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专业学位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2018-03-14于苗苗马永红刘贤伟

高教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培养路径专业学位

于苗苗 马永红 刘贤伟

摘要:通过实证研究,以学生视角的就业质量为切入点,将就业满意度和起薪作为衡量专业学位学生高就业质量的指标,考察培養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和社会需求路径对专业学位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需求路径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最大,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对高质量就业也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男生和高考生源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所学专业为工程硕士,来自“211”高校和“985”高校,具有工作经验、国际经历、赛事经历这些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很有优势。建议专业学位设置应更关注行业部门和岗位的切实需求,关注实务部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尤其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有关培养的关键环节和高校就业服务的其他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专业学位;高质量就业;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社会需求路径

专业学位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其教育任务是根据特定职业领域或岗位需要,为其输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创造性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也从整体上提升了研究生进入实务部门的就业质量。研究者在前期研究中曾提出,就业质量分析应分为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五个宏观和微观层面[1],就业满意度和起薪是来自学生视角、以学生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和评价主体反映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将就业路径分为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和社会需求路径,实证分析了不同就业路径与高就业满意度和起薪的关系,分析了如何调整专业学位的就业路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试图为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证性依据。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专业学位的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改进环节、提升培养质量、探索培养模式,更好地实现兼具职业性、学术性和应用性的高级实务型人才培养目标,大量研究对课程训练、专业实践、导师指导、学位论文训练等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剖析并达成了普遍共识,也有学者开始关注专业学位培养与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者认为课程设计应增加实践性和职业性强的内容,采取案例教学等灵活的教学形式。Meléndez-Ackerman认为生态工程硕士在野外作业时需要的课程应包括生态科学、野外探险技能与策略、和平与安全教育以及跨学科课程等。[2]也有大量研究论述了专业实践对专业学位培养的重要性,吴小林等人从工程知识的内涵以及工程实践的特性出发,论证了工程实践具有情境性、独特性和层次性等属性,认为应重视从工程实践中获得工程隐性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3]Pascal James Imperato等人提出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应包含250 小时的社区实习要求,以把他们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公共健康实践中。[4]双导师建设是区分于学术学位的全新培养方式,从教育主体角度强调专业学位导师队伍既应有传统的学术型也要增加应用型,王筱静提出在专业学位师资队伍结构中应建立科学的师资分类体系的观点。[5]学位论文应强化论文选题,将实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作为专业学位的论文标准。古继宝通过一系列量化研究,论证了实习旺盛感、学位论文训练和高校就业服务均显著提升专业学位学生的就业能力。[6] [7]研究者在前期对MPA(公共管理)和M.Eng.(工程硕士)就业的实证分析中,已经发现MPA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案例教学能够显著促进MPA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支持环境、领导力提升能够显著促进MPA毕业生的起薪,与业界的联系和促进协同培养将显著提高工程硕士的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并建议我国的MPA教育应该进一步加强案例库的建设、加强国际化的建设以从全球的视角来打造中国的MPA教育,工程硕士的培养应该在多个环节注重与业界的联系,实现高校与业界的协同培养。[8]

二、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检验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基于已有研究文献,本文认为影响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专业学位培养路径应包括课程训练、专业实践、导师指导与学位论文训练。而高校就业服务路径也会对就业质量产生一定影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对学生就业起着重要的外部支持作用,在操作层面指的是学校开设就业和职业规划的课程训练以及开展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情况。此外,学生就业质量还与社会需求路径密切相关,社会需求不仅包括用人单位对包括专业学位的需求度,还应包括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研究者以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40种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为基础,通过对1120家用人单位的反馈,总结出6项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学位学生急需提升的能力,按用人单位选择的比例排序分别是职业实践能力(45.3%)、职业素养(44.5%)、沟通能力(39.1%)、创新能力(38.9%)、团队协作能力(37.2%)和专业知识(37.2%)。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专业类别、学校层次、高考生源地、职业型动机(指入学动机为职业晋升需要、换个行业或领域或未来更好就业)、硕士入学前的工作经验、免试推荐、学术背景延续、硕士成绩优秀、硕士期间的国际经历、硕士期间的赛事经历这些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人力资本变量后,分别从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和社会需求路径构建专业学位高质量就业路径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和表1所示。本文以高就业满意度和起薪作为考察高质量就业的指标,并进行如下假设。

