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阅读视角的“文白比照”教学初探
2018-03-14李静
李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遍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古代优秀诗歌,却没有一篇古文。小学高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现代文教材内容改编自古文,如《负荆请罪》《螳螂捕蝉》《孔子游春》……初步进行简单的小古文学习,可以使儿童感受我国深厚的语言文化,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扎下母语素养根基。在《孔子游春》一课中,笔者整合小古文资源,进行基于儿童阅读视角的“文白比照”课堂教学尝试。
一、整合学校文化资源,创设“文白比照”学习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创设学生乐于置身其间的语言情境,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于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样的语言形式。课始,多媒体出示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常见的孔子名言学生在生活中或者书籍上大多接触过,因此多能诵其声,知其义,悟其情。从浅显熟悉的古文引入,在抑扬顿挫的古文诵读声中,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孔子。而我校校训“行文并进”也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校训及其来历和含义,学生耳熟能详。让学生说说校训的出处、校训的内涵、自己对校训的理解,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学校文化资源,整合至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再次回顾孔子的言论,多次诵读余韵悠长的古文,奠定课堂氛围基调,将学生带入古雅的情境之中。
二、巧妙预设过渡语言,铺架“文白比照”学习桥梁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文白比照”预设衔接教学环节过渡语,时空切换,让学生自然而然追随孔子的思绪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在教学“泗水赏景”段落后,过渡到“观水论水”的环节,教師这样娓娓道来:孔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智慧聪明的人喜爱水,仁慈宽厚的人喜爱山,孔子就是一位智者,他对水特别有兴趣。看到黄河,他赞叹道:“美哉水,洋洋乎。”沂水岸边,他感慨万千地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泗水河畔,他关于水的一番宏论,更体现了他的智慧。请大家细细读读第八自然段,思考:这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讲的?
三、寻找最近发展区域,对接“文白比照”学习插口
小学古文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祖国传统的语言形式。教学时要观照小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水平,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域”。课文第八自然段中孔子从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说明水是真君子。引导学生追问:“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还有哪些和君子一样的品性呢?课文只摘录了孔子论水的四个方面,其实在原文中不止这些。”出示古文原文,并组织学生讨论两个问题:1.你能找到和课文中对应的表示水德行的句子吗?2.请你用“水 ,它好像 ”赞一赞水的其他君子之德。对课文中内容诵读感悟的语言文字基础,就是学生发展的最近区域,搭建梯架,寻找对应的古文,在大致理解古文的语言形式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了提高,再用现代文语言“水 ,它好像 ”来赞一赞水的其他君子之德,就设置了“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存储,组织、翻转、运用语言叙述。
四、大声朗读口熟成诵,体悟“文白比照”学习交点
古文比现代白话文更讲究节奏和韵律,其重在读,营造氛围读,创新形式读,反复地吟哦咏诵。配以与古文节奏相谐的乐曲,学生分组进行现代文和古文对照读,让文言的声音发出来,将理解到的含义用现代文表达出来,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明悟哲理。诵读时不要求理解每句古文的意思,追求“略观大义”,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这时的“文白比照”诵读,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带着理解朗读,朗读带来新的体悟,是双效的动态过程。
小学阶段的古文阅读尚待开发、实践,整合课程资源进行小古文阅读教学,基于儿童视角建构有效的古文阅读模式,让小学生真正走进古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张渚小学语文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