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经验及演进
2018-03-14余鸣娇谌青何立
余鸣娇+谌青+何立
摘要:本文在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从社会政策的研究视角出发探求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尤其是助学贷款等的实施现状与演进方向。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转变的途径主要有:(1)从以经济救助为主到注重人文关怀;(2)从临时救助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开发;(3)由单一资助到多元参与;(4)从单向供应到建立循环运作机制的范式转换。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资助体系;演进
2007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建立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政策体系,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十年过去了,今年5月17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了《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分析指出,学生资助获得大学生最高满意度[1],说明我国在学生资助方面成效显著。现有研究也表明,助学贷款与其他资助政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生活补贴、学费减免等)一起,基本上解决了一个贫困学生大学期间大部分的生活学习费用支出,资助体系极大地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扰,使他们不再为经济原因而放弃求学圆梦的机会。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奋战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教育扶贫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现有的资助体系提出新的要求,亟需完善原有的单一的、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来适应新时期精准帮扶的要求和全面提升帮扶效果。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助学政策的人文关怀,许多学者试圖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宗旨和模式,来对现有的国家资助政策进行研究和改革。比如,在评估和考量助学贷款政策取得实际效益时候不仅仅以经济效益即贷款覆盖率、贷款数额、还款率等作为唯一指标,提倡更加关注贷款政策对贷款学生的人文关怀,建立对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网。[2]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产生及运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福利国家模式的弊端也渐渐显露。在加拿大学者瑞莫什·米什拉看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促使当前西方国家社会政策转向的主要动因,全球化导致劳务、资本和人员的流动超出了国界,也使得世界各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全球竞争中,这就要求西方福利国家重新审视本国的社会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来应对全球化。在此背景下,“社会投资”理论应运而生。
“社会投资”理论一提出,便在西方国家得到积极响应。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 “社会投资”是指一种积极的福利,除了国家以外,还强调个人和其他组织的参与和责任,改革了的福利国家将是一种社会投资国家(social investment state),它会推动财富的创造,在风险和安全、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关系。注重投资而非直接的给予即是社会投资国家理论的主要原则,它主张国家、个人和集体共同参与社会福利,并投资人力资本。[3]
以社会投资理论为导向的社会政策模式称为发展型社会政策。一改传统社会政策纯粹的消费性再分配做法,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社会开支的投资取向,即通过对促进福利对象福祉的社会项目的投资,来推动经济的增长。
以蒂特马斯为代表的传统社会政策理论强调社会与经济的区分,侧重于维持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标准,强调社会开支具有消费性。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 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一书中,反思传统福利国家以及新右派的批评,提出借助第三条道路建立一个以投资型国家面貌出现的、积极的福利社会。其核心思想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尽量减少直接的经济资助,最大程度地实施人力资本投资,主张将社会开支用于具有产出性与投资性的领域,同时,改变由政府承担单一责任的状况,强调社会共同承担福利社会建设的责任,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通过表1,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两种福利模式在社会价值追求方面的不同之处。传统福利模式以促进社会平等为目标,力求最大限度减少贫困,追求的是结果公平;而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资源的再分配,重在预防贫困而非减少贫困,追求通过时间和金钱资源再分配以达到机会平等。另外,传统的福利模式的价值观是消极的,单一的;而发展型社会政策则是积极的,以未来为取向,且强调多元参与。发展取向凭借其在福利理念和社会分配原则上的创新,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日益广泛。发展型社会政策打破了传统福利模式的思维,发展了社会政策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应该成为推动我国社会政策改革完善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我国高校资助模式的演进
(一)分析模型
在社会投资理论和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引导下,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积极推进“发展型资助”。所谓“发展型资助”,是指结合高校教育特色和学生个人需求,通过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指导等多样化的模式,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扰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5]这是一种由看重结果到关注过程指导的观念转换,是一种从“输血”到“造血”,变“授鱼”为“授渔”的资助模式。
(二)资助体系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表2显示,2007年至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投入普通高校学生资助资金总额逐年增加。表3看出2007—2016年间学生资助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6.84%,大于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高校学生教育资助的投入,越来越支持和鼓励对高校学生的教育资助。
虽然国家对高校学生教育资助的投入越来越大,但因我国正处于转型和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原有的“保障型资助”模式难以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亟需对资助体系进行革新和完善。我们的前期调查研究[8]发现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最主要的学习压力是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所占比例为35.7%,其次是课程负担过重和父母亲人期望过高,所占比例分别为28.4%和17.4%,而经济压力仅占5.7%。而对于学生的受助需求分析表明,经济资助占26.8%,仅为第4大需求,需求最大的是希望得到实践机会,占比高达52.6%,其次分别是学习辅导和就业支持,各占28.4%和27.9%,此外,12.8%的学生希望得到心理咨询帮助。
由此可见现阶段贫困学生的主要需求除物质帮扶外,更加需要人文关怀、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全方位的帮扶,国家的帮扶政策也应将帮扶的对象从特定的人扩展到普遍的贫困,去除贫困学生的标签化影响,由资助特定的人到消除普遍的贫困,除进行物质资助之外更加尊重贫困学生的自主意愿,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因人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帮扶措施上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自我发展能力,防止他们陷入二次贫困。
三、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建立“发展型资助”模式的途径
