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的系统评述
2018-03-14赵玉攀
赵玉攀
〔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以及少量非核心高引用论文为文献来源,获得55篇开放政府数据相关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归纳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相关研究的主题并进行评述,在此基础上总结现有研究的特点,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缺乏理论性和深度;2)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统性;3)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的缺失;4)没有形成基于中国实践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5)缺乏对开放政府数据顶层设计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弥补和完善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开放政府数据;国内研究;研究现状;研究评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2.025
〔中图分类号〕G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8)02-0164-07
A Systematic Review of Domestic Open Government Data Research
Zhao Yupa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hose CNKI as citations database and retrieve related research on open government data.In the end,the paper selected papers from CSSCI core journals and a small number of non-core highly cited paper as sampl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jor research topics and made comment on them and on this basis,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isting research were analyzed and shortcomings were pointed out.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insufficient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depth;(2)the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3)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open government data readiness assessment;(4)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index system which is applicable to the open data practice of China;(5)the absence of research on the top design of open government data.And the paper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open government data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open government data;domestic research;research status;research review
开放政府数据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开放政府数据的实践。中国政府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对政府数据开放做出了相关规定,国内许多城市也相继推出开放政府数据平台。开放政府数据以及相关主题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吸引了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兴趣,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大量出现。我们希望通过对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不足,根据国内外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的趋势以及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的实践情况提出研究建议,希望为后续研究方向和重点提供帮助。
1文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中收录的期刊论文作为文献资料来源,使用“开放政府数据”、“开放数据”、“开放政府”、“政务数据公开”等作为关键词对全文进行检索得到初始文献。考虑到论文来源期刊影响程度,本文选择CSSCI核心期刊以及少量非核心高引用文献作为研究样本,更能准确地反应目前国内研究的现状。通过手工检索和筛选,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共获取样本文献55篇。
2研究主题和评述
21开放政府数据理论框架、概念辨析
开放政府数据兴起于国外,我国在进行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开放政府数据的起源、历史渊源、概念、内涵等内容进行系统、准确地辨析,更好地理解开放政府数据的整体脉络。
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郑磊对国内外开放政府数据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包括开放政府数据的意义与概念辨析、开放政府数据的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分析框架,提出政策建议[1];谭海波等从开放政府数据的历史渊源、内涵价值、推动路径等方面对开放政府数据进行全面论述,并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提出对策建议[2];赵需要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系统地从概念变迁、驱动力以及未来走向等方面梳理和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的嬗变,为更好理解开放政府数据提供系统脉络[3];季统凯等认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相关概念尚未厘清,没有完全从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等概念中完全独立出来,没有原创性思路和方法等问题,重点对开放政府数据进行概念辨析和对比,总结数据开放的价值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4]。
开放政府数据概念本身属于舶来品,国内对于开放政府数据的概念、内涵不够了解。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不了解开放数据到底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与现有信息公开、信息共享、数据再利用等概念之间异同。对开放政府数据概念、内涵上的模糊就会导致实践偏差,对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的认知不足会导致实践动力不足。国内学者详细介绍开放政府数据的历史起源,从开放层面、开放目的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对开放数据和信息公开、政府信息资源再利用、公共数据等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对开放政府数据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系统论述,从根本上厘清概念、内涵的区别,从驱动力和价值方面阐述开放政府数据的原因和目的。开放政府数据概念、内涵的厘清有助于提高对开放政府数据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发展。
