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歌》中的信仰缺失与创伤
2018-03-14李美阳
摘 要:1997年,菲利普·罗斯出版了小说《美国牧歌》,次年荣获普利策奖。在这部小说中,罗斯向读者展示了美国犹太民族由于丧失传统信仰而受到的精神创伤,阐释了虚假民主理念是造成美国犹太人悲剧的根本原因,而他们失去了民族信仰注定无法生存。对于被同化的犹太人来说,追求“美国梦”是以牺牲他们的传统价值观为代价的,进而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关键词:《美国牧歌》;信仰缺失;创伤
作者简介:李美阳(1982.7-),汉,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美国文学、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1
“美国梦”的理念在美国建国之父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并得到了几代作家和思想家的详细诠释。“美国梦”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外延,社会各阶层和民族也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犹太人对“美国梦”的渴望更加强烈,这在犹太文学中清晰的随处可见。
一、“美国梦”导致的信仰缺失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罗斯善于将作品中人物的经历与社会背景相联系,强调社会事件对普通人的巨大影响。在《美国牧歌》中,瑞典佬对憧憬中的主流社会和幸福家庭的瓦解表示失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瑞典佬不能适应新的时代,他所一心向往的“美国梦”也逐渐成为一个噩梦。
对于以瑞典佬为代表的美国犹太人而言,生命的唯一意义是积累尽可能多的财富,这是他们实现“美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挫折和失望使他们明白财富的积累不能保证实现“美国梦”。美国犹太移民及其后裔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受到白人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自从卷入越南战争以来,美国社会经历了动荡的局面和剧烈的变化,这些都使犹太人的生活举步维艰,雪上加霜。“美国梦”对那些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的人来而言,已经蜕变成为了噩梦。
二、深受异化创伤的美国犹太人
关于瑞典佬的异化值得一提的是,他所经历的一切是他自愿选择的结果,而非他人强加给他的。他一生致力于实现他的“美国梦”,并将自己与犹太传统隔离开来,希望成为一个纯粹的美国人。总之,他想成为像Johnny Appleseed那样的人,这也是他遭受创伤性异化的原因。美国作为他的新伊甸园,他不遗余力地通过放弃他的犹太身份和信仰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为了顺利融入美国社会,许多像瑞典佬一样的美国犹太人被异化。因此,“瑞典佬的损失是由于试图成为他以外的其他人而造成的灾难:一个被同化的美国人”(菲利普·罗斯,2006:94-95)因此,他做這些都是他自己的选择。犹太人永远不能真正融入社会主流,他们的意图只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悲剧。
尽管受到创伤的威胁,瑞典佬还是无法抗拒异化的诱惑。为了实现他的“美国梦”,他赢取了迷人的前新泽西小姐。然而,在公众看来,完美的婚姻与真爱毫无关系。美丽的女人只是通往瑞典佬向往的伊甸园的阶梯之一,她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因此,不难想象这种异族婚姻会变成什么样子,在这种情况下,被边缘化的美国犹太人和美国社会主流之间的冲突会让每个人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异化。正如祖克曼所言,“对美国未来预期的破灭,只不过是把过去的美国人从过去的坚实的美国历史中解放出来,让每一代人都变得更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过去几代人的不足和局限……”(菲利普·罗斯,1997:85)
三、充满创伤的民主理念
根据罗斯的说法,梅丽强调,在她自己陷于道德盲目的时刻,没有承认越南战争的道德盲目性,这可能会导致美国面临更严重的国际冲突。罗斯认为,美国历史与清白无关。以历史上的创伤来解释越南战争,《美国牧歌》揭示了越南战争在这个国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指出了美国对带领其军队前往越南的理想的盲目性,这些理想很可能在十八世纪成为一个机遇,这些理想在美国人民的集体意识中出现得太快以至于无法随时制定责任。
从朱克曼对瑞典佬允许附近的犹太人坚持自己地位的钦佩开始,《美国牧歌》强调了瑞典佬给予犹太社区的最重要的礼物是:“首先,他们可以忘记战争”(菲利普·罗斯 1998:4)对于这部小说的情节来说,越南战争就是这样,并不是瑞典佬的美国伊甸园被毁灭的根源。但是,它却以新的方式揭示了美国总是如何“堕落”—它是如何在一个错误的前提开始的,文章提出,所有的暴力和战争都是回到建国时期的一种方式:了解民主的真正含义,并揭露其表面下永久的创伤。
参考文献:
[1]程锡麟、王晓璐.《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崔化.“历史观照下的美国梦与犹太身份文化变迁—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解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1-35.
[3]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冯亦代.《美国文艺书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