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体明理,言意兼得

2018-03-14伏荣超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温故托物千里马

伏荣超

《马说》是一篇文言说理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是韩愈《杂说》系列作品中的第四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本文时,教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学段目标要求,结合此文的文体特点和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温故中“识体”,纠误中“学知”,诵读中“悟情”,探究中“育能”,发问中“明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温故中“识体”

【镜头回放】

师:今天我们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文言短文——《马说》。看了这个题目,大家能否想起以前学过的类似的文章?

生:《爱莲说》。

师:是的。周敦颐写的。老师起头,大家一起背——《爱莲说》,周敦颐。

(师生共同背诵)

师:很好!这是我们上学期学的一篇传世美文。《爱莲说》是作者针对北宋中期,士大夫追求富贵利达、耽于享乐的现实,慨然提笔,通过对莲花的礼赞,表达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憧憬、高尚情操的崇奉、庸劣世风的憎恶。“说”作为一种议论文体(师板书:议论文体),通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表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看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

生:“寓意”。

师:因此,这里的“说”,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

生:“谈谈”。

师:以后我们将要学习的《捕蛇者说》《师说》也属于这种文体。

【意图解读】

教者摒弃用多媒体呈现文学常识的做法,通过对学过类似文章的回忆,变视觉“接受”为言语“表达”,变教者的“告知”为学生的“自悟”,变单一的“感知”为多维的“温故”,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致,使其尽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又自然而适切,丰富而高效。

二、在纠误中“学知”

【镜头回放】

师:学习文言文,先要读准字音和句读,进而读出感情,读出意味。下面请××同学试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字音和句读。

生1:“才美不外见”的“见”,是通假字,通“现”,应该读xi3n,“食之而不能尽其才”的“食”,也是通假字,通“饲”,应该读s#。

师:那么“食”这个字在什么情况下读shí,什么时候读s#呢?

生2:作名词“食物”和作动词“吃”义项时读shí,作通假字和解释为“给……吃”时,应该读s#。

师:你从“食”字的词性、用法、义项上进行区分,很恰当,概括得很准确,大家要掌握这种方法。另外“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其”字如何解释?意思一样吗?

生:第一个“其”解释为“难道”,表示反问;第二个“其”解释为“大概”,表示推测的意思。

师:解释得正确,那么这两个句子应该怎么读?如何划分节奏?

生:应该在“其”字后面停顿吧,这样才能读出反问与推测的语气。

师:是的。根据意义单位划分文言句子节奏是一种方法,另外还可以从句式、语法结构、词性等方面进行划分。

【意图解读】

教者以学生“试读”取代教师、多媒体“范读”,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仅利于教者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阅读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便于发现阅读中的错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及时动笔、圈画标注的习惯。同时,在学生的“纠误”中,领悟汉字音、形、义的关系,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实现“鱼”“渔”兼得。

三、在诵读中“悟情”

【镜头回放】

师:第三自然段句式多变,意蕴丰富。前面的排比句,语气强烈,蕴含着作者对“食马者”的控诉之情,要读出排比的语气,速度略快一点。“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的细节描写,是对“食马者”嘴脸的勾画。这么好的马在面前,他为何还说“天下无马”?请根据你的理解,读出“食马者”的心态。

师:食马者手执长鞭,自以为是地对马说:“天下无马”,应该怎样读?

生:可以读出食马者傲慢的情态,对“千里马”的鄙视心理。

师:那好,你试试。

(生读后,师生评议,声音还可以再高亢些。该生再读后全班齐读)

师:读出了味道!食马者那鄙视的眼神正暴露出他自身的浅薄。哪名同学还能读出“食马者”的另一种心态?

【意图解读】

动“情”是缀“文”的基础,而读“文”是入“情”的前提。教学中,教者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发现“文字”背后隐含的语气、情感、意味。通过学生的变式诵读、多维解读,体悟不同“人物”的內心世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教者反复引导学生对“言”把玩、体悟,从而理解“言”外之“气”、“言”外之“情”、“言”外之“味”,实现“言”“意”兼得。

四、在探究中“育能”

【镜头回放】

师:诵读让我们理解了形象,感受了情感,触摸了言语的温度。学习文言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积累”。大家先参照注释,在心里试着把文章翻译一遍,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记,我们共同解决。

师:哪名同学愿意提出问题?

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中的“等”是什么意思?此句如何翻译?

师:哪名同学帮助翻译?

生:这里的“等”是“等同”的意思。全句可以翻译为“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

师:这名同学很注意翻译的技巧,将“且”调至后面,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就更加通顺了。另外还有几个词语注释中没有解释,“奴隶”可以理解为“下等人、仆人、最底层的劳动者”。“不以千里称也”的“以”注释没有解释清楚,“以”作“因为”讲,不因为它可以跑千里而著称。“故虽有名马”的“虽”,一般不译为“虽然”,而译为“即使”。

师:下面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词语,每组各找出一组,然后交流。

师:刚才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辨析了文中重要的实词与虚词,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我们梳理一下文章的层次,第一段是作者亮出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第二段是摆出千里马的遭遇;第三段是点出实质——“其真不知马也”。请大家根据这个思路,试背全文。

【意图解读】

掌握文本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增进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者先让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主理解词句意思;接着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发现、归纳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然后通过梳理文章的层次,帮助学生理清结构,促进顺利背诵。

五、在发问中“明理”

【镜头回放】

师:多数同学能够当堂背下来了。最后老师要问的是:“文章难道只是在说马吗?如何理解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呢?”

生:不是。作者用比喻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以“伯乐”比喻识才者,以“食马者”比喻不会用人的人。

师:是呀!作者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痛惜之情。课后大家可以尝试使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进行写作。

【意图解读】

本文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作者的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因此,采取“发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利于学生明确文中“形象”的意义,理解文章的写法,进而掌握本文的主旨。

《马说》一文共151字,虽篇幅短小,却言辞华丽,写法灵活,体现出韩愈散文“以诗为文”的特点;托物言志,寓意深远,让后人如品橄榄。教学此文,若能抓住文章的“言语”特色、“文体”特点,灵活运用温故、纠误、诵读、探究、发问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识“体”明“理”,定会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语文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温故托物千里马
WILD RIDE TO XANADU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新闻研究的“温故”与“出新”
温故2018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地道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