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四个基点 提升备课质量

2018-03-14苏峰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材解读小学品德策略

苏峰

【摘 要】教材解读决定着备课质量。小学品德教师备课时在“教材解读”上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上的“懒得读”,也有客观上的“不善读”。因此,在备课中运用“基于课标,通读‘全套教材;基于整合,研读‘整册教材;基于编排,细读‘单元教材;基于教学,精读‘一篇教材”的“四读”策略,以达到提升教师教材解读水平,提高整体备课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材解读;“四读”策略 ;备课质量

教材解读决定着备课质量。小学品德教师备课时在“教材解读”上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上的“懒得读”,也有客观上的“不善读”。

究其原因,“懒得读”是因为品德教师大多为非专任教师,一般由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或班主任等兼任,在意识上对品德学科不够重视,在时间和精力上无法得到充分保证。加之,随着网络共享资源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师采取“拿来主义”应付教学,缺乏深入解读教材的主动性。“不善读”则是因为品德教材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部分留白的呈现形式,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教学光盘、学习活动手册等编写得过于简单,客观上造成教师解读教材的困难。此外,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解读教材的能力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备课质量不高,最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现状,笔者着力研究运用“通读‘全套教材;研读‘整册教材;细读‘单元教材;精读‘一篇教材”的“四读”策略,以达到提升教师教材解读能力,提高整体备课质量的目的。

一、基于课标,通读“全套教材”

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小学品德课程的备课,首先要基于课程标准通读“全套教材”。

(一)课程标准给予“高”视点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读课程标准,可以使教材解读具有“高”视点,可以高屋建瓴地把握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磨刀”,“误砍柴工”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把力气用在刀刃上,解读教材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

(二)不同主题构成“大”视界

《品德与生活》一至二年级共有4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共有8册,组成了品德课程的全套教材。以《品德与社会》为例,每个年级的教材包含了从个人到世界相关的6个教学主题(见图1),充分体现了教材“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编写特点。

例如三年级下册“我的家乡(社区)”单元主题,教师以单元主题为中心来做纵向的梳理、横向的了解,就可以知道该单元在螺旋上升的教材编排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年级同单元主题的关系(见图2)。有了这样的前后联系、相互对比,就可以构成“大”视界,能更深入理解同一个单元主题出现在不同的年级,所对应的目标、教学内容却是不同的原因。

(三)相同内容需要“全”视域

在备课时,不少教师解讀教材只盯着执教的一册教材,容易出现目标偏离、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

以传统节日——春节为例,教材中先后三次出现过有关内容,但每次出现的意义不尽相同。一年级上册的《欢天喜地过大年》重在初步了解春节的来历、习俗,感受春节的气氛;四年级下册的《节日大观》重在理解春节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六年级上册的《民风、民俗大观园》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春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读“全套”教材,就能把握教材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以“全”视域来解读相同内容,避免教材解读的常见错误,提升备课质量。

二、基于整合,研读“整册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缺乏对整册教材的研读,只是孤立地读一课教一课,就教材教教材。研读“整册教材”,不仅可以形成系统的认知,了解教学内容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还可以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与资源整合。

(一)与“时”俱进,整合课程资源

品德教材跨学科的编写模式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就教学内容而言,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例如五年级下册的《高峡出平湖》《西部大开发》《日新月异的交通》《国际组织》等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背景又相对复杂。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整册教材”,寻求社会资源,收集相关资料,策划实践活动,提高教学实效。此外,教材编写会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滞后性,曾经适切的课程资源也会逐渐失去鲜活和生动,也需要立足于“整册教材”的解读,收集、吸纳、储备、整合新的课程资源。

(二)与“校”俱进,整合学校资源

从活动资源来说,学校有科技节、艺术节、贸易节、采摘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活动;有特定时间的德育活动,如国际禁毒日的禁毒教育、重阳节的尊老敬老活动等。这些学校活动都富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是宝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提前研读整册教材,有助于品德教学结合学校活动进行整体规划,丰富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整合教育资源、设计活动形式等,使品德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形成教育合力。

(三)与“生”俱进,整合学生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要把静态的教学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儿童化的品德教学必须重视来自于儿童的课程资源。如执教四年级上册《家庭收支知多少》一课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庭的每月开支。由于调查的数据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生动鲜活的资源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学生体会到父母当家的不易,树立了节约用钱、合理消费的意识。

三、基于编排,细读“单元教材”

品德教材采用的是教学单元的体例。一个单元内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同一个主题,但是几篇课文之间的关系是有所不同的。不同年级的同主题单元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细读“单元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序列特点、编排特征。

(一)“阶梯式”前进的序列特点

品德教材具有“阶梯式”前进的序列特点,同一单元内的教材之间形成了前后承接关系,逐步提升达成更高的教学目标。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为例,第1课《民风、民俗大观园》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家乡丰富的民风、民俗文化,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第2课《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的教学目标为“探究家乡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珍视祖国传统文化”。第3课《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是“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习气、迷信活动和陈规陋习”。整个单元呈现出从“感受丰富性”到“探究渊源”再到“反思弊端”的“阶梯式”前进的序列特点。

(二)“螺旋式”上升的编排特征

品德教材不同年级的同主题单元之间具有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学内容呈现“螺旋式”上升又相对独立的编排特征。以“我们的家乡”主题为例,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教学内容是“了解家乡的方位、景色、物产、名人等”;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则是“了解家乡的城市、交通、行业、机构的巨大变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知多少”重在“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与人们的关系”。同主题不同单元除了教学目标的提升,教学内容的范围也逐步扩大。此外,品德教材同主题单元在中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个人、祖国与世界的内容;在高年级则侧重祖国与世界的内容,兼顾其他内容。小视野上升到大视野,就像一个升腾而起的“螺旋式阶梯”。

四、基于教学,精读“一篇教材”

“一篇教材”的设计既要有完整性,也要有细节性,需要我们整体地看,细致地读,科学地用,这样才能实现最优化的教学。

(一)抓“关键词”制订教学目标

“关键词”是一篇教材的“题眼”,体现了教学重点、核心概念。课文所呈现的“关键词”对教师解读教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对关键词的推敲,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一篇教材的框架,归纳教材的具体内容,以此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从而确保备课能精准把握教学方向。

(二)析“图+文”设计教学流程

品德教材主要是以“图+文”的形式呈现的,附以“时空隧道”“小讨论”“评议箱”“小测试”“金点子”“知音信箱”“广角镜”“图书室”“知识窗”“心里话”等板块。这些板块并不固定,形式也比较自由,多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呈现,如童谣、故事、谜语等,看似浅显,实则蕴含深意。同时教材还有不少板块存在留白,用以启迪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因此,教师要精读这些“图+文”,研究其隐藏的深意,揣摩教材留白的价值,以达到精确解读教材的目的,为科学划分课时、设计教学流程奠定基础。

总之,教材解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到位的教材解读,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流程,课堂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峡.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邬冬星.“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3] 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力.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特点——以浙教版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政苑校区 310012)

猜你喜欢

教材解读小学品德策略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教学反思的四个着眼点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教材的解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