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发展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7-11-03林婵玉
摘 要:本文利用2005年-2014年东北三省地级市有关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东北三省;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Greenfield提出早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观点,高觉民等归纳国外多位学者的的观点:生产性服务业是通过市场化模式向生产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服务一种产业。随着生产体系变化以及制造业内部服务外部化使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中分离。Martin Andersson对瑞典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区位选择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在区位选择上互相影响。高觉民等研究表明制造业细分产生更多生产性服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又促进制造业专业化和深化分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赵伟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中介变量贸易成本影响制造业集聚,并促进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盛丰认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竞争效应、专业化效应和学习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起到促进作用。王琢卓等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吉亚辉等考虑空间依赖性,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比专业化和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现有文献多是通过整体描述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目前,东北三省工业的传统比较优势丧失,经济增长几乎接近停滞。本文选用2005年-2014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进行响探讨。
二、作用机制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通过购买生产性服务活动,引入新技术、知识,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研究设计等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使分工深化、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外包不具备优势的业务环节,生產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帮助企业深化分工,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第三,生产性服务业影响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区域内具有外部效应,同时也会产生“模仿陷阱”,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克服产业集群内“模仿陷阱”的机理,引进创新源,将创新成本分摊、将创新成果分享,在产业集群内形成创新机制和氛围,避免产业集群因创新不足而走向衰败。
三、理论模型和变量说明
1.理论模型
本文以线性函数模型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设定如下:
2.变量说明
本文以gdp为解释变量,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房地产业(h)、教育(e)、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p)、金融业(f)、租赁和商务服务业(r)、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s)、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m)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l)、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g)、城市化率(y)外商直接投资(w)作为被解释变量。以2004年为基年,剔除价格波动影响。为本文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度来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区位熵能够较好地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和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本文选择区位熵作为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
四、实证分析
本文依据设定的模型分别进行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所示。为避免对变量的估计是有偏的,本文进行hausman检验,该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在固定效应模型下,生产性服务业中只有教育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起作用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行业的影响均未通过检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还较低,同时东北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偏向发展工业,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在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落后,对经济增长还没有起到作用。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与东北三省目前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有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可以近似代表资本形成总额情况。根据国民收入理论,投资对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够代表东北地区的市场规模。市场的规模体体现市场需求状况,所以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回归结果也对此进行了验证。外商直接投回归结果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三省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东北三省的城市化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量的城镇人口使劳动力向城市聚集,有利于生产。回归结果与事实情况是相符的。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作用。由于服务业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特征,在工业制造业发达的东北地区,发展为其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十分重要且必要。因此,首先要健全机制体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认识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理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协同促进的关系,有意识的发展与工业制造业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工业活力。其次,保持人力资本,吸引人才回流。最后,因地制宜地根据城市自身情况,有选择的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现象,对于东北地区也是如此。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区的人缘、地缘优势结合经济情况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参考文献:
[1]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2]Martin Andersson.Co-location of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a simultaneous equation approach[R].CESIS Electronic Working Paper Series Paper,2004(8).
[3]盛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 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4(2).
[4]王琢卓,韩峰,赵玉奇.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VAR分析[J].经济经纬,2012(4).
[5]吉亚辉,甘丽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7).
作者简介:林婵玉(1992- ),女,汉族,福建省宁德市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15级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