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手操作在老年人根管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14慕蕾蕾
慕蕾蕾,李 静
(华东医院,上海 200040)
根管治疗是目前口腔调科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常用的方法,具体方法在于通过化学和机械类方法将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去除,然后将根管充填,封闭冠部,从而避免发生根尖周病或者是促进已发生的根尖周病变部位愈合[1]。而根管治疗的步骤较为繁琐,使用的器械多,尤其是老年的患者,活动不灵活,特别是合并颈椎病的患者,其耐受治疗时间较短,配合能力下降,需要医护人员在操作提供舒适人就医体验。四手操作是一种新型的保护医护人员体力和健康的标准的口腔科操作模式[2]。我院就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这个课题展开研究探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根管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2±2.90)岁。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1~69岁,平均年龄(65±3.38)岁。所有患者均为上颌第一磨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治疗,1名护理人员和2名副主任医师共同操作;研究组患者四手操作医护配合的护理疗法,1名护理人员和名副主任医师共同操作[3]。
研究组按照四手操作步骤进行治疗:①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治疗过程中用到的药品、器械、材料,例如根管消毒剂、冲洗药物、根充器械、常规的根管预备器械等。护理人员还要安排好患者的体位以及光源的位置,对有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患者要实施心理疏导,讲解治疗过程、目的、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②护理人员要将已经消毒的车针递给医师,医师开髓,护理人员递拔髓针,动作要轻柔,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将患者的唾液吸净,准备好测量根管长度的仪器,在已经消毒的支持器和唇沟间连接,测量根管长度。③护理人员要对每个挫、扩的长度测量记录好按照号的顺序递给医师,并且把根管冲洗液递给医师做反复、仔细的冲洗,递消毒纸捻。准备根管所用的药物,调好后把根管吸干,然后做棉捻沾药后递给医生,让其放在根管内,利用丁氧膏暂且封住。④护理人员调配好根充糊剂,然后进行主牙胶尖的选择,精确地标记好工作长度,然后和医师一起配合将根充糊剂放入到根管内,放入主尖。在充填时,护理人员要将副牙胶尖和测压器相互交替着递给医师,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做好全程的隔湿吸唾操作。治疗结束后拍摄X片观察疗效。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治疗,护理人员只做好治疗前器械、药物、材料等的准备工作,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负责标记、选择器械、处理废物以及吸唾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根管治疗时间、根管充填质量、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根管充填质量分为良好和不良,评价指标:良好为恰填、根管充填紧密及根管内的充填物达到生物根尖孔的标准;不良为欠填和超填、根管充填不紧密及根管内的充填物未达到或者超过了生物根尖孔的标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根管治疗时间、根管充填质量、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口腔根管治疗的疗效情况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根管治疗时间、根管充填质量、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根管充填质量良好的能达到94%,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6%,四手操作技术具备高质量、高效率的特点。
四手操作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标准化的口腔治疗模式,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医护间协同配合,医师的工作量减轻;护理人员在配合医师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来;患者在四手操作医护配合的治疗过程中减少了张口次数,缩短了治疗时间,颌骨关节的疲劳感减轻,更适合于老年患者,特别是患有颈椎病的患者,从而患者的满意程度增加;和常规化的护理治疗相比,四手操作医护配合能够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感染的控制[4]。
综上所述,采用四手操作医护配合的护理干预疗法,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徐 曾,毛小全.医生和患者对口腔四手操作技术的评价[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5(3):155-157.
[2] 张琼芳.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分析[J].医学信息,2011,6(5):3698-3699.
[3] 余晓燕.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0,2(22):369-370.
[4] 赵力静.四手操作在口腔根管治疗中的医护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2,5(30):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