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生活这个“指南针”
2018-03-14陆庆
陆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而作文的外延何尝又不是呢!学生的认知范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写出更精彩的文章呢?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指南针”。我们要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取材,这是一切写作行为的前提。这就如同一位优秀的厨师,在做美味佳肴之前,一定要选好食材,有了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的食物。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观察力和留心身边事物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做学生身边的有心人,帮助孩子记录自己的生活。教师要善用生活这个“指南针”,让学生有话可说,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储材”
生活纷繁复杂,什么才是我们写作需要的呢?如果我们找不对材料,说不定就会“迷路”。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生活尚且如此,表现生活的习作又何尝不是呢?教师和学生都要抓住生活这个“材”,要用的时候把它拿出来,让它成为我们写作的“指南针”。
学生生活范围其实并不大,无非就是学校和家里,在学校的时间还是占了大部分。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中既是参与者,也是记录者。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抓拍的手段是非常多的。教师何不把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下来呢?当孩子收获奖状,拍一张照片下來。得到这张奖状的情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只是一瞬间,可是一张照片却让这个情景成为了永恒。也许今后的某天,当孩子要写自己最自豪的时刻,把这张照片拿出来,就是最好的素材,也为孩子的写作指明了方向。
老师可以为孩子“储材”,孩子自己又可以做什么呢?老师毕竟不能时时刻刻地陪着孩子,孩子之间就可以进行互相记录。在班级设立几个班级记录员,这些孩子可以是班级中文笔比较好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职责就是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优美的文笔记录下班级一天发生的一些特殊的事情。这些事情只要是孩子自己觉得能记录的就可以了。比如有名同学就记录了这样的一条:“今天在吃饭的时候,我看见周腾燕和周可欣在说话。她们一个是班长,一个是乖乖女,难得一见啊!”一件小事就这样出现在了记录本上。当班级交流时,这件事情一讲出来,就让她们那桌的桌长大倒苦水。这时候老师适时引导一下,一篇新鲜出炉的《我的烦恼》不就出现了!其实推广开来,孩子自己也可以有一个小小的记录本,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这本记录本就成为了孩子写作文的“储材库”。
“制材”
孩子的生活很简单,作文的主题却不简单。有些主题可能是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那该怎么办呢?老师不能指导孩子胡编乱造,生活中,老师要适时地去创造一些情境,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的经历,得到一些自己独有的感悟。
“制材”,就是根据一些特别的主题,老师事先准备好,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比如说“老师不在时”这一主题,孩子可能平时经历过,但是真要写时却一时想不起来了。这样特殊的主题,老师就可以自己去制造。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你们能以实际生活为指南针,而不是我为指南针,方能有第一流的建树”。陶行知先生这句话是用来劝导教育者的,放在写作上也同样适用。学生要写出一流的作文,就要有对实际生活深刻的感受。
生活就是孩子写作的“指南针”。面对“老师不在时”这样特殊的主题,可能很多老师也会找一节课,故意自己晚点去,让班级出一些状况。不过,对于一些纪律好的班级,有时候就不一定有用啊!可能等你走到班级时,孩子在班干部的管理下正鸦雀无声地等着你呢!老师无妨抓住一些特殊的时期来做这件事情。比如一名同学写道:“班级里的声音越来越大,班干部都管不住了。这时候要是老师来了,他们肯定完蛋。咦,他们在说什么呢?我侧耳一听,原来在说明天的春游啊,搞得我心里也痒痒的。”这是学生事后写的一小段文字,教师抓住春游前一天这个特殊时期,学生心里肯定是充满期待的,他们在一些特殊场景肯定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教师就像一个善于把握时机的大导演一样,在一个特定的时机,给学生创造一个特定的场景。学生有了老师制造的素材,写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
教师给学生制造材料有时也是训练学生写作的一种手段。对于一些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经历太少,感受不多,这让他们能写些什么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时老师和学生做一个趣味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写作。他们写的是自己真实经历的,是新鲜的内容,不是冥思苦想、胡编乱造的。学生根据实际生活这一“指南针”写出的文章,才是真正的习作。
“取材”
“储材库”有了,当我们需要用的时候又该怎么取呢?当然不可能是拉到篮子里就是菜啊!陶行知先生给我们这样的答案:“在实际生活里问津的人必定要破除成见,避免抄袭。我们要运用虚心的态度、精密的观察、证实的试验,才能做出创造的工作。”陶先生虽然说的是做人的道理,但是对于学生写作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文章要避免千篇一律,那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去写,平时多观察,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
“取材”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取自己印象最深的素材。例如写“我的爸爸”这样的主题,大部分学生肯定会写自己的爸爸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平时是怎么疼爱自己的。有一个同学却是这样写的:“我飞快地抢过电视遥控器,爸爸气急败坏地说:‘你快点儿把遥控器给我,球赛快开始啦!‘不给,就是不给!我坚定地说道。‘不给是吧?那就别想要这个月的零花钱了。爸爸阴险地笑着。”这样一个小小的片段,真实地反映了父女之间抢遥控器这一有趣的情景。这肯定是学生印象最深的片段,也是她的“储材库”里关于父亲这一主题最好的记录。
“取材”的另一重要原则,是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最有新意的素材。有时候创新是一篇好文章重要的标准之一。考场作文,千篇一律的话往往得不到好成绩。在考试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写写自己的童年”。这类题目,学生一般会写小时候出去玩儿,玩儿得很开心。不过,这样写的话,可能会很枯燥。遇到这类题目,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醒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别人肯定没有的经历,这就是一种创新!
有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就写了这样的文字:“小时候,奶奶几乎天天都做‘蛋包肉给我吃。我更是百吃不厌,我哭时、调皮时,奶奶常用‘蛋包肉来逗我。每次她都会说:‘好啦!奶奶给你做‘蛋包肉。乖啊!说来也怪,每当我听到这句话,就乖乖的了。”平时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份吃食,在孩子的笔下充满浓浓的亲情。这样的素材在此时就是一种创新。
“取材”不论是从记录本上取,还是从记忆中取,都要让学生牢牢记住,取自己印象最深的、最有新意的素材。
指南针可以为迷路的人指明方向。陶行知用“实际生活”这一指南针,为学生写作选材指明了方向。学生平时要注重去储备相应的素材,老师还要不时地为孩子准备一些素材,这样,孩子面对写作才不会迷失,才不会无所适从。他们通过“储材库”取得最合适的素材,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实验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