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婺商特质的跨文化商贸人才培养研究

2018-03-14张岸嫔

对外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跨文化

张岸嫔

[摘要]以培养具有现代婺商特质的应用型跨文化商贸人才为目标,通过重构商贸类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婺商文化教育体系、研发素养课程,搭建“跨文化”实践平台、创设培育婺商特质环境等举措,探索提高商贸人才质量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现代婺商特质;跨文化;商贸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2-0130-0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合作发展的理念,它依靠我国与相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将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并依赖“丝绸之路”的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与此同时,需要大量跨文化商贸人才。

近年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部署下,金华将以电子商务为主要特色的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来抓,并希望通过5—10年的努力,让金华的网络经济处于省内乃至国内领先水平,努力打造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建设全国网络经济强市、电商示范城市。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推进和浙江省第四大都市群、金义都市新区、跨境电子商务园、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金义科创大走廊、全球最长“义新欧”中欧货运班列开通和生态大廊道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落实,以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永久落户浙江金华金义都市新区,金华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知识、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的现代婺商和新生代婺商,需要现代婺商特质的跨文化商贸人才为其保驾护航。而此类人才不足、企业家才能的缺失是制约浙中经济发展的瓶颈。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作为金華市区唯一的一座具有四十年商贸教育历史的中职学校和省级商贸类龙头学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人才,而且也积累了厚实的专业教育教学功底和教学经验及浓郁的商贸校园文化。在商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三个普遍现象:一是学生普遍存在着思想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不强、怕吃苦、图享受的现象。二是传统职业教育偏向于重技能轻素养、重做事轻做人的情况。三是学校专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特色的对接程度不够、本土商业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与研究不足。出现中职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高等问题。

而现代婺商特质的跨文化商贸人才培养的研究,正是综合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商贸类专业人才内涵建设、提升商贸类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相关概念

(一)现代婺商特质

婺商的核心是代表浙江人信义和坚毅,而现代婺商的“现代”性,是指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金华“开放活市”等新倡议的提出和时代背景下,传统婺商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国际视野”,也称“跨文化”思维和能力,与“信义、坚毅”形成并列和对称,概括为“包容、开放”。因此,“现代婺商”即指具备“信义、坚毅、包容、开放”特质的商贸类专业技能型人才(如图1)。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在商贸人才培养中,将“信义、坚毅、包容和开放”作为培养方针,用于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学商史、悟商道、精商策,为当地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思维能力的新生代婺商。

(二)婺商文化

婺商文化指的是婺商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体现在婺商的经营方略、文化追求、处事原则、审美标准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

(三)“跨文化”思维和能力

“跨文化”思维即指多民族、多元化国家的种族、文化、信仰、价值观或国际化视野;“跨文化”能力,即沟通、交往、贸易等所需要的文化知识、语言技能等。

二、现代婺商特质的跨文化商贸人才培养路径

(一)对接产业发展,重构商贸类专业培养目标

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重新审视和设定商贸类专业培养目标,是进一步增强商贸类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商贸流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经过持续调研和多方论证,提出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商贸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如图2)。

课堂是学生接受婺商文化传承和道德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传承婺商文化并将婺商文化融入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内,通过系统讲授,实施教学渗透。通过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中国商业文化史》、《浙商发展史》、《婺商经营之道》、《婺商公关艺术》、《婺商理财思想》、《婺商名人事迹》、《婺商创业史》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商路、商人、商帮、商号”等商业历史,了解浙商婺商的发展历程,充实商贸文化历史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深切感受婺商的精神魅力,从而内化为自我完善的主动需求,逐步形成深厚的婺商“信义”、“坚毅”人文素养。

(二)弘扬婺商文化,构建婺商文化教育体系

作为培养现代婺商的商贸类职业学校,无论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都要将婺商文化纳入学校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图3)。

(三)研发素养课程,搭建“跨文化”实践平台

1开发一系列国际化课程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金华“开放活市”实施背景下,国际化课程建设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全球化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商贸类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已逐步将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列入培养方案(如图4)。

要倡导跨文化教育,积极推进基于课堂的国际化课程,如开设国际贸易中所需求的职场英语,如跨境交流与沟通课程、商务英语口语100句等,使专业英语的教学生动化,侧重实际应用;开设扩大国际视野的课程如欧洲文化、中亚文化、非洲文化、漫步世界看风情等,以此接轨国际,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落实一个接轨国际的体验窗口