22国外经验的总结和比较
现阶段,中国开放政府数据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和完善的运行体制。国外许多国家开放政府数据经过长期实践,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许多学者对国外开放政府数据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提供建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元数据标准规范
黄如花等认为我国政府数据元数据标准规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元数据标准对于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具有重要意义[5]。文章选取澳大利亚开放政府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元数据标准的元素组成、数据格式、语法结构等,提出建立统一的政府数据元数据标准,发布多种数据开放格式和设置专门的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标准管理维护机构。赵蓉英等从政府数据开放网站的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元数据标准,以期为制定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标准提供有益参考,提出我国需要事先分析和比较各类型政府数据的描述需求,考虑新系统与现有系统的衔接问题,建立网站需求分析报告,按需选择国际标准作为范本[6]。
222法律政策保障视角
开放政府数据实践过程中,政策和法律对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更快地获得政府数据开放所带来的效益起到指引、规范和保障作用,开放政府数据的法律政策保障是各個国家重点关注领域:1)整体政策保障。黄雨婷等总结丹麦开放政府数据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7];何乃东等梳理巴西联邦政府的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开放标准和流程等[8];黄如花等总结英国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从制定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和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9];程银桂等从政策法规视角,调查新西兰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10]。2)特定视角的政策分析。蔡婧璇等从机构与岗位设置、推行政策、法规条例三方面分析了美国数据开放的政策和法规保障[11];胡逸芳等从政府数据开放机构、数据开放必要性、开放范围和开放数据的格式标准等方面,介绍加拿大政府数据开放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实施办法和细则[12];汤志伟等构建了包括工具性维度和内容评价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来对中国和美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进行比较分析[13]。
223多维视角的经验总结
陈萌分析了澳大利亚政府数据开放的机构与岗位设置以及政策法规体系[14];黄如花等发现法国通过设置相关机构和岗位、制定完善的政策与推行法律法规等3种主要方式,推动开放政府数据[15];夏义堃从开放数据战略制定背景与过程、内容框架以及战略实施的法规制度、政府组织结构、条件保障、社会支持以及检查评估等方面对各个国家开放政府数据战略进行国际比较和总结[16];朱琳等分析美国开放政府数据政策和组织体系[17];武琳等从政策、资金、培训和评估4个方面总结欧洲开放政府数据的合作模式,重点分析数据共建共享的实现途径[18];翟军从政策保障、国际合作、公众参与、需求驱动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分析英国开放政府数据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19];相丽玲等探索中外各国政府数据开放在运行方式及保障机制方面的异同[20];汪庆怡等从数据提供、数据检索、数据利用以及用户的交流与互动4个层面对网站面向用户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详细介绍与分析[21];黄如花等从数据对象、数据组织、数据检索、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分享反馈等方面入手,对比分析英美数据管理功能[22];李燕等从数据资源、授权模式、数据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介绍了英国政府开放数据网站的特点[23];陈美将美国开放政府数据保障体系归纳为良好的信息自由保障和规制、不断完善的政府网站建设、追求合作、信息政策的有效执行、高层领导的重视等几个方面[2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重点从数据开放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角度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开放政府数据的领导和协调机制、行政推进机制、制度建设、第三方参与等方面进行调研,梳理数据开放的国际实践和已有经验,同时结合我国数据开放的政策要求和发展现状,总结提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顶层设计的相关政策建议[25]。
国外开放政府数据领先国家的经验对于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主要分为单一方面和多维度。单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元数据标准的总结和法律保障政策的归纳,表明了两者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中的突出地位,统一规范的元数据标准有助于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推动数据开放、隐私保护、数据利用的最重要保护伞。另外学者更多地关注国外开放政府数据多维度整体的经验总结,主要表现在法律政策保障、数据管理、管理体制、推行体制等方面,对国外经验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希望通过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提供参考。
23国内现状调查与分析
231国际比较研究
徐慧娜等以用户对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为导向,以纽约市和上海市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为例,比较两个城市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的有用性、易用性和用户数据利用效果[26]。吴刚等选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我国北京和上海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现状、组织和检索、服务方式等方面探究当前国内平台发展现状[27];杨瑞仙等从政策体系、保障机制和公开系统三方面对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开放政府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我国的现状和不足[28];岳丽欣等选取美国、英国、印度3国的数据开放平台进行介绍,分析国内部分省市的开放数据平台并进行对比分析[29];夏义堃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数据开放评估体系内容的梳理,系统分析不同评估体系对中国政府数据开放情况的基本认知[30]。
232国内现状评估
