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锋性视域下的诗情想象
2018-03-14崔志潞
崔志潞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锋性以其独特的艺术精神和传统影响了当时代及后来诗歌创作的情感想象方式,主体的先锋性表达愈发成为推动诗学观念更新的话语资源基础。基于此形成抒情到叙事的转型和日常生活经验化的综合性表达促成了中国先锋诗歌饱具情感张力的艺术探索。
关键词:先锋性;朦胧诗;先锋诗歌;日常化表达
先锋性如现代性是一个过程,是经历之前种种文学思潮和相关经历的情感体验而渐成。朦胧诗自兴起以来就有先锋的特质,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流派,其张扬的诗歌精神和探索意向主要强调的是个体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和崇高历史的担承。对于此阶段的诗情转换探讨,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意识形态与诗情想象的层面,而这些层面势将揭示出诗情想象与当时代抒情与叙事经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转折与先锋诗歌
文学从来就不是脱离政治和其它而单独发生的,它是时代的。探讨诗歌先锋性不能脱离现代化进程和政治文化的相互关系。五四新詩自诞生以来就因着特殊的政治语境具有了开辟和启蒙的意味,并始终贯彻“人的观念”和“独立自由”之精神,其内含的时代精神需求旨在寻求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因此,新诗在想象形式上始终能占有时代的制高点。
40年代后期,诗歌在局势动荡,需要表现时代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有了新诗现代化的选择,以革命诗歌阵线为主的诗人成为创作的主流,诗歌性质和观念发生转变,强调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直到70年代后期,社会政治和诗歌文化随着“文革”的结束发生重要变化。尤其是朦胧诗历经“文革”结束这一政治语境后,其诗学关怀呈现出不同力量的分裂。一是具有先锋、探索意识的诗歌革新者试图通过主流诗界的支持来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一是一些权威诗人对“朦胧诗”偏离和反叛的拒斥。这为政治转型要求下叙事手段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到上世纪90年代,先锋诗人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突出创作观念更新和形式转变的重要性,主张疏离和反叛的诉求使先锋诗人不囿于历史和经验而自觉探索个体对当下的生命体验。“衡量一种文学现象是否成功,是否具有生命力,至少有三项指标,一、看它是否具有发生的必然性;二、看它是否以艺术的手段扩大了文学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新的审美需求;三、看它所提供的新观念是否符合艺术规律,是否蕴含着理论的生机。”[1]由此可见,先锋诗歌在当代的兴起有其缘起意义和时代之必然,是政治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基于以上梳理,我们清晰可知政治环境对文化发展乃至诗学观念和情感想象方式的影响,厘清政治与诗歌的关系才有利于进一步论述朦胧诗后到先锋诗歌审美观念和情感想象表达方式的转型。
二、日常生活的经验化书写
先锋诗歌多以日常化的生活情态和语言入诗,其宣扬的及物性广涉到现实、平凡、当下存在和历史纠结的意味。先锋诗人的创作更倾向于“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需要的诗句”,热衷于从琐碎、细微处着手去探究之前被宏大叙事遮蔽的人生百态和日常经验。
(一)日常生活入诗
就先锋诗人的创作经验看来,生活本身即诗,时事物皆可入诗。单从题目就可窥知二三,《聚会》、《郊区的一所大学》(韩东);《葡萄晾房》、《行为和艺术》、《猪头和羊蹄》(沈苇);《在一架飞机里读毕肖普》、《某夜在太平洋南岸有所思》(于坚);《岳阳楼入门》(臧棣)……同时,诗中所陈述的对象都是经验性的俗常之物,以平淡、凡俗的生活体验来进行阐述。如刘年的《万物生》组诗,将生命的关怀和流动作为诗歌叙事的核心,“舍不得啊/大地太重/生命太轻……你的微笑/加重了我的悲伤”(万物生)、“芨芨草/戴着重孝;风/如丧考妣;天地/是一座巨大的灵堂(喀拉峻的雪)”……诗中没有佶屈聱牙隐喻的堆砌,而是融入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大地的热爱。至此,诗歌的日常叙事方式从感情的细微处入手来表现语言和主体投入情绪的张力。
(二)及物的现象与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看待事物应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为我们评判先锋文学的叙事性提供了一个可兹参照的有效路径。首先,“物”在《说文解字》的表述为牛为物之大者,本文中的 “物”可以理解为广博的语言,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语言带给人的第一视感是直接可见的。其次,“物”更是语言内涵对情感想象、还原生活真实和历史蕴积的关切。先锋诗歌没有因为日常化的叙事而淡化对历史体验和生命原始性的思考,而是力求通过将感受历史化和理论化后增加文化自信,还原历史事实,不做虚空和漂浮的假设,最终以语言为途径到达“物”的本质。
纵观先锋性视域下诗歌情感想象的转化过程,朦胧诗时期的抒情到先锋时期的叙事使得诗歌创作主体当下性的情感体验得到重视并日益重构,“物”与日常化体验的综合推动真实的勾勒出情感想象方式之间形成的现实性关联。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大众愈发呈现的日常化的生活体验似是为先锋诗歌重回主体地位提供了契机,先锋性的诗情想象研究也愈加重要。
参考文献:
[1]汤学智.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新天地[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5).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