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潜力分析

2018-03-14张凤林

对外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

张凤林

[摘要]在东北三省的对外贸易格局中,日本和韩国是东北三省传统的、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国家给予东北开放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便捷的贸易通道、政策支持的后发优势等都将有助于释放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的潜力。建议东北三省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构建对外合作平台,强化次区域合作和产业合作,加强民间交流,“以民促官”,推动与日韩经贸关系发展。

[关键词]东北三省;日韩经贸;合作潜力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1-0006-04

Abstract: Among the three foreign trade patterns in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traditional and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ountrys policy of giving the Northeasts opening up continuously, convenient trade channels and post-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policy support will all help to release the potential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n overseas cooperation platform, strengthen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dustrial cooperation, strengthen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s, and “promote civi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 people”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Japan and the ROK.

Keywords: Northeast China; Economy and Trade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 Potential for Cooperation

一、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及主要特点

(一)中国与日本、韩国经贸概况

在东北亚区域内,日本、韩国是除俄罗斯以外的中国重要经贸伙伴。据日本海关统计,2016年日本向中国出口额为11389亿美元,增长43%,占日本出口总额的177%;从中国进口15661亿美元、占日本进口总额的258%①。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出口贸易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6年,中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为745%②。据韩国海关统计,2016年韩国向中国出口额为12443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51%,进口额为8696亿美元,占韩国进口总额的214%③。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

(二)黑龙江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现状及主要特点

如表-1所示,在东北三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中,黑龙江省与日本的贸易呈规模小、下滑快,利用日资少、缺乏大项目等特点。双边贸易额从2011年最高为689亿美元下降至2016年为380亿美元,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份额也从2002年的857%下降至2016年的23%,日本已从位列黑龙江省前三的贸易伙伴下降至10名以外。截止2016年,黑龙江省累计实际利用日资621亿美元;黑龙江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呈起步晚、发展快、起伏大等特点。在1992年的中韩建交前,双边贸易及投资均较少,但建交后发展较快,自2010年起至2015年,黑龙江省与韩国的贸易额均超过了黑龙江省与日本的贸易

资料来源:根据吉林省商务厅公布资料及吉林省政府公报整理制作

2016年,日本已成为吉林省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如表-2所示,多年来双边贸易额基本占吉林省贸易额的10%以上(2015与2016年有所下降,分别占全省贸易总额的892%和94%),远远高出中日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745%的比重。对日贸易以进口汽车及零部件与高新技术产品为主,逆差较多。从利用日资来看,比黑龙江省多,比辽宁省少。截至2015年底,日本在吉林省累计投资754亿美元,在吉林省投资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六位;吉林省与韩国的贸易以出口为主,顺差较大。吸引韓资相对较多,截止2014年底,韩国在吉林省的投资企业累计743户,在来吉林省投资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首位,直接利用韩资金额137亿美元,排名第4位。

(四)辽宁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现状及主要特点

多年来,日本和韩国是辽宁省位列前三的贸易伙伴。如表-3所示,辽宁省与日本、韩国的贸易额大大高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主要特点有:一是机电产品、钢材、石化、农副产品是出口支柱产品,2015年及2016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分别是197亿美元和1748亿美元,分别占辽宁省外贸出口总额的385%和4059%;二是加工贸易比例较大。201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668亿美元,占辽宁省外贸总额的3117%,表明了工业产品出口对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从吸引外资来看,日本和韩国都是辽宁省最大投资国之一,多年稳居辽宁省吸引外资的前五位。

二、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潜力分析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中心,毗邻日、韩,接壤俄、蒙、朝三国,各有优势。辽宁省位于东北三省的最南部,其北部毗邻俄罗斯和内蒙古东部地区,东部同日本隔海相望,南部与韩国和朝鲜相邻,具有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等港口,充当着东北亚各国之间产业链和经贸合作的中间环节;吉林省位于东北三省中间地带,西接内蒙古,东接俄罗斯,其珲春市是吉林省对俄重要经贸的基地,且距离日本海15公里;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有2891公里的边境线,西面经内蒙古与蒙古国相通,东面可直接与俄、日、朝、韩等亚太地区相连。独特的地缘优势、后发的政策优势、双边合作的需求等都对东北三省深化日、韩经贸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1资料来源:根据辽宁省商务厅网站、大连海关及相关政府公报整理制作