(一)从以经济救助为主到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新资助政策实施至今,经济帮扶成效显著,资助目标基本达成,极大地推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但在對高校贫困生进行管理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成长带来的心理问题,也直接影响他们在校的生活和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避免经济困难学生陷入“双贫”境地,因此资助政策设计也应转向注重凸显受资助者的主体地位,使受助学生在平等、自愿、自主的情况下接受资助。
(二)从临时救助到能力培养与开发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不单指经济上的绝对贫困,它包括相对贫困,即个人所应该拥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的欠缺,以及在需要时获取资源和动员社会关系的能力缺乏。这包括获取物质资源如知识技术、信息和非物质资源如和他人建立关系以及获得情感上的理解支持等。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贫困生的素质培养与能力开发,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加关注贫困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加注重对其的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专业技能等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训,不断激发并提升他们的发展潜能。发展型资助关注受助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并致力于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通过对其能力的培养达到“受助自助”的目的。首先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然后帮助他们学会链接和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发展型资助”模式力求使这些社会资源变得可用,并确保贫困生对资源的使用有顺畅的途径和手段。越来越多的高校青睐于“自立型”的资助。之所以称为“自立型”是因为有劳动参与和劳动付出,不仅仅是因为“贫困标签”而无偿获得的,是高校为资助贫困大学生而专门设立的资助岗位,如高校设立的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开展针对贫困大学生的预就业模式,引入企业,开设实习性的资助性的岗位,开设家政服务中心,搭建贫困生与家教需求机构之间的桥梁,提供家教岗位,开辟场所提供给贫困生创业,提供非营利性的平价超市等。
(三)从单一资助到完善的资助体系
虽然贫困是经济困难学生共同的特点,但贫困的程度、原因千差万别,资助程度和内容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也多样化。由表6可以看出目前的资助类型主要以奖、助、补为主,主要出资方为学校和政府,主要渠道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而私人资助和社会资助占比很少,社会资助比重不高。 [9]发展型资助改变了单一的经济资助方式,拓宽了资金筹集渠道,根据受助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资助,进而形成国家、学校、社会多层次、多方式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方位联动机制和良性发展机制。各高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奖学金激励学生,通过助学贷款以诚信还贷教育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以自强锻炼学生,通过道德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还应该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部门、社会组织、学生个人和家庭多方参与的多元联动机制。
(四)从消费取向到投资与回报取向
人们常常认为作为福利政策的助学贷款,其社会效益显而易见,但经济收益却甚微。然而社会投资理论却提供给人们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看待助学贷款政策的实际效益。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通过预支大学生的未来消费能力来满足当下消费需求的信贷方式,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能使消费者通过贷款增加当前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扩大生产和消费,是一种通过投资长期项目来获得经济回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助学贷款不仅具有伦理范畴的公平价值,还具有经济范畴的投资价值。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目标应该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贫困群体而是针对消除普遍贫困特别是教育贫困,通过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消除贫困到真正地预防贫困。建立长效预防机制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贷款学生拥有多元化的还款方式和增强其还款能力和还款信心,不仅能使贫困学生贷得起款,还能减少他们的还款压力。提供稳定的就业市场,扩宽就业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代偿机制,建立人性化的还款模式等,能够实现贷款的长期循环运作。建立资金收集、资金发放和资金回收的健全机制,同时保障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形成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条,实现通过投资教育来创造更大的经济回报。
四、总结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经历了从建国后的免费模式到收费模式、从1999年助学贷款全面启动、形成“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直至2007年站在新的起点建立高校大学生新的资助体系的多个阶段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方向,即实施发展型社会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此影响下,我国积极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模式转变,即结合高校教育特色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需求,通过经济资助、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指导等多样化的模式,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扰的同时,努力提高他们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帮扶手段更加精准、帮扶效果更加明显。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实现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四条路径:(1)从以经济救助为主到注重人文关怀;(2)从临时救助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与开发;(3)由单一资助到多元参与;(4)从单向供应到建立循环运作机制的范式转换。但资助体系的改革涉及到出资方、主办方、受助方多个方面,学生、家庭、企业、社会、政府等多个主体,经济、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因此,对其进行改革注定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政策的不断完善,正是追求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国家稳定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www.jyb.cn/zgjyb/201705/t20170517_638764.html.
[2]黄永斌.社会支持视阈下的贫困大学生多维资助方式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Jane Jenson: lost in translation: the social investment perspective and gender equality , Soci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Gender, State & Society ,Volume 16, Issue 4,Winter: 2009.Pp451.
[5]肖杰.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
[6][7]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中国教育: http://www.edu.cn/zhong_guo_jiao_yu/jiao_yu_bu/xin_wen_dong_tai/201702/t20170228_1493263.shtml.
[8][9]余鸣娇,谌青.90后大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认知与行为研究[J].高教探索,2015(7):39-41.
(责任编辑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