假设1:专业学位的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和社会需求路径均对高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2:专业学位的培养路径、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和社会需求路径均对专业学位学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其中,高就业满意度是指学生对专业学位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高或者非常高。起薪是专业学位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税前月收入,包含每月奖金,由于对起薪的测量方式为选择题,本研究对原选项进行了重新定义,“2000元以下”的定义为1500元,“2000-3000元”的定义为2500元,“3001-5000元”的定义为4000元,“5001-7000元”的定义为6000元,“7001-9000元”的定义为8000元,“9000元以上”的定义为10000元,并按照国际上常用的起薪处理方法,使用起薪的对数进行回归分析验证。

培养路径涉及课程训练、专业实践和导师指导与学位论文训练变量,具体指的是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案例教学质量高、参加专业实践,参加实践基地、由导师组指导、应用类学位论文、学位论文选题与行业实际联系密切、毕业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好。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包括2个变量,分别是学校开设就业和职业规划的课程训练多、学校开展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发布多。社会需求路径包括7个变量,分别是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职业实践能力提升大、职业素养提升大、沟通能力提升大、创新能力提升大、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大和专业知识提升大(见表1)。

(二)信效度检验

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数据的KMO值为0.929,Bartlett球型检验近似卡方值为57694.028(df=153,p<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验证了上述结构假设,共可以抽取出上述的5个变量,各子变量分别落在假设变量上,对总变异量的累计解释率大于50%,同时如表1所示,每个题目在对应变量的载荷在0.534-0.839之间,以上说明测量工具的结构效度较好。为检验测量工具的信度水平,对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总体检验系数Cronbachs α值为0.831(n=19),信度检验结果表明测量工具的信度水平比较理想。因此,经信效度检验,该测量工具达到了统计学的测量标准。

三、样本选择与分布

本研究数据来自一项对全国专业学位学生的调查,选取就业类型为国内工作、出国出境工作和服务国家和地方的服务基层项目的2015届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有效样本8352份。其中男生占比50%,平均年龄为20岁-35岁,高考生源地区为东部和西部各占45%和20%。按照职业成熟度的强弱,将职业准入资格要求严格的教育、法律、会计、临床医学硕士设为一类专业,样本占27%;职业成熟度比前者稍弱的工程硕士设为第二类专业,样本占42%;其他类别的专业学位职业成熟度最弱设为第三类专业,样本占31%。“211”高校样本占27%、“985”高校样本占21%、一般院校样本占52%。60%学生入学动机为职业型,31%硕士入学前有一年及以上工作经验,17%免试推荐录取攻读专业学位,80%本硕为同一或相近学科领域,58%学习成绩排名前20%,21%有国际经历,39%有专业学位相关的赛事经历。

四、假设检验结果

(一)专业学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高就业满意度的影响

以高就业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Logistic模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中部地区高考生源地、有工作经验、赛事经历、课程内容职业性强、参加专业实践、由导师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与社会实践或行业实际联系紧密、毕业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好、学校开展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发布多、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大显著正向影响就业满意度。其中,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职业型动机、“211”高校和“985”高校显著负向影响就业满意度。可能的原因是有职业型动机、来自“211”高校和“985”高校的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更高,就业难以满足期望,因此更容易对就业感到不满。也反映出学校并未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就业需求。