郑磊等构建基于“基础”“数据”“平台”三大层面的评估框架对中国多个地方的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31];张勇进从数据开放管理机构、共享和内部开放的推进机制、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现状进行分析[32];黄如花等从总体情况、数据资源建设、数据组织与检索、数据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33];曹雨佳建立政府开放数据生存状态评估表,对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生存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34];晴青等对北京政府数据开放的元数据数量、分类、增值利用能力等指标进行梳理,分析北京政府数据开放的现状[35];郑磊等对我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的技术和法律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开放数据的数量、种类、格式、获取方式、及时性、开放授权、元数据、浏览下载量等维度[36];周文泓对我国省级政府开放数据进行调查,从开放数据的政策、平台与应用梳理开放数据的进展并发掘相应的问题[37]。
研究者对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研究主要从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现状分析展开,从不同的方面对比国内外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或者从特定角度对国内已有开放政府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主要集中在对数据本身研究,如从数据检索、数量、类别、格式、及时性、授权、下载等方面,当然也有学者对开放政府数据政策体系、保障体系、数据管理、推进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现状的分析有助于发现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良性发展。
24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方法和指标研究
郑磊等构建基于“基础”“数据”“平台”三大层面的评估框架对中国多个地方的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31];夏义堃针对当前国际组织代表性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的实施,从评估方法、评估对象以及指标体系与评估效果等角度归纳各类评估项目的特色与不足,提出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围绕主题科学制定,以数据开放为核心,注重评估方法的整体优化以及重视评估信息采集与处理的信度与效度等[38];姜鑫等以开放数据晴雨表评估项目作为实例,从评估框架、评估对象、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国际组织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进行比较分析,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反馈的政策过程视角对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提出了政策建议[39];郑磊等对国内外评估项目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其评估框架、指标和方法,初步构建系统全面的评估框架,发现大多数现有评估项目强调数据的格式标准和质量,并注重对政府部门推动数据开放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进行评估[40];张晓娟等从开放政府数据评估体系的重点及发展趋势入手,选取当前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的指标,分析了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体系的指标特征及各国表现,解析开放政府数据发展的不同模式[41];马海群等从网站可达性、数据易用性、网页可用性、服务舒适性、用户满意、用户信任等维度提出开放政府数据网站服务质量的测量模型[42];邹纯龙等从网站规模、网站性能、网站体验、网站内容、网站影响等维度构建开放政府数据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神经网络算法确定总体评价结果[43];武琳等构建了包含三级指标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服务绩效评估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实际应用[44]。
关于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方法和指标的研究主要是对国际现行的主要评估框架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评估框架、评估对象、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对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提出政策建议。另外,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或网站是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载体,也有学者关注开放政府数据网站的绩效和服务质量评估,从网站性能、网站体验、数据质量、用户满意等方面构建开放政府数据网站评估框架。
25开放政府数据影响因素研究
谭军根据TOE理论框架对开放政府数据的阻碍因素从技术维度、组织维度、环境维度3个层面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因素对政府机构参与开放数据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环境因素,尤其是法律和政策作用,技术因素被认为相对容易解决[45];陈丽冰从客观问题、组织文化分析我国开放政府数据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原因以及对策,认为政府推动开放数据,不仅是有好的信息科技就能实现,同时也是文化变革与公共服务态度的转变,政府必须创造组织内的开放数据文化[46];高天鹏从思想观念、政府管理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监督体制、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支持、数据安全、公民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数据价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梳理开放政府数据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解释结构模型[47];樊博等从政府部门大数据能力构建出发对开放数据建設进行研究,基于创新扩散理论,从组织层面构建政府大数据能力分析框架,研究组织支持、组织兼容、组织文化,组织结构起负向影响,权力距离与大数据能力的关系[48];董娇等从影响公众参与的角度分析影响公民参与开放政府数据的因素,提出提高数据完整度、透明度,提升公众认同感和信任是激发公众参与开放数据的有效措施[49]。对于开放政府数据推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开放政府数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更多地从组织层面和外部环境出发促进开放政府数据的开展和数据的利用。
26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和价值产生