金华的义乌有享誉世界的国际小商品市场,义乌经济全面融入国际市场,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需求为导向,主动接轨国际,与义乌宁晟饰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商贸加工生产线”实训基地,即“体验窗口”,一方面做电商(跨境)外包业务、市场跨境电商培训业务,另一方面联系有意向的经营户与学校对接,同时指导学生就业。

3建设三个商贸类技能实战平台

(1)义乌小商品城产学研实训平台。学生进驻义乌小商品市场,建立实训室,在前期培訓“义乌购”商户基础上,开展公司化运营,实训创业,同时开发与专业市场配套的校本教材,收集数字化教学资源(产品),反哺商贸类专业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

(2)“一班一企业”虚拟/实战商务平台。“一对一”服务于公司的客户,以义乌宁晟饰品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学校先制定“六人小组”,根据学生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不同专业,分别设置“正副组长、美工、运营、接单、单证”等岗位,进行组团实战。学生熟悉流程后再兼其他角色,最后独立接单,这种“学习即工作,学生即员工”的“组团式”工学结合模式,使不同专业学生在岗位实操能力上得到互补,也让校、企、生三方共赢。

(3)校内实战创业孵化园平台。引进企业,进一步扩大学校商贸人才孵化园,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平台,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派注实战专家指导学生实训和创业。

4打造一系列游学访学交流平台

学校提出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打造一条多形式、多层次、多种类、多文化、多体验的游学访学考察交流新模式。

(1)跨境文化分享,拓展国际视野

依托学校外籍教师、归国留学人才等多元化师资队伍,以风俗文化分享为切入点,以校园文化、教育模式及商贸前沿为主要内容,向学生全景展现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风貌。

(2)多重经验共享,助力深造游学

推荐学生到台湾亚太创意技术学院、泰国东亚大学、韩国灵山大学等大学深造游学,培养学生跨文化共学共事的能力,培养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能力,建立专业化的国际视野等。

(四)学商亲商践商,创设培育婺商特质环境

婺商文化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让接受教育的对象时时刻刻处于婺商文化的环境和氛围中,接受婺商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营造具有商贸特色的校园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浓厚的商创氛围中得到熏陶,激发学生学商兴趣,培养具有“信义、包容、坚毅、开放”现代婺商特质的商贸流通技能型人才。

1学商。主要进行文化认知。通过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学习《中国商业文化史》、《浙商发展史》以及《婺商创业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商路、商人、商帮、商号”等商业历史,了解浙商婺商的发展历程,充实商贸文化历史知识。

2亲商。进行课堂渗透,让学生亲近婺商和婺商文化,感受婺商文化的熏陶。主要措施是把婺商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婺商文化的传播氛围。

(1)商景校园建设。创建商创大道、创业街区、优秀毕业生墙;在教学楼内张贴婺商宣传画,镌刻婺商名言;成立婺商文化研究协会,把握婺商文化的发展动态;建立婺商文化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开设婺商文化专题网站、校报专栏,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开设婺商文化双溪讲坛,定期邀请婺商、婺商研究专家和学者前来开设讲座等。

(2)创意教室建设。教室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阵地,通过“创意教室”路径,展示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展示学生的创意与梦想。

(3)校友企业激励。收集一批校友榜样企业,根据核心素养的不同主题,采用企业模型、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其风采,激励学生立志成才。

3践商。开展以“婺商文化”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实践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婺商文化,践行婺商文化。学校提供场地,为学生开辟创业孵化园区、青年创客工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婺商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德育实践创造条件;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金华人文大讲堂”、“义博会”、“永博会”、“跨境电商大会”等各种大型活动;结合商贸类专业特色和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三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实现由单纯的“技术劳动者”向“技术人文者”转变。

总之,婺商职业道德和商贸专业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无论对学生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还是对服务地方经济而言,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婺商文化融入中职学生各个学期的教育中,以主题教育和活动为载体,在传承婺商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商贸素养能力,有利于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财经院校开设“徽商文化”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2]牛小凤,李晓华依据区域文化优势,创新职业价值教育——以宁波高职教育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吕秋薇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J].商业经济,2010(4).

(责任编辑:张彤彤梁宏伟)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
提高全英文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