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特点解析
2018-03-15陈曦
● 陈曦
受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了新一轮特殊教育教材的研制编写任务,小学数学室研制开发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已于2017年秋季起在全国聋校开始使用。这册教材是以《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年颁布)为依据,在总结人教版普通学校所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着力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从知识结构、例题呈现、习题数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力求使教材的各个方面都符合聋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1]
本册教材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综合与实践”安排了一个“数学乐园”,结合本册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些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下面将分别就这三个领域进行介绍。
一、数与代数
本册“数与代数”内容与原聋校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相同,都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所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其分为两段进行教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先集中分两段(1~3,4、5)认识各数,再初步认识加减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各数之间关系的理解;然后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0比较特殊,单独教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依次分为:6与7的认识和加减法、8与9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认数与计算穿插教学。
(一)数的认识
数概念教学主要有基数含义、认读写数、数的顺序、序数含义、数的大小比较(比多少)、数的组成(分与合)。有的聋生在入学前可能在父母的帮助下能认读一些数,但对数没有正确的认识,如根据要求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可能会有困难。初入学的聋生要正确地建立数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的编排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逐步展开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例如,首次教学序数(第几)含义时,采用聋生熟悉的排队购票题材,让聋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解、体会序数的含义。
又如,“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了聋生易于理解的“孩子喂鸡”的情境,通过小鸡连续跑来然后又陆续离去的生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二是教学基数含义时,让学生完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与过去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不同,本册教材由实物抽象出数时,每个数对应的实物不止一种,便于学生理解数的抽象性,体会到相同数量的实物都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
此外,对于6~10的认识,在抽象出各数之前呈现了半抽象的点子图,让学生体会点子相较于实物的一般性。
三是数的认识适当集中,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数的顺序。教材利用计数器和箭头动态地呈现了在前一个数上添上数就得到下一个数:1添上1是2,2添上 1是 3……
这样做,可以形象地再现添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支撑。在每个计数器的下方出示相应的点子图,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的顺序。
四是“比大小”。1~5的大小比较是由数量的多少过渡到数的大小比较,即从量到数,最后引入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这三个符号,认识其形状并适时地进行书写活动,使学生逐步对数的大小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
6~10的大小比较主要利用点子图进行,便于学生直观比较。
五是教学序数含义时,将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相结合,进行对比,便于学生理解。将“数的组成”内容用“分与合”的标题出示,“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直观表现,更易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将物体分成两组、涂色等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步体会、掌握按顺序找数的组成的方法,并学会用符号记录操作结果,感受符号的简洁性。
(二)加减法
1.初步认识加减法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安排在1~5的认识后。本册教材加强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加减法含义和计算分开编排,安排两个例题教学,便于学生在充分理解加减法含义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二是多层次建立加减法含义。
例如,对于加法来说,首先,从“小丑玩气球图”入手建立加减法概念,小丑图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把两部分“合起来”以及从整体中去掉“一部分”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其次,在“小丑图”下面,分别呈现了表示“合并”或“去掉”含义的点子图,既便于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初步抽象的过程。
最后,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的练习,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另外,减法增加了过程图。若减法仅用一幅图,学生就常常难以将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与图中相应数量的事物联系起来,尤其是对作为整体的被减数的判断存在困难。因此减法在呈现方式上更加细致,每个算式配有两幅情境图,动态地呈现从整体中“拿走”“去掉”一部分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减法”含义的基础上,明确被减数和减数。
2.加减法的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5以内的加减法,主要是理解加减法含义,根据具有加减法含义的情境,通过数实物进行计算。6~10的加减法,主要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在这部分呈现了不同层次:6~9的加减法借助直观图想数的组成以进行计算,10的加、减法则逐渐脱离实物直接想数的组成并进行计算。
考虑到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在6~9的加减法学习中,教材仍然给出直观图,让学生通过看直观图想数的组成来计算。但这里的直观图与5以内的情境图不同,不再是“又来”“跑走”等能体现加减法含义的情境,而是一些通过颜色、类别等特征来体现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实物。如6朵红花、2朵蓝花,以便学生看图计算6+2、2+6或 8-2、8-6的得数。
为了交流方便,这一过程,我们习惯称之为“一图几式”,也就是根据一幅能体现出加法或减法含义的图,计算出相应的几个加法或减法算式的得数。如,根据一幅图,计算两个加法或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称为“一图二式”;根据一幅图,计算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称为“一图四式”。现在的层次是:6、7的加减法是“一图二式”;8、9的加减法是“一图四式”;10的加减法先是“一图四式”,然后再逐步脱离实物图直接想数的组成并计算。
二、图形与几何
原聋校教材在第一册几乎不涉及“图形与几何”的内容。本册教材在这一领域作了加强,包含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和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两个单元。
(一)位置
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用两种方法定性刻画物体的位置:一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是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绝对位置。本册教材安排了“上、下、前、后、左、右”。
三组位置关系中,“上、下”的认识最简单,因为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其次是“前、后”,一般以“活动者”为参照点,他“面”朝的方向就是“前”,相对的方向就是“后”;认识“左、右”的难度最大。
为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教材中是以“活动者”为参照点的,并根据儿童认知左右的心理特点及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联系——感知身体的左右——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