王芳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大数据开放与利用的价值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主题在数据开放与利用过程中的深层利益关系,包括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冲突、利益分配关系、成本收益考虑与管理风险,面对存在的问题通过依法治理、民主协商管理、风险评估、成本收益评价等科学分析手段解决[50];沈晶等对政府数据开放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使用“权力—利益”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和利益相关度,提出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策略,结合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理论,探索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生成机制[51];王法硕等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发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提高政府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资源互补依赖与政企战略合作5个主范畴对政府数据开放利用产生显著影响[52];周志峰以创新创业为背景探讨政府数据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国内外开放数据开发利用的实践案例,从政策法规、管理、开发途径以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促进政府开放数据开发利用的对策[53];司林波等分析我国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利用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全国性战略规划和政策环境、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跨部门协作困难以及数据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凸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54];赵雪姣等根据英国基于不同数据及对预防不同腐败行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构建基于开放政府数据的腐败防治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初步分析英国利用开放政府数据反腐方面的若干经验,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利用于防治腐败提供借鉴[55]。
开放政府数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对数据的再利用,提高政府透明度,促进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充分利用社会公众力量提高政府和个人决策水平,激发社会力量对开放数据的再开发利用,从而产生更多的有附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影响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因素,探索价值生成机制和实现路径,从政策法规、管理、开发路径以及技术等方面提出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建议,提高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程度,释放开放政府数据的最大价值。
3研究特点和不足
随着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逐步开展,国内相关研究也逐步深入,出现大量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国外经验总结和对比仍然是主要方向,但逐步深入和细化。由于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实践起步较晚,仍在探索阶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于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发展和实现后起优势有着重要意义。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开放政府数据建设经验的介绍,从笼统介绍国外实践情况和经验总结逐步向细化、有重点深入分析发展,重点关注国外开放政府数据的法律政策保障体系、管理机制、推行机制以及社会力量参与;2)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现状分析研究成果增加。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一些城市逐步开展开放政府数据实践并不断完善,也取得一定成效,对于这些较早较为完善的开放政府数据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善提高指明了重点和方向,也为其他准备实施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城市提供最有效、直接的借鉴;3)关于开放政府数据实施的研究逐步呈现。开放政府数据不是简单地公布数据,同时也会对政府部门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是一场政府部门的变革。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必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阻碍,不仅表现在技术方面,更体现在组织文化、数据管理、组织构架、组织利益等组织和管理层面。目前国内学者开始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影响政府部门开放数据的因素,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这对于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准备和实施提供关键性的指导;4)开放政府数据系统评估研究的开展。虽然我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开放政府数据规划,但一些城市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中逐步探索开放政府数据规划和实施。许多学者对国外开放政府数据评估的系统框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尝试利用这些评估框架对中国某些城市开放政府数据从政策、数据、制度层面进行评估,有些学者在国外评估框架基础上制定适用于我国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5)对开放政府数据利用和价值产生的探讨。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是为了使各种社会力量再开发利用政府数据资源,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目的在于数据的再利用和价值释放。国内一些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和背景分析开放政府数据利用的影响因素,探索价值生成机制和实现路径,开始从理论上关注开放政府数据的后期利用和价值释放。
虽然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有研究缺乏理论性和深度。在本文选择的55篇核心期刊文献中,有将近30篇是关于国外经验介绍和国内现状分析,介绍国外实践情况,从不同视角分析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情况,而对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研究、实施影响因素以及价值生成等内容研究相对较少,缺乏理论深度。总结国内外的经验固然重要,但结合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探索中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和影响更值得深入。另外就单项研究来说,缺乏研究深度,如就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标准来说,只有两篇相关文献,且只是粗略的研究。2)现有研究呈现碎片化,缺乏系統性。开放政府数据是一项系统化项目,包含准备、实施、影响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涉及许多问题,比如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涉及政策法规、数据授权、数据管理、数据开放、数据使用、开放政府数据评估、完善等环节。现有研究虽然基本涉及开放政府数据的各个方面,但集中在某一细小环节,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系统。3)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的缺失。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是对成功实施开放政府数据所具备条件的评估,是为了有效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成功实施,避免政府开放数据项目盲目开展,造成资源浪费。