2根据辽宁省政府公报(http://wwwlngovcn/zfxx/tjgb2/ln/201703/t20170324_2821388html),2016年辽宁省进出口总额为86521亿美元,对日、对韩出口分别是782亿美元和404亿美元,再根据大连海关http://dalian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101/tab62770/info851081htm公布人民幣数据,即进出口总额为571253亿人民币,折算成美元为86521,汇率为66718,并以此推算日本、韩国的其它(括号内)数据。

(一)“设施联通”有利于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

随着国家 “一路一带”建设的推进,东北三省已经形成了兼具东北特点的“丝绸之路”。全国共有10个铁路口岸,东北三省就占据其中6个,直达俄罗斯及欧洲的班列开行若干。如,哈尔滨站已开通哈欧、哈俄欧、哈俄等班列运输以及中俄韩“哈(哈尔滨)绥(绥芬河)符(符拉迪沃斯托克)釜(釜山)”的陆海联运集装箱班列;吉林省已开通珲春—长岭子口岸—俄罗斯克拉斯基诺—斯拉夫扬卡的中俄公路通道及连接俄、日、韩陆海联运通道的珲马铁路;辽宁省已开通从大连港、营口港及锦州港等直达俄罗斯、中欧的“辽蒙欧”等多条集装箱货运班列;此外,2018年底前完成的哈牡高铁及哈站的改扩建、在建的京沈高铁和已建成的吉图珲高铁、丹大快速铁路、哈齐、哈佳快速铁路贯通东北三省以及对俄的同江铁路大桥等都将为东北三省打造了与日、韩、俄等国互通互联的东北版“丝绸之路”。这些铁路、公路及港铁联运进一步拓宽了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大通道,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乃至国际货物交流都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逐步改善的经营环境释放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的潜力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是中央政府非常重视的课题,有关支持政策从未停止过。一是对内支持政策将持续产生叠加效应。2016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于推进东北三省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振兴东北三省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支持政策将对未来东北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产生积极的叠加效应。二是对外经营环境逐步改善。除“一带一路”中的“中蒙俄经济走廊”、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及设立丝路基金等外,2015年年底至2016年,国家先后批准了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辽宁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黑龙江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上述措施主要目的是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将极大促进东北三省与日、韩等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

(三)TPP搁浅将促使日本重新重视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一是随着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就任及废除TPP,给日本参与TPP的初衷重重一击。仅从经济增面考量,日本重要的选项是积极参与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15年6月中韩两国政府签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对日本已产生“示范效应”,如果不加入RCEP,韩国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能取而代之,因此增加了中日双边贸易合作机会;二是外需依然是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尤为重要。日本经济面临的“内忧外患”均非短期内所能消除,特别是人口减少、老龄化等引起的消费不足问题将长期困扰日本经济,而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发展需要中国市场;三是基础设施有所改善。随着东北三省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如城际高速铁路、各港口物流条件、支线机场的启用、沿边口岸、江海联运专用码头项目等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日本贸易商、投资商所担心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等问题,增加了日商的经贸合作的信心和机会;四是东北三省与日本在汽车、投资、环保、旅游、金融等若干方面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在国家不断给予东北三省优惠政策下,巩固传统贸易伙伴,努力扩大对日韩招商,改善经贸环境,全面振兴经济已在东北三省达成共识。

值得注意的是,中日之间的领土争议问题、日本修宪问题、历史认知问题等会时常导致中日政治关系紧张,将会对中日经济领域合作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对接释放东北三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潜力

一是中韩两国政府就“一带一路”和“欧亚倡议”的对接达成共识,对接建设涉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工业产能、产业园区、生态环保、海洋经济、电子商务等多领域的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实现中韩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从深化东北亚互联互通的角度,由于韩国的“欧亚倡议”涵盖的重点地区包括中国的东北三省、朝鲜和俄罗斯,与中国“一带一路”项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谋而合;二是中韩正式签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迄今为止对外商谈覆盖领域最广、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根据协定,在关税减让方面,经过最长20年的过渡期,中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1%,进口额的85%,韩方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达到税目的92%、进口额的91%。东北三省与韩国在农产品加工、旅游、环境保护等具有领域具有合作潜力。

