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分析
2018-03-15陈贝
◎陈贝
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排头兵,广州是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本文在分析广州工业“去落后”“降成本”和“补创新”推进情况的基础上,从劳动力、资本、土地资源、能源消耗、创新投入和资源效率六大工业供给发展要素方面,找出广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所需要素的优劣势,以供借鉴。
改革推进情况
1.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推进顺利
(1)去产能方面:关停企业已完成账面出清、脱困目标达四成。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广州已经对361家关停企业完成账面出清。其中工商销号27家,破产清算7家,内部重组53家,其余的274家按照省国资委工作要求,在2016年12月30日,举行广州国有关停“僵尸企业”托管签约,与广州国有关停企业公共处置平台——广州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关停企业托管协议》,依法实现国有关停企业出清任务。
特困企业脱困完成目标达四成以上。在115家国有特困“僵尸企业”中,拟通过工商销号26家,破产清算4家,内部重组25家,改善经营60家。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广州已对49家特困企业完成脱困任务。其中破产清算1家,内部重组2家,实现资产负债率低于70%的有17家,实现当期扭亏为盈的有20家,实现资产负债率低于70%且当期扭亏为盈的有9家。
(2)降成本方面:工业企业减负成效明显。2016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7%的同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同比下降2.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2.1%)比2015年同期减少0.2个百分点。“营改增”政策效果显现。
(3)补短板方面:创新成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越来越多的创新力量汇聚广州。目前共有28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穗投资近800个项目,其中120家在广州设立了总部或地区总部。广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达62%,形成了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产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和热力生产及供应5个超千亿级的产业,船舶、医药等26个超百亿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2.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外溢正效应显著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减少了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加速出清,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效益回升。2016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首次由降转升,结束了连续54个月同比下降的局面。在价格回升、成本下降、销售好转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市场信心不断增强。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比2015年增长8.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7%,比2015年提高0.19个百分点。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了中高端供给和有效供给。一是多种高新技术类工业行业产值位于前列。以2016年为例,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工业行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的有23个大类行业。多种高新技术类工业行业产值位于前列,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个工业行业总产值超千亿元,这5个行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1750.57亿元,占广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0%。从工业企业数量分布和产值分布来看,广州工业行业构成比较完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和石油化工制造这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广州工业出口逐步转向中高端产品。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外需明显减弱的大环境下,广州工业出口受到严峻挑战,但出口总量仍保持平稳,2013-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缓降0.45%。其中装备类、技术类的机电产品代替传统的纺织服装、服饰、皮革和制鞋业成为出口主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四年共实现出口交货值5021.31亿元,占同期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40.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五个行业出口量四年来出口总量也超过5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大支柱产业中的化学原料制造业近年来出口增速下降、电子信息类产品出口保持平稳的态势下,汽车制造业出口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4.7%,成为广州出口中的一个亮点。总体来看,广州工业对外贸易逐渐转向中高端的技术竞争领域。
六大要素探析
1.劳动力总量保持稳定,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
从工业用工情况看,广州工业从业人员从2006年的205.53万人波动上升至2016年的267.66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从业人员总量在2010年达到近十年来的峰值,之后逐年走低,在2014年后工业从业人员总量有所上升,表明近年来广州工业劳动力群体数量仍然保持稳定态势。从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例上看,广州2006-2016年来平均占比为34.1%。随着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上升明显,虽然近几年工业从业人员总人数上升,但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2016年占比为32.1%。
根据广州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广州就业人口大学专科及以上水平的占比为30.8%,而工业就业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水平的占比仅为17.4%,受教育程度低于平均水平。工业劳动力素质结构偏低,制约广州工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2.资本积累不断增强,工业资本投入平稳增长
除了人力,资本也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从广州规模以上工业年末资产合计看,工业企业的资本积累也在不断增强,从2006年的6903.61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6737.71亿元,年均增长9.3%。平均每家规上工业企业年末资产从2006年的1.33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3.59亿元,年均增长10.4%。
从规上工业固定资产原价年末数来看,从2006年的3358.74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7852.56亿元,年均增长8.9%。平均每家规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价年末数从2006年的0.65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1.68亿元,年均增长10.0%。近十年来广州工业资本投入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
3.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紧张
土地是工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广州行政区域面积为7434平方公里,在全国工业较发达的八个城市中,广州土地面积仅排第六位,只略高于上海,不足北京的1/2,更不足重庆的1/10。广州行政区域面积中,以资源型耕地和林地为主,用于城镇建设和工业用地的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351平方公里,在八大工业城市中排第四位。从全省范围看,在省内21个城市中,广州行政区域面积排在第十一位,但人口总量排在第一位,以占全省4%的行政区域面积承载12.4%的常住人口,使得广州土地开发后备资源比较稀缺,建设用地紧张,对工业发展后劲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爱拼才会赢 张慧斌/书
4.单位能耗持续下降,能源供给对外依赖性较强
工业能源消耗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阶段。从广州工业能源消耗的情况看,2006年广州工业能源消耗总量为2600.82万吨标准煤,到2016年波动下降至2381.37万吨标准煤。每万元工业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消耗0.32吨标准煤,2016年下降至消耗0.11吨标准煤,年均下降10.1%。随着当前广州工业发展单位能耗持续下降,广州工业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单纯依靠能源投入来取得工业增长的阶段,进入了能源高效利用的发展阶段。
以电力为例,由于广州经济结构调整,随着“退二进三”产业政策的实施,部分发电厂关闭搬迁,电力生产量从2006年的346.94亿千瓦时下降至2016年的306.63亿千瓦时。但工业电力的消费量从2006年的274.03亿千瓦时上升至2016年的416.46亿千瓦时。电力消费量占生产量的比重从2006年的79.0%上升至2016年的135.8%。随着本地电力生产量的减少和电力消费量的增加,自2009年起本地电力的生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电力的消费量,且缺口越来越大。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燃料油、汽油和柴油的消费量分别为1435.63万吨、5.18万吨、9.59万吨和19.45万吨,广州这些能源的生产主要依靠外部供给,对外依赖性比较强。
5.注重产品研发,科教创新投入不断增强
创新是工业企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从2009年①的358家上升至2016年的1157家,有研发机构企业占比从2009年的5.1%上升至2016年的24.8%。研究与开发(R&D)人员从2009年的4.13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7.97万人,年均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从2009年的103.05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232.34亿元,年均增长12.3%。专利申请量从2009年的16530件上升至2016年的99070件,8年间共提出专利申请超过34万件。可见,广州工业企业对创新的投入十分重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强。
6.劳动力效率持续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处于较好水平
工业供给效率反映了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从劳动力资源的角度看,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6年的13.22万元/人上升至2016年的36.13万元/人,年均增长10.6%。从资本的角度看,2016年广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达到109.78%,资产负债率为51.9%,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2.07,总资产贡献率为13.9%。资本的利用效率均处于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