提及的列女,多是州民、生员、庠生、贡生之妻,因夫亡,她们有的殉情,立了贞节牌坊,有些独自抚养孩子成人,有些不畏自己家人逼迫坚决不改嫁,孤独终老,有些甚至因貌美自杀或被杀……这些古代女子多为生活所迫、却又保守贞洁,宁殉情或终其一生,也不愿改适。她们的一生是悲剧性的,在当时却又是高尚的品格,记录在州志中被后人所了解。说明在清时,六安的民风质朴,百姓节操高。尽管现在看来多有愚昧落后,但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
如“冷氏,何珊妻。夫亡,氏年二十四。遗腹生子金。家贫,绩纴养舅姑。苦节七十余年。四方之士,作诗文嘉其行。所谓《冰节孝思集》者也。嘉靖乙酉,知州欧阳德具奏,诏旌表之。”[12](P1214)这类人物的入志,固然说明《州志》编写受时代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封建道德思想,但在中国古代女性的入志,本身即有一定意义。
以上择要介绍了主要的几类人物,但仅此已可见其一斑。
(三)艺文等对六安的直接言说
《州志》中收录了大量文章,记、文、诗、词、赋等各体都有,这些文章是对六安历史文化的直接言说。其主要内容是学宫记、修桥记、祀典记、义学记,表彰先贤、列女等,总体上是从正统文化角度对六安的言说。而其记录的很多风俗人情、民俗习惯,则突出了六安民风淳朴、人民良善等主导品格。这在各种“序”中已有体现。其中最值得论述的则是大量描写六安山水、茶等诗赋。如潘世美“云雾茶”二首:“高峰直与浮云齐,望人无峰天欲低。爱探惊雷新吐荚,提筐争向雾中迷。”“六丁帝遗护新香,不与凡夫浣俗肠。近日僧知平等法,□榆居士得分尝。”[13](P1768)第一首描写了齐云山的高耸与山上云雾弥漫的情境,为采茶增添了几分神秘气息。第二首极力写齐云云雾茶的非同凡响,给人平添了几分想象。
邱时成的《八景咏》则歌咏了六安地方著名的八景,其中“龙潭秋月”“裴滩落雁”南北“双塔”等是六安地方的标志性景点。而歙县巴懋炜的《桃坞晴霞》:“咫尺桃源近淠津,渔舟问渡越风尘。竹篱背树通幽径,茅屋当花结比邻。曙色平临丹壑迥,霞光遥映赤城均。武陵应共通仙籍,会便移家作隐沦。”[14](P1788)吟咏的正是月亮岛,在诗中,月亮岛是一个花茂、水净、竹幽、光澈的 “武陵”胜镜。而唐代皮日休更作有一篇“霍山赋”,对霍山的山水形势作了出神入化的描绘。《州志》把这些作品收集在“艺文志”中,对六安历史人文形象显然具有直接言说的作用。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说明《六安州志》通过编辑史志,其编纂理念、结构建构、人物表彰、艺文收录等都是对六安历史文化形象的一种言说。总体上,《州志》从空间展开,描绘了六安的地理方位、山川、河流、城池、水利等自然景观;再介绍学校、科举、职官等,兼及风俗民情,从文化制度、人文精神层面丰富了六安的文化形象内核;进而从精英人物以及各种有影响的人物的角度,点醒六安文化的灵魂;最后以收录的大量艺文作品对六安作直接言说,其茶诗、写景诗、风俗民情之文赋等再现了六安的真实形象。这样,六安文化形象就基本完整: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民风淳朴厚重的人文精神,以茶为主的经济名片,以淠河为母亲河的交通纽带。徐致章“淠河”诗曰:
芳草迎人一棹轻,落霞无际晚沙平。
布帆不碍青山色,烟树偏萦锦里城。
净渚好容鸥梦稳,孤云遥并鸟飞横。
龙潭之下清如许,欲咏归欤且濯缨。
淠河蜿蜒,流水清澈见底,渔舟穿梭,仿佛不息的生灵,孕育着古代六安地方生生不已的文化情怀。因此,六安文化可以说正是绿色文化,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西方学者如萨义德等认为文化形象往往是想象的构建[15](P16)西方对东方,对阿拉伯世界主要是一种文化想象,它是基于某种需要或偏见而建构的。但通过《六安州志》对六安文化形象的建构来看,其丰富的历史资料证明这是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不应看成想象的产物。
[1]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一[M].合肥:黄山书社,2008.
[2]李勇.文化研究:以形象为方法[J].文艺理论研究,2014,34(1):16-22.
[3]爱玛·卡法勒诺斯.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三[M].合肥:黄山书社,2008.
[5]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六[M].合肥:黄山书社,2008.
[6]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八[M].合肥:黄山书社,2008.
[7]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十二[M].合肥:黄山书社,2008.
[8]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十五[M].合肥:黄山书社,2008.
[9]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二十一[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0]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三十二[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1]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三十六[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2]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三十九[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3]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四十一[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4]吴康霖.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卷五十二[M].合肥:黄山书社,2008.
[15]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