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18-03-14史宝玉陈思宋丁思琪

对外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史宝玉 陈思宋 丁思琪

[摘要]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机制不健全,其中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沟通渠道不完善,企业文化未发挥凝聚作用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是阻碍中小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公平公正的监督约束机制和良好的沟通机制三条路径。

[关键词]中小企业 ; 创新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2-00-0

在全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新旧动能交替,伴随着“双创”战略有效实施,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不断突显,社会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各项战略推进及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角。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制度不仅能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有序运行,也是企业体制框架的命脉,所以科学完善的管理系统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使企业有条不紊的发展,并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制度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规范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是体现综合能力的指标体系,它包括若干要素,这些要素也从多方面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发挥和提升,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金和人才。我国大量中小企业缺乏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在我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研究教学机构是科技创新人员聚集地,企业拥有的科技创新人才不足总额的40 %,中小企业的比重更低,不足30%;而美国这一比重高达60%,日本甚至达到6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影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机制不健全。

一、中小企业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中小企业激励制度不完善,尚未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企业领导者没有认识到激励的重要性,没有把员工当做企业的资本来看。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激发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总是口头上重视人才,行动上并没有注意到人才的流失,更没有有效的措施,因此员工工作热情难以提高,导致员工流失事件时有发生。管理者过分注重企业的效率指标,忽略内部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没有设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激励措施简单,如几年一次的休假、疗养、适当奖金等,来满足员工的需求。受企业规模限制,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存在晋升制度不合理等现象,甚至只是按时发工资,一味强调公司的效益和利益,所谓的福利制度也得到有效执行,从而导致员工工作缺少热情和动力。

2约束机制不完善

部分中小企业处于非科学管理状态,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规章制度大多针对普通员工制定,而对管理者缺乏有效约束。管理者常将自身排除在制度之外,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没有做到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公司约束机制不完善,普通员工没有监督权限,不满情绪得不到疏导,日积月累可能升级为消极怠工或愤然离职,造成人才流失。

3沟通渠道不畅通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也表现为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沟通不及时。员工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和积极性,既是员工能力的体现,也是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的外在表现。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与员工缺少必要的沟通,内部信息传达往往只依赖于会议和文件等正式渠道。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往往经过组织各个层次,由高向低传达,传递过程中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同时因信息传达是单向的,缺少必要的反馈,即使信息传达到位,也可能因员工理解不全面而影响执行效果,最终导致执行力下降。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1企业文化未发挥凝聚作用

健康科学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发展,引导员工的思想走向,增强企业凝聚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大多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过分强调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忽略了只有制度创新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忽视文化建设,未没意识到文化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员工不了解企业文化,员工间的凝聚力较弱,企业竞争实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企业员工还保有安于现状、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等思想,担心改革会损害个人利益,不接受甚至抵制创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努力进取就意味着倒退灭亡,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提升竞争力。

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途径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创新依赖于员工高效的行为,激励手段的有效性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保障。企业应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充分考虑员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有针对性地实行不同的激励手段。

第一,物质激励。物质激励能保障员工最基本需求的满足,是企业首要考虑的激励措施。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工资奖金制度,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执行,不搞“平均主义”,同时考虑员工的差异性,增加绩效工资工资和奖金比例,实现多劳多得,体现绩效的价值。除工资、奖金外,还要增加福利的内容和比例,在法定福利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多种多样的自助式福利,如带薪休假、组织团队参观旅游、能力提升培训、聚餐春游、家属答谢会等。同时还要为员工提供相对舒适的办公环境,让员工处在清洁、秩序良好的环境中,在公平、公正的氛围下工作,自然会减少怨愤,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样,工作场所和环境等客观环境可以影响员工的士气,也可以使正能量在办公室传播,鼓舞员工,同时种些花草,间歇时间放些轻松的音乐,提供员工休息间等,让员工在休息时得到真正放松,以更饱满的精神工作。

第二,情感激励。企業对于每一个员工来是他们共同的家,工作中,领导对员工要适当的关心,给予足够的关怀和体贴,常说些问候和安慰的话语等。在工作中,管理人员应传播正能量和积极的情绪,让员工感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关心,激励员工全心全意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工作。

第三,事业激励。员工参加工作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还需要因工作而结成的社会交往,以及必要的人文关怀等社会关系需求和情感需求,甚至是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建立合理的晋升制度和畅通的晋升渠道,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和努力方向,对于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员工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愿景激励同样重要,在任何企业中,愿景像设立了一个磁场,会使员工保持一致的步伐向共同目标努力,愿景为员工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指明方向,让员工有意识的将职业前景和企业愿景相结合,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目标的统一。个人价值和企业目标共同实现成为每个员工的心愿,目标明确,齐心合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对员工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同样员工对企业和管理者也要进行监督和约束。组织机构中应设立专门监察部门,建立健全公司管理制度,以保障约束机制的有效实施。不仅要监督员工的违规行为,而且也要擅长发现员工的闪光点,对做得好的员工进行奖励,赏罚结合以促进监督机制顺利实施。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纽带,有了信息沟通媒介后,员工之间可以分享他们的情感和所见所闻,消除彼此的误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网络,设立专门的信息通知栏,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动态,如新规、奖惩事件及发展规划等;或者在公司最瞩目的位置设置LED屏幕,实时传递公司最新消息。除了信息沟通,企业还要注重情感沟通,将真情实感的沟通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通过多手段、多渠道的沟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重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挖掘其潜能,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伟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8):241-242.

[2] 姜卫韬 中小企業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06(8):107-119.

[3] 王鹏,李健,张亮 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5(5):37-46.

[4] 朱平利,赵红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沟通机制的优化策略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5, 5(6):127.

(责任编辑:顾晓滨马琳)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