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单元整合方向提升整合教学实效

2018-03-14储广林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单元整合课型知识点

储广林

【摘 要】单元整合教学围绕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依据教材中的单元整体,结合学科特点,整合知识点,统筹安排课时,定位基本课型,让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向学生能力的形成,板块式推进教学进度。教师在语感和语理的结合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单元整合;知识点;课型;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却一直存在着单篇课文逐课时学习的习惯,教学效率受到质疑。开展单元整合教学,着眼点不只是在单篇课文,更是从单元整体出发,既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淀语感、拓展阅读,又引导学生从本单元课文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感受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品析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领悟作者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实现语感和语理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结合,在“语感—语理—语感”的循环过程中提升语用能力,落实“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一、整合知识点

语文教材中,散落着无数语文知识点,有阅读知识点,也有写作知识点。在单元整合时,教师就要发掘这些散落的“珍珠”;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落实这些知识点的教学,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要把握语文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字词学习:遵循“预习—课堂检查—单元盘点”的流程;(2)語言积累:以课后要求为主,落实背诵积累内容;(3)阅读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品悟精彩描写,体会表达效果,提升概括能力、复述能力等; (4)表达训练:围绕单元写作训练,从精读课文中选取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练笔。

二、整合课时

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为单位。教师根据《教师参考用书》的建议,将每篇课文的学习分为2~3课时、作文2课时、练习2~3课时,以此组织教学活动。单元整合则是以每个单元为一个整体,融合课文教学、作文、练习等。整合课时要依据文本、单元、年段的目标要求,清晰课时目标,注重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三、整合课型

基础过关课:阅读教学首先要读通、读懂课文,这是整合的前提。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内完成以下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指导难写的字,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2)朗读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3)厘清文章条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精读赏析课:教师依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一篇文章为精读赏析课,也可以围绕单元知识与能力点或教学重难点,把本单元内几篇文章的重点段落作为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活动。在精读赏析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习得。

精读赏析课应落实单元目标,指导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让学生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品味语言,掌握重要的阅读方法,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感受文本的主题。在精读赏析时,也可以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文,作者从花、叶、果三个方面来写石榴。教学时引导学生掌握理思路、抓重点、展开联想的方法,运用这一写法学习《家乡的橘子》,进行学法迁移。

主题阅读课:现有教材,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或者其他版本,一般都是按主题来组织单元。单元整合时,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开展主题阅读。这既是对本单元阅读的补充,又是对单元训练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巩固和提升。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近鲁迅”主题,可拓展阅读《父亲对我的教育》《回忆鲁迅先生》《秋夜》《访鲁迅故居》等系列文章,并在阅读中开展编写提纲的训练。

读写迁移课:教材不仅有提高学生理解和感受语言的功能,还蕴含写作的密码。教学时,以单元为整体,引导学生发现、迁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草船借箭》《景阳冈》等文章,这几篇文章在写作上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该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

习作指导课:单元整合还要对阅读和习作进行整合,提高习作指导的实效。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等文章,都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习作课要求写一位名人,学生就可以运用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来写一写。

四、整合能力训练

开展单元整合,要明确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落实到课堂,应注重三者的相互渗透,使其融为一体。同时观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言语能力、思维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板块式推进,实现从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转变,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能力。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在预习过关、精读赏析的基础上,教师发现这一单元课文在写作上的共同点:采用对比的方法来描写。于是教师整合知识点,制定教学目标:针对《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青山不老》这组文章,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来写文章的方法。

第一板块——复习《只有一个地球》,认识对比方法。(1)从哪里看出地球太可爱了,又从哪里看出地球太容易破碎了?(2)想一想,先写地球的可爱,再写地球容易破碎,这是采用了什么方法?(3)作者说宇宙大,但又写科学家说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又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总结:因为作者采用了对比方法来描写,所以我们读了文章后,更加懂得了地球的唯一,知道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

第二板块——学习《鹿和狼的故事》,领悟对比方法。默读文章,思考:(1)一百年前的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子?(2)罗斯福总统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之后,又是什么样子?这里,作者把什么和什么进行了对比?

第三板块——学习《青山不老》,再次体会对比方法。(1)晋西北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老人生活的小环境是什么样的?(2)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人住的山沟是怎样的?(3)十五年来,老人一直怎么做?十五年来,老人做成了什么? 这里把什么与什么进行了对比?领悟作者把环境与老人的迎难而上、把取得的成绩与老人的坚持进行了对比,让我们感受到老人植树造林、造福后代的精神。

第四板块——写法迁移。对比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方法,可以是一个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可以是一个事物不同时期样子、状态的对比,可以是自然环境与人的态度、取得的成绩的对比,写人的文章还可以是人的态度的前后对比,等等。对比让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文章揭示的主题更深刻,表现的人物形象更鲜明。学生平时习作时就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阅读文章片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方法来写作的。学习运用对比方法,写一篇环保小论文。

在单元整合的过程中,教师抓住本单元几篇文章写作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领悟这种写法的作用,并联系自己写的文章进行修改,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向学生能力的形成,更能有效落实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合,充分提升了现有教材的价值。在课堂中,不仅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还注重从本单元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真实发生。在语感和语理的结合中,学生的言语智慧得到发展,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节.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访谈[J].语文建设,2008(9).

(江苏省南京市古平岗小学 210013)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课型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基于核心素养的创造式课型组合操作体系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知识点自测
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
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