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感性描写
2018-03-13张蔚
张蔚
摘 要:音乐和文学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并不是说二者毫无联系,相反,音乐和文学两种艺术形式,自产生以来,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但是,稍微了解一些音乐的人都清楚,描摹音乐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借助语言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让读者能够切实感受到。但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琵琶行》却做到了这一点,流传千古的《琵琶行》,恰如其分地将文学和音乐融为一体,诗中每个段落,主要的诗句无不透露着一种美妙的音乐旋律。通过这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寻找文学与音乐的共通之处,让《琵琶行》的价值从文学层面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音乐属性方面,是本文的旨归。
关键词:琵琶行;音乐感;白居易
一、白居易的音乐思想
(一)音乐是现实政治的反映。白居易是生活在社會中下层的一个知识分子,他从巩固封建统治的利益出发,要求统治者利用好音乐,因为音乐对了解民情、巩固统治者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作用。他在《策林》中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盖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而安乐之音,由是作焉。政失则情失,情失则声失,而哀淫之音,由是作焉。斯所谓音声之道,与政通矣。”政治的好坏决定于人民感情之为和乐或哀怨,而人民感情之为和乐哀怨又决定于民间所产生音乐之为快乐或悲哀。在《琵琶行》中,他从音乐的角度把音乐与时政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动荡、百姓遭殃、疆土沦丧等现象作了揭露和批判,反映了白居易要求改革政治体系的进步思想。
(二)用音乐考察民情。白居易继承了儒家音乐“乐”与“政”纽带关系的思想,并作了详尽的阐述,即“人之忧者乐之,劳者逸之”。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治理得国泰民安,则经济发展就快,从人民心中涌出的自然就是优美健康的曲调;反之,“君政骄而荒,人心动而怨”,民不聊生,民间音乐中就必然会出现哀怨的曲调。今天看来,白居易的这一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知道从近代以来,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音乐,这不能不说与时政有密切的关系。五四运动以来有《满江红》《教我如何不想她》;“九一八”以来有《松花江上》《长城谣》;解放以来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克拉玛依之歌》;改革开放以来有《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这些音乐都是时代的印证。
(三)音乐应注重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居易认为音乐对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他认为能起“和人心、厚风俗”的教育作用才是“作乐”的根本目的,所以他很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思想感情。他在评价歌唱艺术时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就明确提出了“声”“情”兼备的原则。他的这种看法,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对于那些只追求声音而脱离作品具体内容的形式主义观点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批判作用。在我们当今的音乐教学中,有很多老师只强调音乐技能的掌握,而忽略音乐传情达意的真正作用,从而使音乐往往缺少了感染力,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不能打动观众,使音乐变得苍白无力。因此,声情并茂才是歌唱的终极目标。
二、《琵琶行》音乐描写的艺术特点
(一)充分运用比喻、比拟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的笔调有抑有扬,错落有致,在诗歌的第二段中,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直接描写是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用了九个比喻手法,先写了琴弦的不同音色,如急雨,如窃窃私语,如一颗颗明珠掉落玉盘的声音,其中“嘈嘈”和“切切”都是象声词,但是形容此处的声音,却非常形象。诗人还通过比喻、对比的手法,让人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真实感受,仿若身临其境。如对琵琶声的轻重缓急、错落分明的声音,抑或是轻声幽怨的低音转折,大弦和小弦的错落有致的变换,使人们在文字描述中听到了声音。如急雨般的弹奏声音中透出紧张,而私语般的弹奏更像是轻声的交心,节奏和情感上更加的放松、温柔。琵琶女的演奏技巧高超精湛,弹奏的节奏和旋律并不是千篇一律、单调无趣的,而是有轻有重,有急有缓的,交错复杂很有章法和节奏,声音动听婉转,余韵犹存,让听者跟着她的节奏走,在起起落落的旋律中,倾听、感受自己的内心。音乐本身是无形的,需要人们用心去感受,而诗人却通过我们可以感知的有形的东西来进行比喻和描写,不仅让音乐变得更加具体、清晰,更让音乐变得可感知可回味,人们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了更加清晰的感受,让人们在他的音乐描写中大胆想象,在描写中去捕捉琵琶声的美好。
(二)通过音乐描写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琵琶女成为了代表音乐审美的重要文字符号,让音乐描写与语言艺术实现了成功地转变。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来传达信息,它不仅要求听觉,同时还要求有一双会欣赏的耳朵,否则再美的音乐也枉然。我们对音乐的印象往往是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而且音乐是动态的艺术,想要准确地描述出来确实需要较强的技巧。不管是音乐艺术还是代表语言艺术的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因此二者存在共性,白居易作为诗歌大家,借助语言的魅力将原本无法捕捉的音乐动态美感表现了出来,使人们在读《琵琶行》时,从对琵琶声的描写中感受琵琶女高超的演奏,同时也通过声音的变化来捕捉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通过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转而想到自己的怀才不遇和仕途坎坷,与琵琶女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诗人“先声夺人”,先从声音入手,再重点描写琵琶女的身世,再到其高超的演奏技巧的突出描写,构建了音乐美感和语言艺术的和谐美感,既引人入胜又感人至深。
音乐教师不仅要塑造形象,更重要的是分析讲解形象,要使学生“知音”,启发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形象,进而塑造形象。所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这样的诗乐文章,我们要多读精读,尽管没有听到那琵琶女的弹奏,但诗人的精彩描述却完全把我们带到了现场,让我们感受到了摄魂摄魄的音乐。试想,如果音乐教师都能像白居易那样,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音乐,教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中那些美妙的音符,用层层递进的音乐铺排过程引领学生感知音乐,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美好的音乐形象,那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会更深刻、更完美。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自己的枕边放几本名家散文或诗歌,睡前醒后,品品文、吟吟诗,感受诗词文句皆有乐谱。如此,就不单单是个音乐教师,而有可能成为一个音乐教育家。
参考文献:
[1]陈才智.白居易诗歌的图像化传播——以明代《琵琶行》书迹著录与流传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03):47-57.
[2]童效杰,佘玩儿.论白居易叙事诗歌的韵律美——以《琵琶行》、《长恨歌》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79-80.