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积极作用

2018-03-15王娟

医药前沿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血糖

王娟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三人民医院 山东 青岛 266409)

糖尿病低血糖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其分类方法也较多,可能是由于降糖药物使用量过多,或患者饮食过少等原因引起的。在治疗糖尿病的长期过程中,尤其是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过程中,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占所有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20%,亦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症之一[1]。如果糖尿病低血糖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容易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因此,本文研究了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作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了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60例,所有患者经诊断均为Ⅱ型糖尿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180例。患者年龄均在56~79岁之间,病程均在1.1~11.9年之间,其中所有男性有198例,女性患者有162例。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糖并发症,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并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实施综合护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1.2.1 健康宣教 由于糖尿病是一个治疗时间较长的慢性疾病,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但是许多患者并不注重平时的预防工作,认为糖尿病疾病不会引发低血糖并发症,延误了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的认知水平以及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当低血糖发生时如何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3]。只有提高患者自身的防护意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1.2.2 心理护理 首先,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等。由于低血糖发生时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所以应该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就医环境,使其尽快适应。另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提高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内心的不安,提高治疗依从性。

1.2.3 用药护理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口服降糖药物;二是注射胰岛素。对于使用前者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一般在进餐前半小时左右服用,但是像双胍类降糖药物,应该叮嘱患者在进餐后或者进餐中服用药物。对于使用后者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如何使用胰岛素进行注射,以及在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让患者意识到使用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可能会引发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从而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在家时如何使用血糖仪自行测量血糖值,观察血糖的变化,发现问题时及时就医。

1.2.4 紧急护理 当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应立刻作出相应处理,并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通知责任医生,对患者实施治疗。例如,可以让患者吃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提高血糖水平,缓解症状,或使用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注射,缓解不适;对于神志不清、昏迷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疗,然后再进行提高血糖水平的治疗[4]。

1.2.5 饮食护理 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控制对食物热量的摄入量,防止血糖控制不稳引起并发症。同时,叮嘱患者禁烟戒酒,应遵循低脂肪、高蛋白和维生素的饮食原则,每天按时、按量进餐,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

1.3 评估标准

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实验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表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 [n(%)]

3.讨论

糖尿病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血糖利用过多和血糖生成不足,而降糖药物的过量使用则是引起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出汗、饥饿、面色苍白、心悸(心率加快)、焦虑、紧张、肢体震颤和血压轻度升高等,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有研究发现,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5]。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模式,主要特点为全面的了解患者情况,并对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护理等[6]。从心理上、饮食上以及用药情况上帮助患者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几率,干预效果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1]王玲艳.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0(7):269-270.

[2]赵菁,赵树娟.综合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284-286.

[3]张长芬.关于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0(z1):33-34.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6,6(7):447-498.

[5]李玉霞综合护理干预对低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J].医疗装备,2015,28(9):146-147

[6]张智霞.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I):241,244.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两味鲜为人知的降糖药
服降糖药要选对“时辰”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