世界银行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框架,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比较重视准备度的研究和评估,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没有制定适用于我国的准备度评估框架,或相关的实践评估。但相关研究对于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成功实施和项目评估都有着重要意义。4)没有形成基于中国实践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和指标。开放政府数据的评估能够系统对开放政府数据实践进行梳理,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提高和改善指明方向和重点,是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的重要方面。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大都是对国外评估框架的总结和分析,以及利用这些框架对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实践的评估,现有研究中只有郑磊提出了基于“基础”“数据”“平台”的评估框架。5)缺乏对开放政府数据顶层设计的研究。虽然现有研究从政策体系、保障体系、数据质量等方面对开放政府数据进行研究,但没有从整体上构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顶层设计。目前为止,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导致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有研究只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从数据开放管理机构、共享和内部开放的推进机制、数据开放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顶层设计,这也是后续研究的重点领域。
4后续研究重点
根据对国内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现状的梳理,结合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作者提出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研究的重点,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结合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探索适合的开放政府数据顶层设计。开放政府数据的顶层设计对于开放政府数据的成功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开放政府数据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统一的顶层设计,缺乏有效的规划。开放政府数据的顶层设计研究建议将共享和内部开放的推进机制与政府开放数据推进机制结合起来,借鉴先行地方政府的有关经验,探索开放政府数据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2)关注中国开放政府数据前期的准备度评估。许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开放政府数据并准备实施,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开放政府数据项目的盲目开展,有效地评估开放政府数据成功实施所具备的条件,促进开放政府数据的成功实施和价值实现,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必不可少。虽然国外学者和机构制定了详细的准备度评估框架,但考虑到国内外行政体制的差异和实际情况,学者应该从中国现实出发制定出适合国情的开放政府数据准备度评估框架,为开放政府数据的成功实施提供指导;3)结合已有实践,重点探索基于中国国情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根据前文所述,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大都是对国外评估框架的总结和应用,只有少数学者提出基于实际情况的评估框架。我们应该在已有先行试点相关实践经验基础上,将国外研究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制定出适用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和指标,为开放政府数据的实施以及后续的改善提高指明方向和重点;4)探索数据供给困境和供给激励。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实现的基础是政府数据资源,而政府部门作为数据的持有者,出于数据安全、隐私、法律责任、权力流失等考虑,不愿意开放数据,造成数据供给不足。开放政府数据晴雨表中指出世界各国普遍放慢开放政府数据脚步,减少数据开放量,中国也存在类似情况,开放政府数据达到发展瓶颈。单单依靠行政权力不足改变数据供给不足的现状,需要从制度设计出发,探索数据供给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开放政府数据的深入发展;5)重点关注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用和价值产生。开放政府数据本身不是目的,需要推动数据的再开发使用来实现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结合现状,深入分析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开放政府数据的影响因素,探讨可能实现的多样渠道;另外,根据开放政府数据的利益相关者探索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生成机制,重点探讨开放政府数据经济价值实现的途径和生成机制,为开放政府数据价值生成提供指导,达到开放政府数据的最终目的,推动开放政府数据的良性循环发展。
參考文献
[1]郑磊.开放政府数据研究:概念辨析、关键因素及其互动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13-18.
[2]谭海波,张楠.政府数据开放:历史、价值、路径[J].学术论坛,2016,(6):31-34.
[3]赵需要.政府信息公开到政府数据开放的嬗变[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4):1-9.
[4]季统凯,刘甜甜,伍小强.政府数据开放:概念辨析、价值与现状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43(3):327-334.
[5]黄如花,李楠.澳大利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标准[J].图书馆杂志,2017,36(5):87-97.
[6]赵蓉英,梁志森,段培培.英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元数据标准--对data.gov.uk的调研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9):31-39.
[7]黄雨婷,黄如花.丹麦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7,(1):27-36.
[8]何乃东,黄如花.巴西政府数据开放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7,(1):37-44.
[9]黄如花,刘龙.英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7,(1):1-9.
[10]程银佳,赖彤.新西兰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9):15-23.
[11]蔡婧璇,黄如花.美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7,(1):10-17.
[12]胡逸芳,林焱.加拿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法规保障及对中国的启示[J].电子政务,2017,(5):2-10.
[13]汤志伟,龚泽鹏,郭雨晖.基于而为分析框架的中美开放政府数据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7):41-48.
[14]陈萌.澳大利亚政府数据开放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7,(1):18-25.