为了避免教学中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材不出现对平面图中人或动物关于左右的描述(如描述照片中人物的左右),以避免考试中产生“相对性”的困惑。
(二)初步认识立体图形
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本册教材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二是会用所学的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一是通过将生活中的实物按形状分类,引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对比中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教材编排了两个例题,例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例2认识圆柱和球,每个例题都安排了分类活动,都分为以下三个层次。[2]
引入层次。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立体图形,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层次。通过分类的方式,让学生对图形分别进行辨认、区别。每种图形的认识都包括实物图、模型图和图形名称三个层次: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形状相同的几种实物,从直观上认识到虽然这些实物在材料、大小、用途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形状相同;然后将其数学化,也就是抛开这些实物的其他属性,只考虑形状这一属性,抽象出立体图形;最后给出这种图形的名称。
应用层面。通过“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从抽象回到具体,让学生根据立体图形寻找相应形状的实物,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
二是在拼、搭活动中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立体图形的认识只是直观、初步认识,对于图形的特征只要求通过操作活动能初步感知其明显特征即可。
教材通过推、搭、滚、转等活动,使学生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初步了解所学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如,通过推,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平的;通过转动,知道球没有平平的面,可以往任何方向转动。
对于立体图形的关系,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例题,通过拼摆相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来感受。如,通过拼搭相同的小正方体,知道两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4个同样的小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通过拼搭相同的长方体,知道两个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符合条件的4个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
三、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根据聋生的年龄和认知特征,联系生活实际和前六个单元所学数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实践活动的情境。其中包含五项具体的活动,即“数字迷宫”“对口令 ”“送信”“听口令做动作”“投球”。
活动 知识点 活动内容数字迷宫 数的顺序 按照1~9的顺序依次走对口令 数的组成三人一组,一名学生说一个数,其余两名学生用对口令的方式说出这个数的组成送信 10以内的加减法把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卡片送到写有相应得数的信箱里听口令做动作基数含义序数含义前后、左右一人说口令,根据口令做举手、起立等动作投球 数数,比多少学生站在离筐一定距离处进行投球比赛,大家用所学的数数和比多少知识记录并描述比赛结果
这些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复习数的顺序、数的组成、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比多少等知识,经历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这正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本册教材的一些创新之处
(一)关于“解决问题”
本套教材与原聋校教材相比变化较大,最为突出的变化在于“解决问题”的编排。借鉴现行普通学校数学教材的编排思想,本套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着重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通过循序渐进地解决一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
在学习“5以内数的认识”时,学生知识储备尚不够,因此未安排“解决问题”。在“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安排了三个“解决问题”,分别在“6、7 的加法”“6、7 的减法”“8、9 的加减法”后面,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三个问题呈现方式上略有不同。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识字量少,主要采取图画形式,用简单的文字与符号表示信息和问题。“6、7的加法”“6、7的减法”后面的“解决问题”,用图画配以“大括号”(表示总数)和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来呈现,提供的信息较为单一,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8、9的加减法”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从看图逐渐过渡到看文字来理解题意。
教材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等简洁而又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解决问题的步骤,力图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出来。
“图里有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通过看图来理解题意,了解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一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教材通过图旁注文字和“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不同方式提示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相关的信息,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解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此环节中,学生需要对问题和信息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用什么方法解答、落实解答方法的过程。
“解答正确吗”实际上是反思、检验的过程。问题解决后,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检验,不仅能保证解答过程及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很有帮助。[4]
(二)关于“整理和复习”
为了使学生获得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教材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梳理和沟通。对于容量比较大的5以内数、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习”,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在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对于加减法计算,学生要经历两次整理(5以内、10以内),教材每次给出整理的线索:让学生先把所学的加减法算式写在卡片上进行整理,再根据整理结果回答一些问题。这样学生不仅经历了整理的过程,还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计算方法,并发现了整理结果中的一些规律。随着每一次的整理,学生还可以看到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完善和丰富,让学生体会计算中蕴涵的规律,感受数学的美。[5]
(三)关于自我反思和评价
反思和评价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专门安排一个环节,用孩子的语言方式,以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这些体验和收获,既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6]
[1][4][5][6]陶雪鹤.夯实基础知识 注重能力培养——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Z1).
[2]谭念君,彭俐,米来,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研究报告[J].湖南教育(C 版),2016(11).
[3]卢江.以科研为基础打磨精品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至六年级)》介绍[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