(二)专业学位培养的关键环节对起薪的影响

以起薪对数作为因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分析结果发现(见表4),男生、高考生源地为东部、有工作经验、“985”高校和“211”高校、工程硕士、国际经历、赛事经历、参加专业实践、应用基础研究类或技术开发研究类论文、非论文类、毕业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好、学校开展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发布多、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创新能力提升大显著正向影响起薪。其中,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985”高校和“211”高校、有工作经验、高考生源地为东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而年龄、学术背景延续、教育/法律/会计/临床医学硕士、课程内容实践性强、参加实践基地显著负向影响起薪。可能的原因是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年龄偏小、有跨学科综合学术背景的毕业生,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就读职业成熟度高、职业准入资格严格的教育/法律/会计/临床医学硕士,该专业毕业生较多,竞争激烈导致起薪下降。另外课程内容可能过度强调实践性,忽略了专业学位的学术性特征。参加实践基地对起薪的消极影响可能是因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学生长期在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实训时出现了“离岛效应”,缺乏对实践基地中有效实习的监管措施,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反而产生了就业劣势。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经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对专业学位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有以下5点结论:1.总体而言,与培养路径和高校就业服务路径相比,社会需求路径是专业学位高质量就业的最重要路径,社会对专业学位的需求度是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培养路径和高校就业服务对高质量就业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来自重点高校尤其是“985”高校、有工作经验背景、高考生源地为东部的专业学位學生显示出一定的就业优势,更容易高质量就业。2.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与人力资本的影响下,男生和高考生源地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所学专业为工程硕士,来自“211”高校和“985”高校,具有工作经验、国际经历、赛事经历这些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中很有优势。3.在培养路径中,课程内容职业性强、参加专业实践、由导师组指导、应用型学位论文训练(如论文类型为应用基础研究类或技术开发研究类论文或非论文类、选题与社会实践或行业实际联系紧密、毕业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好),对就业满意度或起薪的提升有积极影响。4.在高校就业服务路径中,学校开展校园招聘和就业信息发布多,可以显著提高就业满意度和起薪,有助于学生高质量就业。5.在社会需求路径中,社会对本专业学位需求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大,正向影响就业满意度或起薪。

(二)启示

1. 社会需求路径是对专业学位高质量就业影响最大的就业路径,建议专业学位设置应更关注行业部门和岗位的切实需求。关注实务部门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尤其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从政策层面设立高等教育界与劳动力市场的沟通机制。也建议增加对学生就业需求的调研以便及时了解,按需设置培养目标和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支持。

2. 分析可知,重点高校和有工作经验背景的学生有一定的就业优势。说明学历作为正式的人力资本信号,高校的品牌效应对专业学位学生就业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而工作经验也是专业学位学生向雇主传递人力资本信息的补充性信号,建议在专业学位招生改革工作中,在政策层面鼓励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报考。

3. 培养路径和高校就业服务路径对高质量就业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在课程内容上增强职业性,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增加高质量导师组的导师队伍建设,鼓励应用型学位论文训练(如论文类型为应用基础研究类或技术开发研究类论文或非论文类、选题与社会实践或行业实际联系紧密、毕业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好)。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知名企业或校友企业开展校园招聘,考虑不同专业学位学生的就业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如校园微信公众号和学生校园电子平台网站,多渠道进行就业信息和职业训练项目的发布。

参考文献:

[1]于苗苗,马永红,包艳华. 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况——基于“2015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J]. 中国高教研究,2017(2):69-74.

[2]Meléndez-Ackerman E J.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Graduate Education Needs in Warfare Ecology[M]// Warfare Ecology. Springer Netherlands, 2011:259-271.

[3]吴小林,齐昌政,文永红,等.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之省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2):12-17.

[4]Imperato P J, Larosa J H, Schechter L. The development of a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Program with an Initial Focus on Urban and Immigrant Health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J]. Journal of Community Health, 2005, 30(6):417-49.

[5]王筱静.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师资队伍结构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9-13.

[6]古继宝,何昌清,刘和福. 学位论文训练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能力影響机制的实证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5):18-22.

[7]古继宝,陈诚,何昌清. 自我职业管理、实习旺盛感与就业能力:学校职业支持的调节作用[J].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3):36-43.

[8]贺克斌,李锋亮,马永红. MPA培养模式与就业状况关系实证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50-56.

(责任编辑钟嘉仪)

猜你喜欢

高质量就业培养路径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质量就业统计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实证分析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提升司法警官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