[15]黄如花,林焱.法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法规保障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2017,(3):1-6.
[16]夏义堃.开放政府数据战略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对策选择[J].电子政务,2017,(7):45-56.
[17]朱琳,张鑫.美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与实践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4):98-105.
[18]武琳,伍诗瑜.欧洲开放政府数据合作模式与实现[J].情报资料工作,2017,(4):75-80.
[19]翟军,翁丹玉,袁长峰,等.英国政府开放数据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启示[J].情报科学,2017,35(6):107-114.
[20]相丽玲,陈梦婕.中国政府数据开放的运行机制比较[J].情报科学,2017,35(4):9-14.
[21]汪庆怡,高洁.面向用户服务的美国政府开放数据研究及启示--以美国data.gov网站为例[J].情报杂志,2016,35(7):145-150.
[22]黄如花,王春迎.英美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数据管理功能的调研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9):24-30.
[23]李燕,张淑林,陈伟.英国政府数据开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情报科学,2016,34(8):148-152.
[24]陈美.美国开放政府数据的保障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7):148-153.
[25]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顶层设计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6-12.
[26]徐慧娜,郑磊.面向用户利用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纽约与上海比较研究[J].电子政务,2015,(7):37-45.
[27]吴钢,曾丽莹.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平台建设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6,(6):75-79.
[28]杨瑞仙,毛春蕾,左泽.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现状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5):167-172.
[29]岳丽欣,刘文云.国内外政府数据开放现状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1):60-67.
[30]夏义堃.国际比较视野下我国开放政府数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4):34-40.
[31]郑磊,高丰.我国开放政府数据平台研究:框架、现状与建议[J].电子政务,2015,(7):8-16.
[32]张勇进.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现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11):19-23.
[33]黄如花,王春迎.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现状调查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7):50-55.
[34]曹雨佳.政府开放数据生存状态:来自我国19个地方政府的调查报告[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4):94-101.
[35]晴青,赵荣.北京市政府数据开放现状研究[J].情报杂志,2016,(4):177-182.
[36]郑磊,熊久阳.中国地方政府开放数据研究:技术与法律特性[J].公共行政评论,2017,(1):53-73.
[37]周文泓.我国省级政府开放数据的进展、问题与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17,(1):11-18.
[38]夏义堃.国际组织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19):75-83.
[39]姜鑫,马海群.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方法与实践研究——基于《全球开放数据晴雨表报告》的解读[J].现代情报,2016,36(9):22-26.
[40]郑磊,关文雯.开放政府数据评估框架、指标与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8):43-55.
[41]张晓娟,孙成,向锦鹏,等.基于国际评估体系的政府数据开放指标特征与模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7,(2):29-40.
[42]马海群,唐守利.基于结构方程的政府开放数据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9):10-15.
[43]邹纯龙,马海群.基于神经网络的政府开放数据网站评价研究[J].现代情报,2016,36(9):16-21.
[44]武琳,伍诗瑜.城市开放政府数据平台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J].图书馆论坛,2017,(5):1-7.
[45]谭军.基于TOE理论架构的开放政府数据阻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6,35(8):175-178.
[46]陈丽冰.我国政府数据开放的推进障碍与对策[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40(4):16-19.
[47]高天鹏,陈晓威,赵秀林,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影响因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47-53.
[48]樊博,陈璐.政府部门的大数据能力研究--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J].公共行政评论,2017,(1):91-114.
[49]董娇,董建新.开放政府数据中公民参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9(1):21-28.
[50]王芳,陈锋.国家治理进程中的政府大数据开放利用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6-12.
[51]沈晶,胡广伟.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价值生成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12):92-97.
[52]王法硕,王翔.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利用的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一项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7):151-157.
[53]周志峰.创新创业视域下促進政府开放数据开发利用的对策分析[J].情报杂志,2017,36(6):141-147.
[54]司林波,刘畅,孟卫东.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及面临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图书馆学研究,2017,(14):79-84.
[55]赵雪姣,张楠,孟庆国.基于开放政府数据的腐败防治:英国的实践与启示[J].公共行政评论,2017,(1):74-89.
(实习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