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7月,韩美军方突然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使中韩关系陷入低潮。如果新当选总统文在寅继续维持“萨德”部署立场,双边经贸合作将受到严重影响。

三、深入挖掘东北三省与日韩经贸合作潜力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构建对外合作平台

东北三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中,辽宁省主要是对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吉林省通过图们江次区域开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黑龙江省的沿边地区是与俄罗斯和蒙古等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通道。但目前来看,各省的主要经济区域似乎都在各自为政,独自运营,并没有形成东北三省一体化发展平台。具体表现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缺乏紧密的衔接,三省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无法体现,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困难重重,对外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统一对外的产业集群。建议:一是建立东北三省互动发展协调机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三省对外开放的“龙头”,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经济区、长吉图、哈大齐、牡绥蒙东地区作为腹地延伸,相互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东北三省合作;二是推进东北三省产业分工与转移。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各国之间的产业分工与转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辽宁沿海经济带即沈阳经济区可以承接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业转移,从而带动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吉林省的图们江次区域和黑龙江省的沿边经济带加强与俄、蒙等国的贸易合作,有分有合,各有侧重。

(二)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强化次区域合作

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位置,区域内国家之间的领土纷争、政治互信欠缺、意识形态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制约着区域内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域外大国对区域内事务的参与和干涉,导致区域内成员国之间矛盾扩大化,影响区域内的经贸往来。

日本、韩国作为东北三省重要的经贸伙伴,由于地缘上的临近性,经济关系的互补性,人员往来的便利性,资源供求关系的性价比高等天然条件,使得东北三省与日韩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构成区域内全方位合作的基础。

鉴于当前东北亚的政治形势,推动东北亚所有国家共同建立合作平台的条件尚不具备,但开展次区域合作的时机和条件还是存在的。国家层面,中日韩签署FTA对三国各自具有巨大的利益,应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谈判,争取尽早达成协议。从前景看,2015年11月,时隔三年半之后的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了《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对三国自贸区谈判的描述是:“我们重申将进一步努力加速三国自贸区谈判,最终缔结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自贸协定”,前景值得期待。

(三)吸引日韩资金、技术,加强非制造业合作

地理及气候因素是制约东北三省,特别是困扰黑龙江省吸引外来投资的主要因素。对此,东北三省应该转变思路,在非制造业方面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信息、专业咨询、会计事务所、规划设计、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领域的招商。另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是受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亟待解决水污染、食品污染、雾霾等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等问题。因此,东北三省与日韩可以在此领域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其它经济领域合作。

(四)加强民间交流,推动国家经贸关系发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回顾历史,“以民促官”每每充当两国关系发展的推动力量。目前,中日、中韩关系可通过非政府渠道,促进中日、中韩信任的增量发展。特别是在东北三省与日韩两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下,双边可以在非官方层面、市民层面、媒体层面、学者层面等的对话来摆事实、讲道理,沟通彼此,突破两国关系中的人为障碍。如对日交流上,通过与“知华派”等反思日本政府对华政策问题的部分学者、媒体、民间团体等交流、讨论等活动,促进、提升两国的基层信任,从而带动双边经贸合作发展;对韩交流上,目前中韩因部署“萨德”问题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可以通过中韩两国民间力量促使政府改变立场,如倡议召开“中韩民间反‘萨德研讨会”等。加强与韩中友好协会,韩国产业银行等金融、社会机构的交流,通过这些机构和企业开展对韩开拓市场、对韩招商、對韩融资,争取为东北三省企业创造与韩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

[注释]

①商务部国别数据网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qikan110209.asp?id=8897。

②张季风,2016~2017年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现状、问题与展望,《2017日本经济蓝皮书》,P29页。

③商务部国别数据网 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qikan110209.asp?id=8871。

[参考文献]

[1]周伟萍,李秀敏.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与探索[J].经济纵横,2014(11):97-100.

[2]阙澄宇,马斌.加快东北三省沿边对外开放的制约因素与应对之策[J].中国经贸,2014(6):10-15.

[3]贸易振兴机构网站[EB/OL].https://www.jetro.go.jp/ext_images/world/asia/cn/tohoku/pdf/1506.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基于面板数据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发展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东北三省入侵植物的区系特征分析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障碍因素分析
基于投入产出表分析的黑吉辽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研究
东北三省水稻育成水稻品种情况对比分析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